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網綜合)一位營養專家近日向那些經常在凌晨2點醒來的人尋求醫療建議,稱他們可能患有嚴重的營養缺乏症,這不僅會影響睡眠,還可能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脊椎按摩師和健康營養網紅Eric Berg博士指出,鎂(magnesium)的缺乏是這一現象的罪魁禍首,長期缺乏鎂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Eric Berg DC 博士在 YouTube 上擁有 1300 萬粉絲,他在最新的影片“這毀了我的生活”中強調了這些擔憂。
Berg 博士是健康酮症和間歇性禁食方面的專家,也因其暢銷書《健康酮計劃》而聞名,並經營著 Berg 博士營養品公司。此後,他已辭去醫生的職務,專注於透過社交媒體平臺向人們宣傳健康知識。
在本週釋出的一段YouTube影片中,Berg博士解釋了為什麼頻繁夜間醒來與缺乏鎂密切相關。他表示,鎂對身體功能至關重要,尤其是對肌肉和神經的調節起著重要作用。如果體內鎂含量不足,可能導致肌肉痙攣、噁心、甚至心律失常,嚴重時還會引起性格改變。
Berg博士解釋稱,缺乏鎂會使應激激素皮質醇的水平升高,這種激素通常會在凌晨2點降至最低,但如果缺鎂,皮質醇的水平就會異常升高,導致夜間醒來。他建議,晚上可以服用鎂補充劑,特別是甘氨酸鎂(magnesium glycinate),它有助於放鬆肌肉並降低皮質醇水平。

Berg博士還指出,肌肉緊張、背部疼痛或抽筋是缺鎂的常見跡象。“如果你感到腳趾抽筋或眼睛周圍出現不明的抽搐,這些都表明你可能缺乏鎂,”他說。“鎂幫助控制體內的鈣,缺乏鎂時,體內的鈣會過多,導致肌肉痙攣。”

儘管Berg博士的建議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但鎂與睡眠質量之間的關聯仍存在爭議。
一項回顧性研究顯示,鎂缺乏與睡眠障礙有一定的關聯,但隨機臨床試驗並未明確證實這種關聯。
根據NHS的建議,19至64歲的女性每天應攝入270毫克鎂,而同齡男性則應攝入300毫克。常見的鎂補充劑通常為375毫克片劑。鎂也可以透過均衡的飲食攝取,綠葉蔬菜、堅果、種子以及未精製的穀物都是鎂的良好來源。例如,每100克煮熟的菠菜含有112毫克鎂,而杏仁和腰果分別含有270毫克和250毫克鎂。

Berg博士還提到,低血糖也可能導致夜間醒來,因為低血糖會刺激體內皮質醇水平上升。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可能導致血糖波動,進而影響睡眠。“如果你在凌晨2點醒來,回想一下前一天的飲食。”他說,吃得過晚或含糖量高的食物可能會擾亂正常的睡眠節律。
此外,Berg博士指出,長期壓力也會提高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水平,這同樣會影響睡眠。雖然皮質醇被稱為壓力激素,但它對身體有著更復雜的影響,幾乎每個器官都有皮質醇的受體。皮質醇的異常分泌可能導致免疫系統、肌肉、皮膚等多個方面的健康問題。
睡眠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據統計,約六分之一的英國人患有失眠症,但65%的人從未尋求專業幫助。睡眠不足與癌症、中風、不孕症等多種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因此,專家建議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持白天活躍、以及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
對於經常在凌晨醒來的人來說,Berg博士的建議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提醒大家關注營養缺乏對健康的潛在影響,並採取積極措施改善生活方式。
各年齡段睡覺的時間
– 學齡前兒童(3-5 歲):10-13 小時
– 學齡兒童(6-13 歲):9-11 小時
– 青少年(14-17 歲):8-10 小時
– 青年(18-25 歲)7-9 小時
– 成年人(26-64 歲):7-9 小時
– 老年人(65 歲或以上)7-8 小時
來源:睡眠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