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秋。
六位放飛自我的女生,坐在紅提供的寬敞的
裡,一路有說不完的話。除了
開車不能分心外,其他幾位恨不得都搶著說話。一個多小時後不知不覺到達
酒莊。
這是按莉的提議造訪的酒莊,這裡有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多的橄欖樹。平時並沒在意過橄欖樹,來加州之前也沒見過它們,只是從書本里知道橄欖枝喻意交好及和平。莉說它還代表長壽,家裡院子裡種上幾棵,喻意很好。

B.R COHN VINERY

酒莊的葡萄園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
浪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以前唱這首歌時,我並沒見過橄欖樹,也不懂三毛為什麼為了橄欖樹去流浪遠方。現在明白橄欖樹代表一種堅持,一種艱難中的不屈不撓。
橄欖樹葉子尖尖小小的,呈灰灰的綠,長相平平,個頭也不算大,很低調,不張揚,不爭豔,這種特性決定了它耐旱和長壽。酒莊的服務人員說,這裡的每棵橄欖樹都有兩百年以上,肉眼看去還真難以置信。上網查了下,橄欖樹平均壽命可長達二千五百年,最古老的橄欖樹在葡萄牙,已有三千三百多歲了,而且產果不斷,越老果實質量越好。較之人類和動物界,這是妥妥的逆生長。這樣說來,眼前這些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很古老的橄欖樹還只在幼年階段。

酒莊超過兩百年的橄欖樹
市中心的小公園,在莉的引導下,看了加州熊旗的青銅圖案。原來這是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的國旗圖案,第一次知道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的存在。隨後在市中心的展覽館,講解員又講了它的來龍去脈。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California Republic ) ,
又稱
熊旗共和國
( Bear Flag Republic
),是一個由墨西哥的美國移民發動叛亂,於
年
月
日成立,在加利福尼亞州索諾馬縣周邊區域的未受普遍承認的國家,僅僅存在了
天,就被歸入美國的軍事管制之下。

加州熊旗青銅圖案
近幾年,隨著美國兩黨對抗,民眾分裂,社會撕裂的加劇,網上經常有關於加州獨立的說法,左右派都有,但各有各的理由。右派認為,加州這個深藍州,左派大本營,一天天在爛下去,把它獨立出去可以讓美國斷臂求生,不至於連累整個美國。左派則認為,加州資源豐富,富可敵國,是美國農業的命脈,科技的搖籃,娛樂的中心,左派的天堂,獨立後可獨善其身,輕裝上陣,不必受美國紅州的拖累。
當然,這雖然代表著民眾的一種很深的情緒,但僅僅是一個解恨和消譴的玩笑而已,個人認為完全是無稽之談,一笑了之的閒話。美國自南北戰爭經歷過四年國家分裂的劇痛之後,已經把
永不分裂
寫進了憲法,寫進了誓言,怎麼可能讓加州獨立呢。有所不知的是,一百多年前還真有一個叫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的囯家存在過,可見加州獨立也不完全是空口無憑,還有一點點歷史淵源。
從小公園出來,在
市中心的法餐廳吃午餐。莉推薦的這個叫
的法餐廳,是網紅米其林店,要提前預訂的,餐廳的名字正巧與我們很搭。
本來對法餐沒抱什麼希望,去年在巴黎吃過幾頓法餐後,曾拒絕大女兒推薦的任何法餐,執意吃中餐。恨鐵不成鋼的大女兒,也只得由著我。碧紅妹妹也多次邀請在美國吃法餐,都被我以中餐代之,我寧肯去吃一碗小店的酸辣面,也不寧願吃那堂而皇之的法餐。
我們六人點了兩份三文魚、兩份牛排、兩份鴨腿來分享,味道的鮮美出乎了我的意料,大大改變了我對法餐盲人摸象般的印象,姐妹們對之更是讚不絕口。這裡的室外餐廳環境自然清新,服務員一個個如沐春風,熱情滿滿。


合影是重中之重
市中心轉悠,看
Francisco Solano Mission
。這是加州的第
個也是最後一個
。加州的
建於
年到
年間,是當年西班牙統治者把印第安人集中在一起的地方,目的是向這些美洲原居民傳播基督教並擴大歐洲領土。透過
裡陣列的實物和設施,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在歐洲人統治下,美洲原居民刀耕火種年代的生活足跡。

Mission 後院
岀來,往西北方向開
分鐘左右,來到
小鎮的手工藝一條街。這些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小屋,週六不少都開門。
這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小區,很有年代感。兩邊都是普通的房子,每座房子前面至少有一件手工藝術品,有的有多個。因為鬼節將至,還被加上了鬼節的元素。




多歲了,坐在桌子邊一絲不苟地在瓷盤上描繪彩色的圖案。一箇中年男子坐在門口靠牆的一邊友好地朝我們微笑,一問是老人的兒子。他腳旁一隻白色的絲毛小狗半躺著,兩隻小小的眼睛死死盯著我們,十分可愛。屋子牆上掛的,壁爐和檯面上擺的都是陶瓷畫。我看中一個描著龍的盤子,圖案顏色都是我喜歡的,先生屬龍,立馬想買下這隻龍盤。可信用卡刷了幾次也不靈,應該是老太太的刷卡機有毛病,現金不夠,正想放棄,
說,我們湊現金來買吧。大家開始掏口袋,紅掏出包裡所有的現金時,我見到一張一百美元的,眼睛一亮,說,借我一百美金就可以了,我自己還有一些,正好湊齊。老太太幫我用粗紙包了包盤子,放在一個紙袋子裡遞給我,我接過袋子順勢請老太太和我合影留念。

陶瓷小屋

與龍盤的製作者合影
小時候見過老家伯母們紡棉線,她們一手轉動圓柱形紡紗機的把手,一手拿著與線頭連著的棉花,慢慢地把棉花拉成線,纏到紡紗機軸心的一個滾動的木心子上,一坨坨的棉線就紡成了。用棉線織成的粗布,老家人叫它麻布。我沒見過織麻布機,大概與眼前的織布機差不多吧。眼下這位女士織出的布,紋路和麻布很像,只是她用的線是漂白過或染過色的,織出的布也是多種顏色。麻布是直接用棉線織成,沒經過漂白或染色,呈黃白色。用麻布做成的衣,叫麻布衣。在當時老家的農村,穿麻布衣很常見。我倒好像沒穿過,媽媽是老師,她用工資去商店買布請裁縫給我們做衣服,比麻布細膩精緻多了。

織布的女士
最後看的是一家較大的手工藝術作坊,這條街上的房子前面擺放的藝術品,應該都出自這家。穿過側院來到後院,見到一個很大的手工作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工具和材料,大多是金屬材料,林林總總,零而不亂。主人用這些金屬為主的材料做成各種藝術品,再噴上五顏六色的油漆。每件作品都是苦力和藝術的結晶。

側院的過道

後院的作坊

旅館裡三居室的房子,有客廳、飯廳,還有一個不小的廚房。按計劃我們自己解決晚餐。
的能幹上次和她出去玩我就見識過,還跟她學會了做沙拉醬,好看健康又美味,這次她自然又是指揮加主廚了。她和幾個姐妹先天就採購好了食材,大家各司其職,不一會兒晚餐就做好了。每人一大碗鮮蝦餛飩,加上煙燻三紋魚、烤抱子甘藍、雞肉拌牛油果西紅柿沙拉、檸檬蜂蜜香蕉,還有我從家裡帶來的自制剁辣椒洋姜,配上紅酒,好豐盛。鮮蝦餛飩特別清新鮮美,大家一起動手包的。餡是先天準備好的,
告訴我們,將一半蝦打碎,另一半切成蝦塊,混合在一起,加入調料醃製而成。湯是在
買的盒裝雞湯,餛飩煮好後放入熱雞湯,撒上蔥花,香氣撲鼻。
女士們在一起總是不愁吃,每每在這種場合,我會退居小幫手位置。我做菜嚴重偏科,只會做湘菜,湘菜做法繁瑣,只能在家裡自己發揮,不適合出門在外。

女士們吃著自做的晚餐把酒言歡

擺了滿滿一桌的晚餐
四人決定去泳池消消食。樓下就有泳池,我們捨近求遠去了那個最大的,莉和
則留在房間整理吃剩的殘局。
游泳歸來,六個人圍著一桌自帶的零食,邊喝著茶和咖啡邊聊天。我們散漫地聊著,從政治到民生,從家庭瑣碎到日常趣事,從孩子到教育。聊得很晚了才意猶未盡地起身去睡覺。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天,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第二天,曄和
起來很早,等我洗漱完,她們把早餐也快做好了。早餐仍然很豐富,煎雞蛋、三明治、水果、燕麥粥。我平時基本不喝燕麥粥,曄煮的燕麥粥熬得絲滑軟糯,粘而不稠,異常好喝。邊喝邊聊天,似乎忘記了時間。曄提醒我們還有品酒一項重要內容,然後啟程回家。我們這才想起退房出門,開車來到
的一個叫
的小城品酒。
到
時,我們算早到了,人還不多,服務員盡心盡力地為我們服務,講解每一種酒的特點,品嚐方式和配菜;解釋每一道品酒菜裡包含的食材、烹調方法和風味特色。一種酒配一道菜,每一種酒都很好喝,每一道菜都非常精緻、美味。

酒莊前門

舉杯品第一道酒
來酒莊的人漸漸多起來,我們品完酒,買了些酒和調料,就離開了。這裡的酒在市場上是買不到的,只能在酒莊或它的網站上買。
離開酒莊,我們又在城裡逛了逛,正趕上墨西哥民俗風情鬼節大集市和老爺車展,熱鬧非凡,煙火氣十足。見到一個巫師打扮的人往一位女士身上噴著一種冒煙的東西,前前後後都噴了個遍,那東西有一種怪怪的香味。不少人都湊上前去噴,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也不便打聽。這讓我想起中國的巫術,千百年來糊弄了不少人。

巫師模樣的人在給一女士噴煙霧
,短暫而充實。我們選擇從
128
公路,經著名的葡萄酒之鄉
Valley
返回。在一個叫
的小鎮停留了一下。這是一個非常精緻秀美而又清新的小鎮,儘管是旅遊小鎮,一點也沒有通常旅遊景點的喧囂和嘈雜,商業氣息也並不濃厚。
說,據傳這個小鎮是米其林店最密集的地方。我們來不及光顧這裡的米其林了,挑了
Keller
旗下一個人氣最旺的網紅烘焙店看了看。剛去時門外排起了令人生畏的長隊,只好四處轉悠拍拍照,回過頭來見隊伍不那麼長了才排進去買了點吃的。



最後看到的一片秋色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的領地,就這麼一抹紅紅黃黃的樹葉,也可以讓我們那麼著迷。這裡比之東部那氣勢恢宏的秋色,實在是太小家碧玉了。久違了,東部的秋色!
向紅
於舊金山灣區
附:所有照片由同行的朋友提供
劉向紅:極光——千呼萬喚始出來
劉向紅:暴風雪驚魂
劉向紅:一天享受冰的四種美法
劉向紅:吃在冰島
劉向紅:車陷路旁
劉向紅:煙雨草帽山
劉向紅:瀑布!瀑布!
劉向紅:美景美片無人機
劉向紅:撿乾柴
劉向紅:算命
劉向紅:牌迷心竅
劉向紅:那些隨風飄落的日子
劉向紅:新年第一天徒步穿越舊金山
劉向紅:情人節週末阿拉米爾瀑布行
劉向紅:美國華人執業醫生協會東灣活動散記
劉向紅:牡丹村的美食和杏花雨
劉向紅:加州怒放的野花
劉向紅:從走“紅地毯“開始的長週末
劉向紅:巴黎印象之遊凡爾賽宮
劉向紅:巴黎印象之從盧浮宮到奧賽博物館
劉向紅:從地中海到大西洋,從巴塞羅那到巴黎— 盡在高鐵中
劉向紅:香榭麗舍大道覓茶花女卻巧遇英國王
劉向紅:踏青大菠蘿山
劉向紅:“腳都”長沙
劉向紅:武岡尋根
劉向紅:武岡尋根(續)
劉向紅:坐花轎——女兒大婚
劉向紅:四月張家界 ——霧鎖天門洞
劉向紅:四月張家界 ——撲朔迷離的武陵源
劉向紅:紅紅火火慶六十
劉向紅:走近拉斯維加斯
劉向紅:酒店林立的拉斯維加斯大道
劉向紅:我服了!特斯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