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黃仔 | 撰稿: 青豆 | 責編: 阿月
本文轉載自:簡單心理(ID:jdxl2000)
我的朋友Susan正處於一段非常穩定的親密關係中:
她和男朋友在一起快4年了,他們有穩定的生活,穩定的工作,還共同撫養了一隻可愛的小狗。
在別人眼裡,Susan的情感是令人羨慕的。但她卻有種「不對勁」的感覺:「雖然一切都很穩定,我們卻越來越像兩個室友。呆在一起時,總會覺得有些無聊」。
其實,親密關係中的「無聊感」不僅是Susan所面對的問題,很多處於長期親密關係中的人都曾經歷過。
就像緩慢溺水一般,或許這段關係並沒有給你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你卻感到身上的束縛在不斷加重。
最終,為了消除這種無聊感,有些人選擇了主動結束關係,也有些人選擇背叛關係來找尋新可能。但想要克服無聊,必須以關係破裂的方式作為代價嗎?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想來聊聊這個話題。

不被重視的「無聊」,是愛情的慢性殺手
很多人以為,如果想要維護好一段持久的親密關係,重點是要去消解兩個人之間產生的衝突。但其實,「無聊」也是長期親密關係中需要面對的另一個障礙。
一項跨度9年的研究,在調查了123對夫妻後發現,無聊預示著婚姻滿意度的下降,甚至關係的破裂。
在心理學中,「無聊」被定義為一種低喚醒的狀態,類似於抑鬱和孤獨。而關係中的「無聊」,則標誌著一段關係進入了停滯、甚至萎縮的狀態。
關係無聊可能是慢慢滋長的。你並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但卻覺得這段關係帶給你的束縛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重,生活似乎走進了一種不斷重複的模式中。
開發了關係無聊量表的心理學家Cheryl Harasymchuk和Beverley Fehr認為,如果出現以下這些特徵,說明你們的關係正處於一種「無聊」的狀態中:
-
你對伴侶的生活、感受或愛好都不感興趣
-
你們不像戀愛開始時那樣關注對方
-
思考你們關係的未來會讓你感到不安或不快樂
-
你會發現與他人共度時光更加愉快和令人興奮
-
你覺得你們的共同點越來越少
-
你很難找到可以與對方談論的事情
-
你不喜歡花時間和伴侶呆在一起
-
你開始迴避與對方發生性行為
-
你經常對你的伴侶感到惱火
-
你不再欣賞對方了

▲圖片來源:《好久沒做》
關係無聊在許多伴侶的身上都曾發生過。你們或許沒有大的矛盾,沒有原則性的過錯,在朋友眼中,你們仍然是「恩愛的一對兒」……
你們都沒有做錯什麼,但兩個人之間的情感卻出現了問題。似乎,這是多數長期親密關係的「必然結局」。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為什麼我們會在關係中感到「無聊」?
感覺到關係中的「無聊」,不一定代表著你對對方的情感變質了或結束了。這可能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缺乏安全的關係會產生「衝突」,缺少體驗的關係會製造「無聊」
在一項研究中,Cheryl Harasymchuk等人發現,無聊的產生往往與人們對關係的期望相關。
研究者們將人們對關係的期望分成了兩種型別:
期待關係是更「體驗式」的,這意味著你期望在關係中體驗更多的樂趣、興奮和冒險,透過創造新的體驗,讓關係變得越來越好。
期待關係是更「安全」的,這意味著你希望這段關係是舒適的、充滿信任的並且可以預測的。你可能更會滿足於和對方做一些日常的小事,比如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劇等,來增強這種庇護感與安全感。
研究的結果顯示,如果一個人對「安全感」期待更高,關係中可能就會更容易產生衝突;如果一個人對「體驗」的期待更高,就越容易在關係中感到無聊。
換句話說,無聊的產生,不是因為你對這段關係處處不滿,而是某種具體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但這種沒被滿足的感受,又會反過來影響到你對關係質量的整體判斷。

▲圖片來源:《革命之路》
2.在關係中,你看不到自我成長的新可能
心理學家們認為,人們之所以會有動力去建立一段關係,是因為這段關係為我們提供了「擴充套件自我」的機會。
比如:你們在交流中收穫了新的觀點;你透過對方學會了跳舞、彈吉他等新的技能;或者,對方能引領你進入到一種新的生活狀態中……這些都是關係為我們帶來的,關於人生的新可能性。
但伴隨著關係的持續,這些新的技能、觀點和資源,逐漸會變成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此時,最初「擴充套件自我」的興奮會被逐漸削弱,而無聊也會因此產生。
3.進入了「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中
「兩個人明明在一起,卻感受不到愛和親近」,在這種「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下,無聊感也很容易在兩個人之間滋生。
這是因為,假性親密關係的狀態可能會讓人們忽視、隱藏彼此真實的情感需求,也不習慣於表達情感,總是在動用理性來應對關系。
你可能會覺得,在這段關係中,你們就像兩個具有契約精神的「同居室友」,雖然在相互履行著伴侶應盡的義務,卻始終在遠離真正的親密。

▲圖片來源:《消失的愛人》

「關係無聊」不是不可逆的,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然而,無聊並不總是預示著關係的結束。我們可以把關係中的無聊看作成一種波動的狀態,是可以進行修復和改善的。這裡有幾個具體的小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到你。
1.與伴侶一起參與新的活動
心理學家們發現,改善關係無聊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伴侶一起去參加一些新穎的且令人興奮的活動。
比如:週末一起去戶外徒步、騎行;尋找一項共同的興趣愛好;參加一些此前沒有參加過的活動……
2.相互分享你們的「自我成長」
在無聊的狀態中,伴侶可能認為對方「一直都是一個樣子」,因此喪失了對彼此的好奇心。
你們可以透過分享自己最近的「自我成長」,互相看到對方身上的變化與改變,重新找回「心動」的感覺。
3.擁有更多樣化的「情緒關係」
「情緒關係」指的是人們期望滿足不同情緒調節需求的特定關係。研究發現,一個人擁有的「情緒關係」越多元,越能夠積極地面對關係,也越容易感到幸福。
這提示了我們,除了伴侶以外,你也可以擁有其他關係為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比如,你的朋友、家人。
4.計劃每週一次的「約會日」
在《假性親密關係》一書中,諮詢師史秀雄提到,「重視關係意味著無論多忙,兩個人也會安排時間,專注於讓關係成長的事情」。
而每週一次的「約會日」,就可以看作是一起為這段關係「做點什麼」的專屬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你們不僅可以規劃共同活動,也可以把它看作一次溝通與交流的機會。
很多在關係中經歷過無聊感的朋友,可能會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我們好像什麼都沒做錯,但關係就是變得「不對勁」了,這是因為什麼?
實際上,想要建立高質量的親密關係,僅僅靠「沒做錯」或「什麼都沒做」是很難實現的,它還需要我們付出努力,有意識的為這段關係做一些「對的事」。
換個角度看,「無聊」的出現,也是在提醒我們,該為這段關係做些什麼了,而不是總在等待關係能夠自動出現轉機。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都能走出關係中的「無聊感」,建立理想的親密關係。

▲圖片來源:《逃避雖可恥但很有用》
作者:青豆
責編:寒冰
原標題:你的愛情不一定死於衝突,而是死於「無聊」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簡單心理( ID:jdxl2000),一個有溫度,有態度,守倫理的專業心理公眾號。這世界太喪了,我們想做點治癒的事兒。點選名片,讓我們陪著你。↓
參考文獻
[1] Bagheri L, Milyavskaya M. Novelty–variety as a candidat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New evidence across three studies. Motiv Emot. 2020;44:32–53. doi:10.1007/s11031-019-09807-4
[2] Harasymchuk, C., & Fehr, B. (2012). Development of a prototype‐based measure of relational boredom.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1), 162–181. https://doi.org/10.1111/j.1475-6811.2011.01346.x
[3] Kiersten Dobson, Sarah C E Stanton, Rhonda N Balzarini, Lorne Campbell.(2023).Are you tired of "us?" Accuracy and bias in couples' perceptions of relational boredom.J Soc Pers Relat.DOI: 10.1177/02654075231168141
[4] Harasymchuk, C., Peetz, J., Fehr, B., & Chowdhury, S. (2021). Worn out relationship? 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in judgments of relational boredom.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8(1), 80-98.https://doi.org/10.1111/pere.1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