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週報56》:2024年社長的十大預測,對了多少?錯了多少?

會員可免費收看資料週報(文末掃碼下單)

資料週報56(2025/01/13-19)
1.2024出生人口增加52萬,趨勢要逆轉了嗎?
2.房地產銷售面積下滑至哪一年水平?
3.30多萬億的美債都是誰在買?
4.2024年社長的十大預測,對了多少?
5.可支配收入佔GDP比例處於較低區間
6.2024年中國汽車銷量歷史新高、利潤率創新低
7.為什麼當下應重點關注名義GDP?
8.為什麼當下是抄底美債的視窗期?
正文
1.2024出生人口954萬,趨勢要逆轉了嗎?
2024 年,中國人口格局出現新變化,出生人口達 954 萬,死亡人口為 1093 萬,總人口呈小幅下降態勢。值得關注的是,出生人口較上一年度增長超 52 萬人,這一資料遠超市場預期的 900 萬以下。
那麼,2024 年新生兒數量緣何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
主要原因或許可歸結為以下兩方面:
其一,疫情過後,結婚人數有所上升,此前擠壓的的結婚與生育得以釋放。這兩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在《資料週報 55》中已有詳盡闡釋,在此便不再贅述。
其二,受“龍年龍寶寶”傳統文化與心理的影響。
另外,部分城市生育補貼政策的有效落實,有力推動了當地生育數量的增長。以湖北天門為例,2024 年其出生率大幅上漲 17%,當地 7 項生育補貼疊加後,實際最高額度可達 20 萬以上。
很多社友對於生育補貼嗤之以鼻,認為用生育補貼吸引我生孩子,給我補貼我也不生。
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是不需要增加生育補貼的,不能人為降低生育成本,鼓勵生育、干預市場。但是,這裡提倡生育補貼,主要是從現實出發。
兩個原因:一是上講到的額外生育和教育成本,不太容易減少,現在的生育教育成本太高了,生育補貼相當於做一個平衡。二是我們現在的家庭福利太少了,可以透過生育補貼來增加家庭福利,尤其是要大幅度提高生育保險,增加保障房、廉租房的供應,同時配套還需要學校。
至於有生育補貼,你生不生,那就是自己的選擇,但是這項家庭福利要有,要大幅度增加。
最後,關於出生人口歷時 8 年的這次反彈能否在未來延續,從 2024 年前三季度已公佈的結婚資料來看,前景或許不容樂觀。
2.房地產銷售面積下滑至哪一年水平?
根據智本社資料中心的統計,在 2022 年、2023 年中國新建商品銷售面積分別下跌 26.7%、6.5% 的基礎上,2024 年這一資料再度下跌 17.1%,降至 9.74 億平米。
相較於 2021 年銷售巔峰時期的 17.94 億平米銷售面積,3 年累計下滑幅度超過 45%,已跌至 2009 年同期水平。
3.30多萬億的美債都是誰在買?
在國內,時常能看到諸如拋售美債、美債風險這類資訊。那麼,本期資料週報不妨換個視角,來探究一下究竟是誰在持有美國國債。(注:貨幣單位均為美元)
美國國債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公眾持有的債務(涵蓋國內和外國持有人),另一類是政府內部債務。
政府間債務,指的是聯邦政府欠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計劃的債務。這類債務規模約 7 萬億,在全國債務總額中佔比達 20%,不過它通常不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
公眾持有債務規模為 27 萬億美元,在總國債中佔比 79%,這部分國債普通人也能購買。公眾持有債務又細分為國內持有和國外持有。國內持有規模達 19.4 萬億,佔比約 57% ;倘若將政府間債務的 7 萬億也計算在內,國內持有實際佔比約 77%。
在國內持有者中,美聯儲系統是最大的債主,持有約三分之一(即 5.2 萬億美元)的國內債務。此外,共同基金、存款機構、州和地方政府、養老基金以及保險公司,這些實體共計持有 8.5 萬億美元,佔國內債務的 25%。
外國持有人持有的美債規模超過 7.9 萬億,佔比 22%。具體來看,日本持有 1.1 萬億(佔比 3%),中國持有 0.8 萬億(佔比 2%),英國持有 0.7 萬億(佔比 2%),其他國家則持有剩餘的 5.3 萬億(佔比 15%) 。
4.2024年社長的十大預測,對了多少?
2024年1月14日,我在深圳完成了一場名為《2024:潛行,前行——中國經濟走勢、政策演變及家庭資產配置》的新年演講。
在演講的第四部分,講了一個“庸俗”的內容,對2024年的經濟做了十大預測,一年過去,本期的資料週報我們進行驗證,看看對了多少,錯了多少。
……
剩餘週報內容(5組1800字)
掃碼看全文,儲存高畫質圖片
掃碼購買智本社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