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健有度
澳洲藥品監管機構TGA近日公開承認:
監管機構低估了由維生素B6引發的血液毒性。
現行法規未能有效遏制相關病例的增加,其中部分病例甚至導致不可逆的神經損傷。

TGA首席醫學顧問Robyn Langham在接受ABC節目採訪時坦言:
我們發現,幾年前實施的相關法規,並不足以降低維生素B6中毒的發生率。
維生素B6的合成形式被廣泛添加於澳洲的食品、能量飲料、減肥奶昔和保健品中。
然而,過量攝入這種維生素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
尤其是外周神經病變,可能導致肢體麻木、刺痛、灼燒感或無力等症狀。
澳洲臨床病理學家David Kanowski表示:
他的診所專門檢測維生素B6的血液濃度,
自年初以來,檢測人數已翻倍至每月超過1萬人。
以5月份的資料為例:
其中4.5%(約450人)已 “極有可能” 發展為神經病變,
另有約四分之一(2500人)的結果顯示 “可能但不確定” 會出現相關症狀。
Kanowski指出:
其中一個主要來源可能是含鎂的保健品。
B6可能作為填充劑被加入,但具體原因他也不確定。

目前,在澳洲市場上有超過1500種非處方保健品含有維生素B6,涵蓋從鎂片到綜合維生素等多種產品。
約80%的產品B6含量遠高於推薦的每日攝入量1.7毫克。
被問及為何許多產品含B6量如此之高時,大型保健品企業Blackmores拒絕接受採訪,
僅回應稱其所有產品 “均嚴格遵循TGA的監管要求”。
但TGA自己的初步評估報告也指出,
其實人體從補充維生素B6中獲得益處非常有限。
面對為何維生素B6被廣泛添加於保健品中的問題,TGA並未能給出明確解釋。
Langham教授表示:
我無法代表廠商解釋其商業決策。
她強調TGA的監管體系 “非常嚴謹”,一切工作的核心是確保澳洲公眾的用藥安全。
在各界持續施壓下,TGA上週公佈多項改革建議。
官方調查小組批評目前的標籤標識 “混亂且易誤導”,
建議要求所有含50毫克以上B6的產品需改為藥房櫃檯後銷售,從而加強管理。

TGA早在2022年就曾規定:
含量高於10毫克的產品需貼上警示標籤。
然而,患者和專業人士普遍認為這項措施力度不夠。
社群藥劑師Caroline Diamantis警告稱:
即便每種補充劑B6劑量不高,若同時服用三四種產品,仍有可能長期積累造成中毒。
因此,僅靠提高門檻並不足夠。
對於保健品行業聲稱B6副作用 “極為罕見” 的說法,Langham教授指出:
TGA資料庫中的170多起不良反應報告,並不能準確反映真實發生率。
而且我們掌握的資料未必體現社群中的實際情況。
此外,Diamantis還對TGA擬於2027年2月才實施新規的計劃表示憂慮,
她認為等待時間過長,將導致更多人繼續面臨風險。

對此,Langham則回應稱:
這一改革過程牽涉產品配方調整與法規修改,需謹慎推進。
我們希望一切變更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穩妥進行。
TGA現正就該項“初步決定”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5年7月27日,
隨後將由高階醫療官員綜合考量後做出最終決策。
閒話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