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畢業,給藥企和保險公司當中介:年入20.35億,港股上市

作者丨鉛筆道 華泰詩
近日,上海鎂信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鎂信健康)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鎂信健康不賣藥、也不賣保險,而是做“支付和服務中間層”:它幫藥企把藥賣出去、幫保險公司把產品做出來、幫患者把高價藥買得起——賺的是撮合與服務費。
很多新藥(尤其是癌症、罕見病等“特藥”)動輒一針幾萬元。醫保往往覆蓋不到、商保又跟不上,病人只能自掏腰包。鎂信健康的核心使命,就是把——患者需要的高價藥、藥企想賣出去的新藥、保險公司想設計的新產品,這三方撮合起來,讓藥更買得起、保險更好賣。
鎂信健康成立於2017年,創始人張小棟。
張小棟2007年本科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專業,後獲得中科院上海藥物化學碩士學位。他曾任職于波士頓諮詢,為阿斯利康、羅氏、禮來等企業提供戰略、運營、數字醫療等方面的諮詢服務。2015年,他又擔任上海醫藥旗下處方藥新零售平臺“上藥雲健康”聯合創始人兼任營運長,負責雲健康創新專案、對外合作、戰略規劃與投資等業務板塊。2017年,創立鎂信健康。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在上海醫藥工作期間,張小棟設計了開創性的付款機制,讓兩款高價藥讓患者用得起。
第一款是肺癌創新藥,多方調研顯示療效都不錯,但4個月要花費24萬元。張小棟透過分期付款,把藥費分攤到2年。第二款是5萬元的某丙肝藥,治癒率超過96%。張小棟說服保險公司,圍繞這款藥設計了一個保險產品,沒治癒可以退費,完全按療效付費。
這段經歷,讓張小棟非常受啟發,他希望透過多方合作,“讓患者用得起、用得上好藥”。
張小棟希望透過鎂信健康提供國家醫保、常規商業保險之外的第三種保險。在張小棟眼中,保險和醫藥行業都是非常傳統且龐大的行業,原來是各幹各的,站在中間把兩個行業往裡拉確實很難。這兩個行業如同兩塊獨立的大陸,而鎂信的角色就是“修橋”。
鎂信健康獲得從Pre-A輪到C+輪的七輪融資,籌資總額超31億元。到2023年完成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時,估值已高達116.78億元。投資方包括上海醫藥旗下上海醫藥大健康、螞蟻集團旗下上海雲鑫、中再壽險,以及博裕投資、博遠資本、創新工場、禮來亞洲基金等。
鎂信健康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大板塊,智藥解決方案專注為藥企提供全生命週期商業化服務,2024年貢獻12.07億元收入,智保解決方案則為保險公司提供健康險全流程支援,帶來7.31億元營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以2024年平臺支付總額(GPV)計算,鎂信健康是中國最大的創新藥械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以服務的保單數量計算,公司是規模最大的創新健康保險解決方案提供商。
2022年至2024年,鎂信健康分別實現收入10.69億元、12.55億元、20.35億元,2022年至2024年複合增長率約38%。
2022年至2024年,鎂信健康淨虧損分別為4.46億元、2.88億元及0.76億元,看呈減虧趨勢。
隨著商業健康險、創新藥加速放量,這種“藥 + 險 + 金融科技”模式正迎來機會。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寫作中參考了中國企業家雜誌、張通社、直通IPO等,一併致謝。
你是熱愛股權投資的人士嗎?鉛筆道發起【獨角獸投資俱樂部】。我們希望:搭建一個公共的獨角獸投資者俱樂部,聚集一群以成就獨角獸為使命的投資者,一起發現+培育獨角獸。點選圖片瞭解詳情。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