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論壇暨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聯合開幕式在北京舉行
教育部副部長杜江峰、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曲瑩璞、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尹冬梅、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汪明、“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組織聯盟成員單位代表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

教育部副部長杜江峰致辭
杜江峰在致辭中表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教育部始終將語言互通作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一方面不斷完善外語教育體系,基本實現“一帶一路”官方語言全覆蓋;另一方面大力推動中文走向世界,讓全球學習者享受更加便捷的中文學習條件。他呼籲中外語言教育界著力塑造智慧引領的教育形態、建設能力多元的教師隊伍、打造共享共榮的交流體系,透過促進語言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更有力的支援。

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曲瑩璞致辭
曲瑩璞指出,國際語言教育是傳承弘揚優秀文化、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人工智慧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知識傳播與人文交流圖景,我們要堅守正道、因應變化,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貢獻。他建議,以人工智慧重塑語言教育新生態,築牢傳承絲路精神的智慧根基;以語言教育厚植文明互鑑新沃土,強化“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精神紐帶;以青年對話繪就文化交流新圖景,培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使者。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尹冬梅致辭
尹冬梅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文明交流互鑑不斷深化,對具備語言能力與跨文化理解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語言智慧技術深度驅動科技創新,日益成為促進人類文明互鑑與協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外語教育應順應技術革命浪潮,加快推進人工智慧與語言教育的深度融合創新;同時堅守語言教育初心使命,持續深化中外語言文化交流,提升青年一代跨文化溝通能力與國際理解力,為推動“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注入強勁動力。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汪明致辭
汪明表示,在“一帶一路”建設縱深推進與人工智慧技術重塑教育生態的背景下,外語教育應緊扣國家戰略與全球協同需求,主動識變求變,築牢面向未來的人才根基。近年來,北京師範大學主動引領外語教育理論創新,推進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優師計劃”,為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外語教師。北師大願繼續與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動中國英語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中外文明交流互鑑注入新動能、貢獻新智慧。

英國國際英語外語教師協會(IATEFL)主席克里斯托弗·格雷厄姆表示,在人工智慧技術深刻影響教育的時代,外語教師肩負著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科技素養和文化理解力的新一代人才的使命。英國國際英語外語教師協會願與“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組織聯盟加強學術交流,為中國、亞洲乃至全球英語教師構建更廣闊的合作平臺,促進各國教師專業發展與經驗共享,共同推動英語教育事業創新發展。
開幕式上,《“一帶一路”國際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框架》(中英雙語版)正式釋出。《框架》由“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組織聯盟牽頭研製,來自14個國家的21位國際知名專家參與了評審和認證工作。作為聯盟的重要學術成果,《框架》既展現了全球英語教育領域的中國智慧,又凝聚了以語言互通促進文明互鑑的國際共識。《框架》旨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語言教育政策溝通和標準對接,為促進全球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2025“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論壇以“弘揚絲路精神,深化文明互鑑”為主題,是由“一帶一路”語言教育文化組織聯盟主辦的年度高階學術論壇。聯盟於2023年10月由中國日報社牽頭髮起成立,致力於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語言互通,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目前聯盟成員已覆蓋五大洲、50個國家和地區的70家機構,全球成員網路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和提升。
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創辦於2018年,已成功舉辦7屆並發展成為亞洲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語言教育國際會議之一。本屆大會聚焦“構建AI時代外語教育數字化新生態”的主題,設定9場主旨報告和圓桌對話、36場平行會議,將透過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時代中國和全球英語教育新趨勢,以語言互通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鑑,為外語教育改革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