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國教育論壇成立於2010年,是哈佛教育學院官方的學生組織,也是美國頂尖高等學府中對中國教育關注度最高和影響力最大的公益平臺。秉持“啟迪、創新、影響” 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論壇旨在連線中美教育實踐者、學者、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及各界領袖精英,促進與中國教育相關的深度討論,支援教育實踐,鼓勵教育創新,推動成果展示。
AUTUM。 N
造炬成陽:
以傳承與創新
啟全球教育新章
From Local Seeds to Global Deeds: Innovating Education through Continuity
第16屆哈佛中國教育論壇執行委員會
現已正式集結



造炬成陽:
以傳承與創新 啟全球教育新章
From Local Seeds to Global Deeds:
Innovating Education through Continuity
2025年4月,第16屆哈佛中國教育論壇即將隆揭開面紗,開啟一場關於教育傳承與創新的精彩旅程。今年,我們以“造炬成陽:以傳承與創新,啟全球教育新章”為主題,致力於探討從本土實踐到全球行動的發展路徑,將傳承與創新緊密結合,共同推動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與可持續發展。
這是一場關於教育傳承與變革的對話,旨在探索如何讓根植於地方的經驗和價值觀,與全球視野和科技力量相融合。我們相信,唯有將傳統的力量與創新的思維相結合,才能點燃教育的未來之炬,開創更包容、更可持續、更多元化的全球教育格局。無論是本地的課堂,還是國際的教育網路,都將在這一程序中煥發新的生命力,共同書寫新時代的教育篇章。
教育,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或技能塑造,
更是激發潛能的原點,
是連結個體與世界、
促進未來變革的持續能量場。
“多維探索,激發教育生命力”與“人文與科技,迎接教育新浪潮”為過去兩屆論壇奠定了深厚基石。今年,我們將繼續以教育為核心,從本土文化汲取靈感,透過創新實踐將教育的力量擴充套件至全球各地,在這一程序中,賦能個體與社會,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
我們期待透過本次論壇,與您攜手見證教育如何在傳承中堅守根基,在創新中突破藩籬,跨越地域與文化的邊界,釋放全球影響力。

01
執委介紹
新一屆CES執行委員會 現已正式集結
2025
CES


張馨月
Valentina
本科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專業,目前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攻讀人類發展教育碩士學位。在學術方面,我有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曾參與在中國、美國、英國、西班牙和波蘭等地舉行的多場學術會議,並在其中擔任會議主持和組織策劃工作。此外,我在英國擔任過中文教師,這段教學經歷激發了我對語言教育的深厚興趣。因此,我的研究逐漸聚焦於應用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領域,尤其專注於語言學習動機、雙語/多語現象及繼承語言的發展和研究。
目前,我是跨領域人工智慧協會(IAIA)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並領導語言與傳播部門的工作。我致力於推動全球範圍內多語教育的創新,希望透過我的研究和實踐,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包容性的多語教育體系中成長,不因語言背景而受到限制或邊緣化。除了學術和專業領域,我對藝術品、時尚設計、中國傳統文化、舞蹈、閱讀以及自媒體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些興趣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也為我的研究和教學帶來了新的視角和靈感。
關鍵詞:ENTJ-A|語言教育|自媒體博主


陶思檸
Sining
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英語專業(新聞學二專),碩士畢業於哈佛教育學院人類發展與教育專業。目前,我在哈佛教育學院擔任研究助理,同時兼任社群學習中心的ESOL老師。我的研究領域涉及語言教育、科學素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以及移民學生支援等方向。我傾向於使用混合研究方法,比如課堂觀察、深度訪談、問卷調研和話語分析,在支援多語學生提升語言能力的同時,增強他們對多語身份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對我而言,教育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為了更好地支援教師,我也和當地公立學校的老師們緊密合作,共同探索多語學習環境的建設。作為劍橋社群學習中心的一名ESOL教師,我也為成人移民英語學習者提供語言支援,倡導包容性和文化可持續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本地社會。
關鍵詞:ENFJ|熱衷於人類觀察 腦子裡自帶一臺捕捉人聲的收音機



趙梓言
Annie
現為心理與音樂專業大四學生,目前全職擔任美國東北大學 Music, Imaging, and Neural Dynamics Laboratory (MIND Lab) 的研究助理。研究方向聚焦於音樂對記憶力減退人群腦活動的影響,以及 θ 波調製音樂對注意力和記憶的作用。課餘熱愛音樂,現任波士頓華人阿卡貝拉社團 Aplus 社長。
專注心理學與音樂的結合,希望將心理學專業知識與音樂療愈理念應用於實際工作,探索與教育的融合,幫助孩子透過心理疏導排解情緒,並藉助音樂激發學習與生活的興趣。
關鍵詞:溫暖細心的ISFJ | 情緒穩定|心理與音樂研究


張天嬌
Sophia
本科畢業於加州伯克利傳媒和教育專業,現就讀於哈佛教育學院教育政策分析碩士專案,目前擔任哈佛大學Learning Media Lab的研究助理。本科組織過多次東亞社群的大型活動,曾在湖南衛視和《極限挑戰》等節目組擔任實習導演和實習編劇。第八屆Women in Power Conference主創,全國十佳小作家。
積極追求人生AB面:A面是嚴謹學術人,關注人文與科技,主線研究女性議題和青少年賦權。本科研究聚焦於男性凝視和女性的媒體形象,社交媒體對兒童行為心理的影像,以及雙語環境下的文化身份認同。目前主要研究兒童在人工智慧環境下的道德判斷與雙語發展問題。B面是熱情的生活體驗派,目前是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成員之一,旅行&人像攝影師,以及自媒體美食博主和網文作家!
將女性視角融入更多領域,以女性力量衝破更多桎梏。
關鍵詞:極度感性+攻略達人ENFJ | 說話帶梗的摩羯女|性別公平|媒體素養|Passion


趙婉婷
Echo
本科畢業於華僑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後進入 Apple 工作,兩年半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已獲得部分海外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即將在新一年開啟新的學習旅程。
我始終相信,教育是社會變革的基石。作為一名殘障人士,我希望結合科技與教育的力量,倡導可持續教育,幫助更多人掌握在 AI 時代無法被科技取代的能力,並推動建立一個多元與包容的環境,讓更多人獲得公平發展的機會。
關鍵詞:精確到分鐘的 INFJ-A|注重細節|極簡主義


張平
Patricia
媒體與公共關係碩士。世界青年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成員,策劃並運營了多場與青年人發展息息相關的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高校及社會人士的參與。前期曾作為秋季特別活動“AI如何重塑中國教育生態”主題的主創及主持,與眾多教育專家及哈佛校友探索AI對於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在此期間,提前建立了公關預案,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從播音專業到公共關係再到為教育盡己所能,雖不是主修教育專業,卻也是一直行走在被教育路上的人。隨著時代的前進,教育的更多可能性逐漸被發現。希望可以在CES會同更多小夥伴為促進教育資源的平均分配而努力,讓教育公平被更多人重視,進而去點亮更多人的夢想。
關鍵詞:ESFJ|危機公關|致力推動教育公平


陳寶珺
Elizabeth
現就讀於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攻讀教育領導力與創業碩士學位。我對教育充滿熱情,自中學階段起,我便積極投身於支援社會特殊群體的教育工作,持續參與和組織慈善教育活動,足跡遍佈非洲中部和印度北部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幫助推動經濟貧困地區學齡教育發展,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力、以及批判性思維。
擁有豐富的跨文化背景和國際教育經歷,在中、英、美、愛、日等多地的求學和工作經歷,對不同教育體系的優勢與不足有著深刻的認知。現階段希望進一步探索創新教育的新形式,培養具有創造力和人文精神的新一代,致力於推動全球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
關鍵詞:教育公平|國際視野| 探索精神|樂觀向上


郭宵
Scarlett
波士頓大學新興媒體研究專業畢業,在校期間專注於探索數字時代的資訊互動形式,熱衷於將語言模組化,透過機器學習完成語言的情緒預測,從技術角度解構語言。擁有豐富新興技術工作經歷,親自擔任虛擬偶像以及合作頂尖虛擬偶像,深刻感受到技術在日常生活中帶來的變革,這其中也包括教育的新形式。職業角色包括但不限於主持、演員、製片等角色,服務科技公司Apple、騰訊、Ecoflow等。
課餘生活裡,曾任莓辣性教育講師團成員,為高中生普及性教育,為改變中國性教育現狀貢獻力量。喜歡戶外、喜歡新穎的科技產品和背後的引數,在不斷變化的科技浪潮中,保持對教育本質的思考,關注教育科技的創新應用,在變與不變之間尋找教育的真諦。
關鍵詞:什麼都想嘗試的ESTJ|數碼控|Vlogger


第16屆哈佛中國教育論壇CES
執行委員會現已正式啟程
我們期待與各界夥伴攜手同行
在傳承中堅守初心
於創新中開闢新路
共同推動教育邁向可持續發展的嶄新高峰
我們即將開啟
分論壇主創和執委會助理招募
歡迎大家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哈佛中國教育論壇成立於2010年,是哈佛教育學院官方的學生組織,也是美國頂尖高等學府中對中國教育關注度最高和影響力最大的公益平臺。
秉持“啟迪、創新、影響”的使命,一年一度的論壇旨在連線中美教育實踐者、學者、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及各界領袖精英,促進與中國教育相關的深度討論,支援教育實踐,鼓勵教育創新,推動成果展示。目前哈佛中國教育論壇已匯聚了海內外會員2000餘人,社交平臺關注者超2萬人。
論壇往屆大咖嘉賓包括: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所長柯偉林(William Kirby)《鄧小平時代》作者傳高義(Ezra Vogel)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前崑山杜克大學校長劉經南 等眾多教育高校翹楚、教育行業中的思想行動領袖
文案丨第16屆 CES執委會
排版丨張天嬌
設計丨趙婉婷
稽核|張馨月 陶思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