
來源:正經嬸兒(ID:cpxs2009)

今天看到一個熱搜,球迷衝進賽場擁抱梅西。
底下評論說,它就像一個童話。
雖然我不懂體育,但是我也想感受童話。
後來整件事看下來發現,確實是這樣。
雖然發生在體育圈,但它已經無關體育。
01
事情發生在阿根廷vs澳大利亞比賽61分鐘的時候。
一位年輕的球迷翻越護欄衝進場內,一路閃避騰挪直奔梅西。

擁抱之後,隨後小夥子就開始在綠茵場上狂奔,躲避保安追捕。
一個在前面跑,兩個保安在後面追。
小夥子不時還一邊跑一邊張開雙臂歡呼。

跑到中圈附近還和阿根廷門將擊了個掌。
直到更多工作人員衝進來,小夥子終於被按倒在地,面帶微笑地被抬下了場。
隨後小夥錄影片說:
衝進球場是非常不好的行為,但覺得現場安保不好,所以想以個人的懲罰為起點,讓未來體育賽事多增加安保力量。
還說,“梅西和經紀人說讓安保和主辦方不要為難我。”

梅西可能是客氣客氣,但這小子是早有預謀的。
聽說比賽前就天天繞場跑步找路線,還在群裡問衝進球場會有什麼後果。
不過大部分人看這件事倒都挺歡樂的。
說小夥子是這麼勇敢、自由和年輕,看著他的笑容,自己也沾染了。
再用一個詞形容就是,鮮活,是釋放的淋漓。
他衝破的不是規則,而是趁著生活不注意,衝向了自己的夢想。
奔跑的不是綠茵,是甩開了束縛自己的枷鎖。
哪怕這快樂很短暫,因為熱愛,一切都變得有意義。
哪怕最後被生活拖回現實,至少曾經體驗過。

在他下場後,其他球迷也紛紛找他合影,就彷彿平淡貧瘠的生活忽然被激盪了一下。
治癒並釋放了所有人的一切。
包括阻攔他的保安,你看,他外套下面穿的可是球衣。


追那個奔跑的孩子,就是追曾經的自己,全是內心最真實的投影。
雖然短暫,但足夠燦爛。
02
當然也有人覺得,再熱愛,衝進球場也是沒有底線沒有道德的行為。
很多大V就表示,這種極端越界行為絕不可取。
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擾亂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還要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還有人覺得這是一場大型雙標。
就是前段時間女孩穿婚紗去看明星演唱會被網暴的事。
都是追星,為何男女不能一致?
為什麼男生衝進賽場就是熱愛,女生看演唱會就是自我感動。

其實婚紗那事情最開始真的挺正常的,也沒什麼關注度。
但有人惡搞了一段女生因為穿婚紗導致被分手的新聞,還出現了肥胖女生看完演唱會轉賣大碼婚紗的帖子。
進而就發展成了性別對立大會。
所以,咱們現在看到的是已經被有心人故意引導後的輿論。
而從事情本身來說,我個人覺得和今天擁抱梅西是一樣的。
可能裡面有盲目追星的成分,有道德和法律的糾葛,也有男女立場的不同。
但是自己的決定自己會負責,你的決定別人也有承受或不承受的權利。
違法違規了接受處罰,如果在不影響他人,不脅迫他人又不違法的情況下,或許不用太糾結對錯。
年輕的身體,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
不理解但也值得去感受。
那種暫時逃離現實壓抑的滿足,就像《如果我們不曾相遇》的裡唱的:
“那一天那一刻那個場景,你出現在我生命,從此後從人生重新定義。”
身份是不同的,但成長是相同的。
追星和踢球本身都沒什麼意思,但它們帶來的狂歡背後都是個體情緒珍貴的表達。

03
想起前幾天傳奇選手uzi宣佈復出時也是如此。
可能不打英雄聯盟的人不知道他,但在網上或者從身邊人口中,總能聽到“神”的故事,或者陳奕迅那一首刷屏的孤勇者。
在遊戲圈的人看來,就是唱給uzi的,儘管是黑他。
Uzi原名簡自豪,原來是湖北宜昌一個網癮少年,遊戲行業興起後,走上了電競道路。

今年已經26歲,從他第一天打比賽至今,已過去了10年。是行業內年齡最大的選手。
而一般職業選手的巔峰期在18歲,20歲就要退役。
中間他拿過大大小賽事的冠軍,也為國出征,奪得亞運會電競專案金牌。
但一生唯獨缺少S賽的冠軍。
這也成為一個魔咒,每一年他都是實力最強,但卻怎麼也拿不了冠軍的人。
慢慢地因為長期打遊戲和體質原因,他患上了糖尿病,手上也有傷。

但是青春難涼,“我還是挺想回到賽場的,我有一個遺憾在這裡,如果真的有機會,我還是會回來。”
於是在退役結婚成家400多天後,6月14日,他重新回到了賽場。
而那一天的比賽其實並不精彩,uzi自己的發揮也不像剛出道時那樣優秀。
但是觀看人數還是創下了歷史之最。
在某平臺的直播間裡,一些很久沒有出現的骨灰級賬號都重新登陸了。
當uzi選手鎖下“盧錫安”這個英雄時,彈幕都在刷那個英雄的臺詞:每個人都值得開第二槍。
還有之前王心凌上節目時,80後90後的老公們守在螢幕前為王心凌拉票。
有的還掉下了眼淚,開始學習跳操。
04
眼裡有光,心裡有火,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或許這就是矛盾背後留下的最真實的生活影像。
我們這一代人,本來就是既夢想著又害怕著,既束縛著,又渴望著。

繼承了幾千年的財富、藝術和知識,在時代的浪潮中有更多機會可以把握。
但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失業、房貸、婚姻,不知道意外與明天哪個會先來。
隨著資料的拐點波動,在薄弱的物質基礎上搖搖欲墜,身心俱疲。
談論的不再是夢想,而是穩定,不再是暴富,而是躺平,不再踢球,而是養生。
步入不惑之年,還在不惑於自己配喜歡什麼,不配喜歡什麼。
打工人們還有夢想嗎?
或許連穿過兩個保安的勇氣都沒有,只能把影片發到朋友圈,誇一句真牛。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才感覺自己和社會周圍人還有點聯絡。
又因為這份聯絡,對未來有了期待,有了提振生活的勇氣。
在無數次深夜裡領略心碎後,依然能在那一個瞬間重新懷抱希望。

都說人活著因夢想而偉大。
也許夢想就是少年在球場瘋狂的奔跑,儘管會華麗的跌倒,會被人遺忘。
但沒有人能奪走這份,自信、樂觀、濃烈。
惟有勇敢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當然,是在自己的舞臺上勇敢,而不是貿然闖進別人的生活。
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熱愛的事物,都能有一份莽撞的衝動。
因為所有的衝動都源於內心的動容。
在循規蹈矩的生活裡,總是先勇敢的人先享受先改變。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正反讀書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