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新能源車電子水泵搭載量超1800萬個,誰登頂第一?

作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水泵需求持續增長。
比如,僅比亞迪一家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就達到427.21萬輛,同比增長41.26%。預計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610萬輛,電動化滲透率有望突破50%,將同步帶動電子水泵等熱管理核心部件實現更大規模放量。
相較於應用至傳統燃油車熱管理的機械水泵,以電子水泵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核心部件,主要應用於驅動電機、電動部件、動力電池等的迴圈冷卻作用,單車用量和價值量均已提升2-3倍。
於新能源汽車而言,電子水泵還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即電機轉速根據冷卻系統的需求靈活調節,在車輛不同執行工況下,自動調節冷卻液的迴圈速度,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一定程度上將提高車輛的續航里程。
從產品層面來看,電子水泵由於具備使用壽命長、體積小、精度高、能耗低、可靠性高、結構緊湊、密封性強等特點,已經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主流選擇,並且未來有望替代傳統燃油車的機械水泵。
這也意味著,除去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來的增量市場,電子水泵的存量替代機會也在顯現。
從市場格局來看,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批本土電子水泵供應商順勢崛起,不斷朝著規模化生產轉變,並在市場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打破了過去外資公司壟斷這一局面。
一方面,透過稀土永磁體、IGBT上游核心部件的國產替代,整個電子水泵供應鏈已實現自主可控,並逐步向著模組化、系統級產品升級,形成更強的成本優勢,國產電子水泵競爭實力進一步攀升。
另外,在國際Tier 1們從傳統機械水泵轉型至電子水泵之際,本土企業憑藉高性價比產品戰略,迅速搶佔比亞迪、吉利、理想等自主品牌份額,奠定了龐大的市場體量基礎。
根據高工智慧汽車研究院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新能源車交付1075.13萬輛,為熱管理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紅利空間,其中電子水泵市場總量達1853.33萬個,同比增長27.87%
其中,前三大供應商為威晟科技、浙江三花、弗迪動力,市場佔有率已超50%,並且均為國內本土企業。
排名第一的威晟科技,憑藉完整的熱管理解決方案,包括200-1500W全系列全功率段的各類電子冷卻水泵等,已經悄悄拿下超兩成市場份額,核心客戶包括比亞迪、吉利、上汽、東風等。
據高工智慧汽車內部訊息,去年威晟科技還獲得了上汽大眾、東風日產、鴻蒙智行等的新訂單。此前公佈的訊息顯示,僅202410月單月,這家企業的電子水泵交付量就突破了50萬套。
另外,憑藉領先的技術和快速響應市場的機制,威晟科技還成功布局了多個新興領域,包括商用車、儲能、資料中心、節能環境、低空經濟等熱管理新應用場景;融資方面,有訊息稱,近日其已連續獲得豐田通商、上汽恆旭資本、東風汽車資本及深創投等多家投資方數億元投資。
第二名浙江三花,其電子水泵具備變速控制使效率和效能良好匹配、強化水力效能、自保護功能、優秀的NVH效能等特點,在汽車熱管理系統中表現出色,目前該企業已經打入了特斯拉、理想、吉利等國內外頭部新能源車的供應鏈。
而弗迪動力作為比亞迪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電子水泵解決方案可配套其發動機等核心業務的熱管理需求,擁有天然的市場優勢,目前主要向比亞迪內部渠道供貨。不過,除了弗迪動力之外,比亞迪也透過外採滿足其龐大的電子水泵應用需求。
從資料的另一個維度來看,TOP 10供應商在拿下近90%份額的同時,頭尾體量差距也在拉大,這也意味著市場集中度繼續攀升,該細分賽道的頭部效應將愈加明顯,整體競爭趨於白熱化。
尤其是拿下了頭部新能源車企訂單、擁有不同功率全產品矩陣的供應商,接下來的市場競爭優勢更強。包括大規模化出貨帶來的技術、成本優勢,有利於搶單同車型的不同電子水泵市場,以及更多客戶的不同車型。
總的來看,電子現階段的核心壁壘在保證高可靠性的情況下,不斷適應新能源汽車的熱管理需求,同時追求效率、體積與成本等指標的綜合最優。
比如,如何與高壓平臺適配,是難點之一,這也非常考驗各路玩家的技術實力。
OEM的最新動態來看,包括比亞迪2025款海豹EV車型全系標配800V高壓平臺、即將上市的極氪007GT亦採用800V平臺等趨勢,也帶動電子水泵在高功率電機的基礎上升級耐高壓設計,以滿足高壓平臺的更高散熱需求。
與此同時,隨著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向著更集中化發展,帶動熱管理系統的整合化、模組化趨勢日益明顯,也是現階段電子水泵的產品競爭焦點。
即電子水泵與其它熱管理部件協同,根據不同的冷卻方式和需求,提供合適的冷卻液流量和壓力,確保各種冷卻方式的精確控制和有效執行。
比如,威晟科技TIM熱管理整合模組,集成了電子水泵、電子水閥、汽車冷卻器、空調膨脹閥、汽車膨脹水壺等多種汽車熱管理系統零部件,深度契合車輛整合化智慧化電氣化的應用趨勢,可實現輕量化智慧控制自診斷和反饋功能,具備低成本小型化等優點。
而華為的TMS 2.0熱管理系統,將電子水泵、電子膨脹閥、換熱器12個部件即成為一體,使得熱管理系統管路數量降低40%、部件數量降低10%,實現了更高的控制整合和能效提升。
比亞迪e平臺3.0則實現了智慧寬溫域高效熱泵技術叢集,以161熱管理整合模組核心的硬體創新下,對驅動總成、電池和能量管理系統進行了升級。按照比亞迪的官方說法,其首次實現了液側、冷媒側多種冷卻介質的協同排程,熱管理能耗降低 20%
誠然,技術升級與成本管控的雙重壓力下,電子水泵的市場挑戰依然不小。尤其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的縱深發展,OEM對供應鏈的成本將更為敏感。
以威晟科技為代表的TOP玩家們,2025年能否繼續坐穩電子水泵市場的頭部交椅,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