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nchmark 不是一家「平凡」資本。
作者丨梁丙鑑
編輯丨陳彩嫻
近日,據媒體報道,Manus背後的中國AI初創企業Monica近日完成了一輪7500萬美元融資,由矽谷知名風投Benchmark領投,公司市值躍升至近5億美元,實現約五倍增長。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筆資金將用於擴充套件美國、日本和中東等海外市場。
這是繼 HeyGen 之後,Benchmark 又一次出手中國的明星 AI 產品團隊。
今年3月,Monica因釋出號稱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 “Manus” 引發行業關注。據Monica官方演示影片顯示,Manus具備卓越的多工處理能力,可根據自然語言指令執行簡歷篩選、行程規劃、股票分析、跨平臺資料整合等複雜任務。內部測試顯示,其部分效能優於 OpenAI 的Deep Research。
Manus在Agent方面的技術突破促使字節跳動、百度等科技巨頭加速佈局同類產品,在國內掀起了Agent的產品熱浪。
公開資料顯示,Manus此前已獲得超過1000 萬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控股、真格基金及紅杉中國前身HSG等知名機構。
無獨有偶,HeyGen 團隊在獲得 Benchmark 投資前也受到真格、紅杉等知名資本的青睞。但 Benchmark 入局後,真格與紅杉在 HeyGen 的專案份額上均被減持,且不久後 HeyGen 登出了國內主體,將主要團隊與業務搬到了海外。
據知情人士透露,Benchmark的投資會以限制中國資方持股比例為條件。2024年3月,HeyGen獲得6000萬美元融資,Benchmark作為領投方拒絕任何中國投資機構在之後參投,並要求百度、真格基金、紅杉中國等中國股東減持。最終,三家都退了上億元。
作為一款在很大程度上面向海外的產品,HeyGen的“去中國化”程序早在2023年底便已開啟。其母公司詩云科技於2023年11月獲得了一筆560萬美元融資,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領投方美國風投機構Conviction Partners的聯席執行長Sarah Guo接替了紅杉中國種子基金在HeyGen董事會的席位,次月詩云科技透過決議解散程式登出了國內主體。
同為Benchmark青睞的物件,出海也列在Monica的日程上。
公開資訊顯示Manus使用者在海外已形成社群,其使用者聚會自3月底先後於舊金山、普若佛、紐約、東京舉行。Manus移動 APP 版於今年 3 月 28 日在美區蘋果App Store上線,專業版定價199美元/月,對標OpenAI的ChatGPT Pro,顯示出對國際市場的野心。
行業人士向AI科技評論指出,去中國化能給出海AI主體帶來的潛在收益包括更好地接觸外國客戶、避免海外政府打壓、降低勞動力和運輸成本、降低稅收等。
HeyGen出海模式的核心曾被總結為引入矽谷VC資源,以及在矽谷組建本地化團隊貼近市場,或能成為Manus借鑑的經驗。
“AI 應用出海的出路只有兩個:第一是把收入做起來,因為中國創業者在美國 VC 的眼裡可能連印度人都不如,除非有收入,因為美國還是有資本環境的。要麼是轉變自己,把自己變成美國人,融入美國 VC 的圈子,不然做不大。”一位業內人士評論道。
此前 Monica 團隊為投資人所詬病的一點是:“Monica 的創始團隊非常適合幹應用,但問題是肖弘不願意搬離武漢。”作為一家業務面向海外的公司,Monica 選擇將肉身放在國內非一線城市的模式使潛在投資人感到焦慮。
“今天中國人有一個做全球生意的機會,因為國內卷夠了。”
但另一方面,在中美關係愈加敏感的大環境下,人才競爭與人才流動也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敏感話題。
與之相隨的另一個趨勢、或已成事實是,很多海外的 AI 創業機會,中國 VC 只有種子輪與天使輪的機會。
隨著以Benchmark為代表的國際化資本的引入,Monica是否會成為下一個“HeyGen”?
對此,截至發稿,Monica團隊表示“不予置評”。



更多內容,點選下方關注: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未經「AI科技評論」授權,嚴禁以任何方式在網頁、論壇、社群進行轉載!
公眾號轉載請先在「AI科技評論」後臺留言取得授權,轉載時需標註來源並插入本公眾號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