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這太瘋狂了!據路透社等報道,特朗普正在起草行政令,對所有停靠美國港口由中國製造的船隻徵收最高150萬美元的停靠費。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週一舉行聽證會,而這種可能性已經造成混亂。貿易專家分析,它帶來的衝擊將比徵收關稅還要劇烈,航運業資深人士約翰·麥考恩說,“綜合來看,這就是貿易末日”。
如果說關稅還是傳統武器的話,收百萬美元級別的港口停靠費,則絕對是特朗普政府的“獨創發明”,它將形成無差別“貿易恐怖主義”的殺傷力。當特朗普團隊最初提出這個想法時,它很像是“胡說八道的威脅”,但當他們嚴肅推進這件事時,整個世界的三觀都被震碎了。

▲當地時間2月2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的一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集裝箱船。
中國造船業在過去幾十年裡迅猛發展。2000 年,中國造船完工量僅佔全球約 6%,到 2010 年升至 43%,2024 年進一步突破 55%。以載重噸計,中國造船業規模已超過韓國和日本總和,目前全球交付的一半以上貨運船隻由中國船廠製造。2024年,韓國與日本獲得的全球訂單量分別為17%和4.6%,遠低於中國的近70%。
中國造船業可以滿足任何需求,而且交付速度快,價格便宜,形成了舉世無雙的競爭力。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資料,按噸位計算,中國目前生產的貨船佔全球現役貨船總量的一半以上,而美國造船廠2024年僅建造了全球0.01%的貨船。特朗普政府指控中國“透過補貼不公平主導造船業”,他們聲稱要透過徵收港口停靠費重振美國造船業。

▲中國生產世界上超過一半的貨運船舶。(圖源:彭博社)
然而事情哪像他們想的那樣簡單。目前世界各大船隊幾乎都有中國製造的大型船舶,希臘作為全球最大船東國,其船隊裡中國建造的船舶數量已佔主導地位:2023 年至 2024 年一季度,希臘船東共訂造401艘新船,其中 266 艘在中國船廠建造。德國、挪威、英國等歐洲船隊對中國船舶的採購呈現“高階化”趨勢,比如歐洲船東新接綠色船舶訂單中,45%來自中國。無論是運輸集裝箱還是輸送石油、煤炭和各種散貨,離開中國製造的船隻,這個世界的貿易至少會“半身不遂”。
華盛頓製造的風險必將由全世界來承擔,而且最初幾棍子打到的還不是中國船廠,而是世界各地的生產商以及貿易執行者。比如據報道,一批1.6萬公噸的鋼管擱置在德國倉庫裡,它們本應裝船輸往美國。但是在這條橫跨大西洋的航線上,船運公司80%的船隻都是中國建造的,如果美國真要向所有中國製造船舶徵收港口費,每批貨物將被徵收100萬至300萬美元不等的附加費,可能相當於目前美國從德國運輸鋼管成本的兩三倍。

▲到2023年,中國建造的商船噸位已佔到全球50%,美國則為0.1%。(圖源:美媒Axios)
另外,美國的煤炭外運面臨巨大威脅。美國煤炭商Xcoal能源資源公司CEO在致美國商務部長的信中說,由於高額的“港口服務費”,許多船東已經拒絕為未來的美國煤炭運輸提供報價。這些煤炭原本要靠中國製造的船隻運往世界各地,但中國船隻如果一靠岸先交百萬罰款,誰會來當這樣的冤大頭?甚至連蓋亞那、千里達及托巴哥等幾個加勒比國家也慌了,他們生產的石油過去直接由中國船隻運往美國,一旦特朗普新規生效,以後他們的石油該怎麼運?
中國製造船舶的能力可不是特朗普想在美國複製就能複製的,中國的鋼材便宜,勞動力充足,供應鏈齊全,美國想複製這些競爭力比登天還難。
所以說,特朗普團隊裡邊有一些喪心病狂的地緣政治痴迷者,他們在給特朗普出聽上去最震撼,但也最餿的主意。上邊說的那些混亂還沒有包括中國必將做出的報復,如果華盛頓最終決定那樣幹,人類面臨的將不僅是貿易戰,而勢必引發相互報復、多管齊下、局面或嚴重失控的大混亂,它肯定是人類邁入全球化以來從未經歷過,而且想都想不到的。

目前方案處在徵詢公眾意見階段,美國國內的反對聲非常多。美國的政治精英們需要清楚,造船業和普通製造業的生產要素在中國已經形成極具優勢的配置和彙集。美國雖然在晶片等高技術領域佔有優勢,也是對全球極具吸引力的消費市場,但是當代國計民生的基本盤繞不開中國的強大製造能力,美國無論怎麼折騰,也複製不了中國製造業,打造不出一個顛覆性的、以“美國優先”為絕對主旨的世界經濟秩序。特朗普團隊如果要把世界貿易推向末日,全球必有無數力量找他們清算,讓他們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