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童:我是特別的,我怎麼都好看

和葉童見面,是她四公兩個唱跳舞臺剛剛結束之後。
高強度的唱跳之後,她看起來又疲憊又興奮。行程排得滿滿當當。兩場訪談,聲樂課,趕回北京去新浪掃樓。再然後回香港,「還有一整天的工作」。
葉童有種世事通達的瞭然,回答問題很直接。她的反擊,她曾經的後悔,她說起來毫不避諱。
遇到她不想回答的問題,她也會直說,這個不必聊。
她一直有自己的節奏。年輕時任性,自在,揮灑自如。60歲,因為電影《我愛你》重新進入大眾視野。62歲,在《乘風2025》裡成為了最受關注的存在。但她不想被裹挾。不管是粉絲,熱度,還是關係,她都希望不要限制她人生的核心關鍵詞——自由。
文|張寒
「房琪拒絕我沒問題,因為我反擊了」
《人物》:你在這一次的《乘風2025》裡面非常受關注,二公的那個選擇,包括後來房琪的事情,我不知道這些東西會對你產生一些影響嗎?因為太受關注了,它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討論。
葉童:唯一的就是可能房琪事件吧。她不是故意的。所以當我發現,誒,原來因為這句話讓她受到很多的批評——某種程度我覺得那個批評也是對的,不過我也認為說她當時也是發自內心地擔心我。嗯,可能真的是體力方面的問題,所以她的出發點不是壞的,
現在反而是我擔心她會不會有其他的輿論方面的不習慣,會讓她覺得接受不了。
《人物》:你其實後來還寫了微博,然後去解釋房琪這件事情,當時是擔心她會被網暴或者是有一些不必要的困擾嗎?
葉童:嗯,可能她真的想要一個很活潑很活潑的舞臺,然後她可能會認為跟我在一起,那個舞臺就變得成熟。所以她用這個方向來拒絕我,我覺得也沒問題,因為我反擊了。
《人物》:是,反擊得非常迅速。
葉童:對,我反擊了,因為我認為你誤會我了,我不是這樣,所以我覺得人交流就是交流。對,就把你認為真的直接的那一方面講出來。嗯,那就對了。
《人物》:你是一個非常直接的人嗎?你有什麼就會直接講出來,你一直是這樣嗎?
葉童:我覺得我的口齒不是太伶俐。
《人物》:哈哈哈,並沒有。
葉童:是真的,其實我覺得說話應該更包裝一點,會更好,會更理想,因為大家都會聽得很舒服。可是因為我的詞彙,我講話不是太靈活,所以有時候我還是比較選擇直接一點。
束縛與自由
《人物》:已經到現在了,你覺得自己可以成團嗎?
葉童:哈哈真的很不容易。可是我想有機會,因為我覺得怎麼努力我已經掌握了,就是少睡一點,少做其他的事。
《人物》:參加之前你想過的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葉童:其實我一直都沒有特別地去想。當我去打那一通電話的時候,我就突然間有想到。我就是想說我不要想,越想我就越不會做。
《人物》:索性什麼都不想,反而就敢做?
葉童:現在做不做?現在不做,明年你也會想同樣的問題。每一年如果都有這個機會的話,你也會問同樣的問題。結果就是每一年都問同樣的問題。那就做吧,今年不做我就永遠不會再做。這是我給自己的一個說法。
《人物》:我還蠻想問的,有沒有自己覺得力不從心的時刻?
葉童:也有,特別是最近。因為我一直都是覺得好像唱歌跳舞是一件很自由的事,可是當我來到這個節目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唱歌不是你愛怎樣唱就怎樣唱,你必須要在那個拍子裡面。嗯,然後跳舞也不是你想啊,怎麼跳怎麼跳,你還要跟大家一致地去跳才可以。那我就覺得有點痛苦。
《人物》:被規則束縛的痛苦?
葉童:對,被規則束縛,原來那個我所追求的所謂的那個唱歌的自由必須要在一個框框裡面。然後那個框框因為我一直都不熟悉,所以對我就覺得有點辛苦。
《人物》:那現在慢慢適應了這個框框嗎?
葉童:我必須要適應。因為接觸了才知道是對的,他們說的都是對的。
《人物》:這個舞臺上有沒有特別讓你記住的一個瞬間?
葉童:我想我的第一個就是初舞臺,因為我真的踏出了第一步,我覺得自己非常的勇敢,真的是為了一個追夢。
《人物》:在我們的印象中你都是非常灑脫的,所以其實那次你跟梁家輝打電話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原來葉童也會害怕,也會緊張,也會恐懼。
葉童:害怕就是一個未知的害怕。也有一點點的是現在大家認識的葉童,是一個大家認可的葉童。當她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她的表現是不是還能讓大家認同。某一個程度我是很在意,我會不會失去一些什麼東西。

圖源綜藝《乘風2025》

《人物》:你是會在意的嗎?我還以為你可能就不會那麼在意。
葉童:當然會在意。就是一個很不清楚很不穩定的狀態裡面。也會擔心說我是不是能夠應付得了。
《人物》:我看了很多你的資料,我會發現你在訪談的時候經常愛說兩個字就是「自由」。還說有一次導演讓剪短頭髮你不肯剪,就是因為你覺得長髮更自由,更飄逸。我其實挺好奇的,為什麼自由對你這麼重要?
葉童:先說說那個長頭髮的自由吧。我那個時候真的是很喜歡長頭髮。嗯,我現在也都很喜歡,因為我真的覺得好漂亮好好看。我一直都很喜歡摸頭髮的那種感覺。
我對我的人生看法就是自由,不光是口號。自由真的是你要努力去做一件事,去完成一件事,把它做極致的時候才獲得自由。
《人物》:那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自由這件事情對自己很重要? 
葉童:從小因為我對一些很有規律的(事),一直感覺到好像也太束縛了,我就感覺到有很多框框。所以一直都很想追求一種自由的感覺。可是自由感覺是什麼?我也說不出來,就是不要管我,哈哈哈,我愛幹什麼幹什麼,不要管我。
《人物》:你會覺得什麼時間或者是什麼樣的階段是你覺得最自由的時候?
葉童:那當然是我比較獨立的時候,我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能夠有自己的生活空間的時候,我感到就是自由。我可以在一個我自己的行業裡面,我可以發揮我的想象空間,然後融入在我的作品裡面,我的作品也讓大家喜歡的時候,那一種感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棒。
《人物》:因為大家都說演員其實是一個很被動的角色,你會覺得當演員有的時候也是不自由的嗎?
葉童:當演員當然也需要很受規範,我們行裡面有很多條例,你必須要去遵守。你能發揮自由的空間就只有對你自己的那個小小的空間,可是那個也是一個很大的自由度。你怎麼樣去把它變豐富、變細膩啊,都是一個很細妙的東西,都可以讓它很豐富,我是覺得很喜歡。
「我也曾以為自己是天才」
《人物》:你從一入行到第十年拿了三次金像獎,這對於很多演員來說都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這三次的獲獎經歷對你的人生會有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葉童:嗯,開始的時候很會有點驕傲,真的以為自己是天才。其實現在想起來當然運氣也是很大一部分,而且因為我沒有受過訓練,所以更加覺得自己真的很會演,有點飄飄然,開始的時候,不過還好我有一些前輩都有在提點我,告訴我,你不要以為你拿這個獎就要飄起來了。真的那句話就突然間就醒了。其實我有什麼了不起,我都根本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所以某一個程度真的會有點戰戰兢兢的。

《人物》:你年輕的時候會很酷嗎?之前有人說過你在演《烈火青春》的時候揮灑自如,那時你剛剛入行,就像你現在突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但讓人感覺你有一個非常好的發揮?
葉童:因為這兩天我在《乘風》,那些師姐也會問,你會崩潰嗎?我說我沒有啊。然後她說,一般四公都會崩潰哦。我說是怎樣崩潰啊?為什麼會崩潰啊?什麼意思啊?她說對,都很累啊。然後大家都是要拼得很厲害啊。我在想那為什麼我沒有呢?我當然會很緊張,我很想要做好,可是我好像沒有像她們說的那種崩潰。可能是因為我不懂,因為我不知道,我根本不是太清楚條例是什麼,或者說大家爭取的是什麼,我不是太懂,我不是太清楚。嗯,可是我知道我來要做什麼,我要來,我就是要享受這個舞臺,我要把這個舞臺呈現出來。然後我現在想起來你問的這個問題,嗯,可能就是因為我不懂。
《人物》:就是你該清晰的清晰,該模糊的模糊,是不是?
葉童:沒有。就好像第一天拍戲我根本就不知道誰是誰,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就是噢,你要演這一段戲啊。好,我就演這段戲。可是怎麼跟大明星接觸我沒想過,沒有想太遠,就是那個未來的恐懼不存在,所以就少了很多那種擔憂和束縛。
《人物》:你剛才也說到得獎其實對人生還是有印記的。你得了獎之後對你的選角或者是對整個事業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好的或者不好的(影響)嗎?
葉童:我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我不希望演重複的角色,不過還是有蠻多的找我在演出的,就是因為我之前成功的角色都是很正常。那個時候還推掉了蠻多的戲,現在很後悔。
《人物》:真的。那說一部最後悔的?
葉童:都有。我就是覺得,蠻後悔的。真的有一點點覺得我可以挑戲了,我可以了不起了。有一點點,當時電影的確非常的蓬勃,然後同時間會有很多戲找你,相對來說就有時候會兩部戲一起拍,我就認為那不可以。
《人物》:你就會覺得自己應付不來。
葉童:肯定應付不來,因為當時一部戲也要拍好幾個月。所以我就跟自己說那我一年就接兩部,慢慢拍。然後理想是理想,實際不是這樣的,是因為當你要選擇的時候,人家也會選擇你,然後當人家選擇你的時候,人家就會覺得說,噢,你有什麼了不起,然後慢慢就會認為你好像在耍大牌。也讓一些很好的導演會覺得我好像不是那麼容易接觸,不是那麼好說話的演員。
《人物》:那會有點後悔嗎?如果沒有在那個時候拍足夠多的戲,可能是會影響到後面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葉童:那也沒有後悔,因為當時我覺得是對的。只是覺得如果我當時再努力一點的話,那可能我現在作品會更多。
《人物》:你從80年代一齣道,其實是演了蠻多文藝片的,被稱為文藝女神。其實也會有一種說法,說其實你是恰恰早了半代,如果說再晚一點,可能你會不管是往國際發展還是說在整體的這個氛圍裡面,你會發展得更好,你會這樣想嗎?或者你怎麼樣去看命運和時機?
葉童:這個好像沒必要討論,哈哈哈哈,那個年代我感覺相對也比較簡單,比較單純,我們真的是人。我們沒有太多的依賴,唯一就是(拍攝)機器。嗯,其他的都沒有,特技特效什麼的都沒有。所以很單純,我覺得我很喜歡那種很簡單的模式。
《人物》:其實就是人在演人的情感和人的故事。是嗎?
葉童:我是覺得因為我出道真的很早。比如以前,我們真的要走到一個景,很美很美的景,要過很苦的生活才能夠拍到一個東西。可是現在你真的可能 AI 就是綠布,不行就可以幫你完成。就是很不一樣,你可以說它很好,也可以說它就是好像又少了一點點。我覺得我很幸運,我可以走過不一樣的階段時代。
《人物》:那我其實蠻好奇,就是你這種(演員)天賦,你有沒有想過它到底來自於哪裡?
葉童: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個性有關係。其實我小時候特別喜歡下雨天。下雨天的時候我很喜歡坐在窗邊,然後感受那個雨打到自己手裡面,就冰涼這種感覺,然後聽著那個雨聲,我覺得很浪漫,覺得很憂鬱,我好像很小的時候就瞭解到那個差別在哪裡,讓我有一種就是很不一樣的(感受),可是我蠻喜歡的,又覺得好像是藍色的感覺,哈哈哈。
《人物》:感受通感的能力。
葉童:然後去球場,就是上體育課的時候,運動的時候那種熱,那種大汗我也很能夠感受,我也覺得這種汗就是黏黏的那種感覺,很興奮很熱烈。很開心,可是又覺得很暈。就這種感覺,可能我就是從小就有一點點這種比較敏感。

圖源電影《阮玲玉》
你們和許仙一起成長
《人物》:提到你的角色的話,許仙是肯定跨不過去的。你對許仙這個角色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或者他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
葉童:他對我意味著,就是我做出了一個新的嘗試,然後我也很珍惜地去演這個角色,因為我真的覺得他很特別。
《人物》:你會想象到他 30 年之後甚至還是會被人家津津樂道,然後甚至大家還會去想到你和趙雅芝。 
葉童:當然想不到。
《人物》:那你現在有沒有想一想?為什麼是這部戲?為什麼是這個角色?能有這麼長時間的一個魅力?
葉童:有時候就是很奇怪、很奇妙。嗯,很多元素拼合在一起,它就可以演變出不一樣的結果。
《人物》:那你有沒有想過最重要的元素會是什麼?
葉童:最重要的元素?你覺得呢?
《人物》:我覺得可能就是因為它常年不斷地這樣去放,然後形成了一個所謂的集體記憶。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在現在的這個節點,這個集體記憶一下子會變得更濃烈?
葉童:好像你們都是跟這個戲一起成長的嗎?
《人物》:所以我們有話語權了,是嗎?
葉童:哈哈哈,對啊,你們跟這個戲一起成長。所以當這個戲的人物在合體的時候,某一個程度裡你會有很多回憶。嗯,又回來了,當時我們怎樣把筷子插在頭上,怎麼把那個紗漂來漂去,就很好玩。
《人物》:回憶自己的童年或者青年。
葉童:有的人要說可能就是我奶奶讓我看的,然後有一些就是媽媽不讓看,爸爸都偷偷看。然後太多太多故事,這些故事都很精彩。所以到今天這個故事再呈現,我們十週年的演唱會,這樣子大家都可以很多回憶又回來,大家也很想去集體地再去凝聚那種感覺,那種力量,我也覺得很神奇,我真的覺得很神奇。
《人物》:其實許仙是一個反串的角色,反串可能在文化上是有一定的意味的。你會對男性有更多的瞭解嗎?或者你身上會有一種所謂的雌雄同體的一個體驗嗎?
葉童:男人其實很難理解的,哈哈哈哈哈,我只是把一些感覺去呈現出來。可能女性會發散一點,喜怒哀樂會呈現多一點點。嗯,男生會內斂一點。我就是抓住這一點。然後就是再把那種硬朗一點的感覺呈現出來。
《人物》:跳出女性這個身份我覺得還蠻難的,因為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女性,你是怎麼能夠跳出來呢?
葉童:沒有,就是一個鏡子而已。有時候我也會想,我到底想要他怎麼樣?唉,其實我只需要你說一句,你說的都是對,我就沒事了,為什麼你一直不說?那我就會用一種互相講話,來去得到一個答案。
《人物》:還想問個問題,你和雅芝是一種什麼樣的情誼呢?因為這麼多年。
葉童:雅芝就是很好的搭檔。就是大家很有默契。而且你看到她就覺得,哇,她真的是好優雅,很優雅,就是女性的典範,就很希望成為她。
《人物》:你真的會希望成為她嗎?
葉童:因為她很美,所以跟她在一起很開心。跟漂亮的人在一起,就會感到很開心。然後就是合作的夥伴,偶爾也會吃飯這樣子。因為她也很忙,所以聚會的機會就不多。最近因為工作,反而聚會多了。

圖源劇集《新白娘子傳奇》
「我愛聽的聽,不愛聽的就聽不見」
《人物》:我之前看到過,就是一份報紙的欄目好像是叫「葉童攝趣」,就是會有你拍的照片,然後你也會寫對女性的各種定義和稱呼是不公平的,我還挺想知道,你的女性意識從哪裡來的?
葉童:那個欄目是我的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在文藝界,想學一點東西。
《人物》:你寫的文字裡面就會說可能女人要被定義為爛茶渣,就會說給我們女性這麼多稱呼,我看有幾百個稱呼。我會覺得你很敏銳,這些稱呼你會覺得它是不對的。
葉童:對,我想我們很多時候就是被這些標籤所限制,然後真的會被這些標籤去定義我自己,就是很不好,很不公平。

《人物》:作為現在的女孩也好,或者現代女性也好,總是會覺得我們的女性意識會在某一時刻覺醒,意識到可能因為我是女性,遭遇過一些不公平,你會有這樣的一個時刻嗎?
葉童:當然會,我想女演員都會面臨很多這個對吧?外貌的改變,年齡的增長,你都會覺得說為什麼男演員他們就算年紀大都可以跟比較年輕的女演員延續談戀愛,可是為什麼女演員年紀大了就……對吧?就是一定也會有一個差別。
你覺得是演技的問題還是觀眾要求還是什麼問題?到底問題在哪裡?所以如果我們有能力或者是我們想要改變的話,那我們就要去行動,我們就要去做一點,而不是停留在一些我們認為已經不合時宜的觀念裡面。
《人物》:因為我們經常會說一個話題,可能我們的二三十歲就會有人催婚,就是我們身上其實是有一個社會時鐘的,你受過這種社會時鐘的束縛嗎?就是大家覺得你應該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什麼時候過這樣的生活?
葉童:那是一個正常的規劃,我沒有受過這個束縛。因為我是我愛聽的聽,我不愛聽就聽不見。
《人物》:選擇性聽不見?
葉童:因為我覺得人生始終是自己的人生,那別人的意見,別人的提議,我覺得沒有惡意的成分。只是到底適不適合我。
《人物》:你妥協過嗎?或者是你人生裡面有沒有一個巨大的妥協?
葉童:也會,好像當一個女藝人你會對自己的外貌各方面,就是出來都要很靚麗,然後就會關注到底現在流行什麼,現在大家喜歡什麼型別的打扮這樣子,然後就朝著那個方向去穿著去打扮。也不管是不是適合自己,然後就發現好像我不是很自在,我不覺得很舒服,可是你就會以為別人喜歡,以為別人覺得你漂亮。所以也曾經有這樣的情況。
《人物》:那現在呢?因為我看如果平時不是參加節目的時候,你其實是很自在的,好像對自己的容貌各方面其實沒有那麼強的一個焦慮。
葉童:現在比較想通一點,就是我覺得我是很特別的,我怎麼樣都好看的,哈哈哈。我覺得首先你必須要喜歡自己。嗯,要相信自己,那就會有自信,就會很美。
《人物》:你是從什麼時候才意識到這一點?就是我只要喜歡我自己,我就會很美。
葉童:當我決定說我要自然髮色的時候。
《人物》:那應該是什麼時候?
葉童:3年前。我曾經也會害怕說別人看到我這樣的頭髮會覺得真的是一個年紀,姥姥啦。哈哈哈,可是當我接受我自己的時候,我就覺得還好啊。比我想象中好看,我就很開心。我沒有任何的不舒服,我就覺得好舒服,然後我就重新認識我自己。
《人物》:其實你的這個狀態真的激勵了好多人,大家都說葉童可以,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我們也想知道,你是怎麼克服對衰老的恐懼?
葉童:我不想浪費時間。老這回事一定會存在。我每天都醒來誒,又是新的一天呃。那多美好的一件事。可是如果我把每一天當做是我又老去了一天,嗯,我又消失了一天。
未來還沒有到,你就不停地在焦慮未來。要怎麼樣?不停地擔心我會變,怎麼樣?那個還沒到,你已經在浪費你的精力,為什麼我們要活在自己營造的恐懼裡面。
《人物》:你達到這樣是有一個過程嗎?比如說我現在40多歲,我有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年齡好像不上不下,似乎沒有很老,但是也不年輕。
葉童:正好的年紀,正是去闖去玩的年紀。
《人物》:但我有的時候就會覺得,它是處於一個轉換期,所以我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個這樣的階段,就是其實你達到現在的這樣的一個境界,它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經歷的。
葉童:有,當然有,如果沒有我經歷過你的這個過程,我也不會有今天的這個想法。哈哈哈哈。

「熱戀會回來的」
《人物》:因為你說過,其實女性的角色是沒有那麼多的,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有那種更復雜的角色?
葉童:其實我一直認為女性的角色是很豐富的,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市場就沒有太多這型別的戲。我覺得是觀眾的損失。我想現在最缺乏的就是故事,而不是說有沒有能力去拍一個戲,嗯,有沒有演員,有沒有導演都是其次,最缺乏的就是好的故事,好的劇本。很多好的故事沒有被寫下來。其實感人的人物很多很多,只是沒有被描寫下來,而且沒有讓很多人去接觸到。
《人物》:其實從《我愛你》,然後包括許仙重新發掘,到《乘風》,大家都會說葉童有一個重新翻紅的過程,就大家會突然發現你被看見了,你會有這種感覺嗎?
葉童:其實我一直都在。我想《我愛你》這個戲的確又讓大家重新認識我,我很開心他們重新認識我是不一樣的,我不是大家一直所認識的我,所以我還是很感激這個戲。
當我聽到這個角色的時候我已經非常喜歡,嗯,我已經在幻想我要怎麼樣去演這個戲。然後其實我更想的就是如果可以那個字幕,嗯,不要打我的名字,大家會不會知道這個是我?因為我沒有演過這一類的角色,好開心可以演這個角色讓大家看到啊。就是不一定是一個完整的人,也可以成為戲裡面的一個很出彩的角色。
《人物》:她其實背後有自己的人物小傳,雖然她只在這裡顯露了一點點,但也非常動人。
葉童:這個戲又讓我感到他願意去描述一個這樣的人,我也覺得很有這個誠意。
《人物》:去演她的(阿茲海默)狀態的話,你會想到衰老、病痛和死亡嗎?
葉童:會呀,其實我會覺得我這個角色她其實一點也不痛苦。
《人物》:她已經不知道。
葉童:痛苦的是他身邊的人。可是她的老公是不是有必要這麼辛苦?嗯,我也會想過。是,他是不是可以有其他的方法讓自己不那麼辛苦?所以這個角色讓大家有很多可以想象的。故事會讓你喜歡的地方,就是你看完之後你可以有想象,嗯,如果是我,我會怎樣?
圖源電影《我愛你!》
《人物》:我看你之前和梁家輝演《婚姻物語》,然後現在時隔這麼多年,又在演《我愛你》,最近你也演了《淺淺歲月》。它其實裡面都是有對於婚姻,對於整個的人的感情的一些描述,它其實像是人生婚姻的不同階段。對你會有觸動嗎?
葉童:我的角色都會讓我多少有不同的感受。我剛剛演的這個戲《淺淺歲月》,它讓我感受到,一段感情的消失,不一定就這麼消失,它是讓我感受到,就是萬一有一天,我真的要陷入一個感情的困境裡面,我也可以很瀟灑,我也可以把它當做是一個,只是逝去,可這不代表我沒有擁有。
《人物》:曾經擁有過。
葉童:我還是擁有,我只是沒有實在地擁有。可是我還是存在,還是有擁有。那種感覺我覺得很好。
《人物》:我其實特別好奇到了這個年齡,你在現實裡到底怎麼看愛情?
葉童:你呢?
《人物》:我確實是不怎麼相信愛情。
葉童:不相信,為什麼?
《人物》:我會覺得愛情就是隻是一階段,它可能會充滿著所謂的荷爾蒙,但過了之後就沒有了。
葉童:那很正常。我覺得愛情跟婚姻是兩回事。可是必須要有愛情才會有婚姻。當婚姻到某一個時段的時候,就要想起當初他是哪一點吸引你的,然後那個熱戀又會回來。我是這樣子。
《人物》:真的會回來嗎?婚姻持續了十幾年之後,你會覺得有點厭倦,然後,哈哈哈哈哈,好像覺得也已經成了習慣?
葉童:所以就是要想到底當初我們為什麼要在一起的。然後就是我有什麼優點他會喜歡,他有什麼優點我喜歡。也要營造一些小浪漫。
《人物》:初心能支撐那麼久嗎?要支撐好幾十年嗎?甚至支撐到人生的那麼多的時刻。
葉童:可以的,沒問題的,真的。
《人物》:那我很羨慕,我現在還沒有想明白這個道理。
葉童:我想,因為現在,大家就是太豐富,才會忘記很多最基本的東西,而且就會開始對身邊一些很熟悉的東西,開始會覺得說有厭倦,其實那個不是真實的,你身邊的你擁有的才是最真實的。
《人物》:那你覺得對一對夫妻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葉童:應該就是共同去完成這個人生的,共同完成。我覺得伴是很重要的。
《人物》:是一定要有的。
葉童:最好有了,不是一定了。哈哈哈哈。
《人物》:我還挺好奇的,現在典型的葉童的一天,當然不是說你參加節目,就是平時的日常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呢?
葉童:平時我不會把自己弄得很忙。我會學一些我喜歡的東西。學學彈吉他,看電影,跟家裡的小狗狗玩一下。我很喜歡在家裡的院子裡,去拔那些雜草。
《人物》:很解壓?
葉童:因為那一刻你就是完全沒有想東西。你很想把那一片清潔,把它弄好、弄乾淨,然後你就發現我現在冒很大的汗,戴著一個紗網的帽子,有風有蟲有汗,然後默默地,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突然間就覺得那種感覺很寧靜。嗯,又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事情都沒做。哈哈,那個很治癒。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人物》公眾號,不僅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還會看不到我們精心挑選的封面大圖星標《人物》,不錯過每一個精彩故事。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日日相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