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英偉達(NVDA)和其他一些增長驅動因素的幫助下,美股出現了一輪歷史性的上漲,但是,一些華爾街策略師警告稱,未來10年的美股將處在一種“呼吸困難”的狀態。這類警告值得投資者的關注,與此同時,投資者可以透過一些方法避免受到股市“失去的十年”的傷害。
高盛(Goldman Sachs)認為,估值高企和贏家高度集中於科技股是引發擔憂的主要原因。高盛在10月釋出的報告中指出,美股經週期因素調整後的市盈率已達到38倍,與此同時,股市上的贏家高度集中於以“七巨頭”為代表的科技股。
高盛因此預計,未來10年美股年化回報率為3%,剔除通脹因素後為1%。
除了高盛,先鋒集團(Vanguard)也釋出了類似的預測,該機構認為,未來10年美股回報率在2.8%至4.8%之間,摩根大通(JP Morgan)策略師的預測為5%。
持不同觀點的人士則認為,看空的人對美國經濟及其增長潛力的看法過於悲觀。經濟學家埃德·亞德尼(Ed Yardeni)預計,在人工智慧等創新的推動下,美國的生產率將大幅提高,進而為標普500指數的高市盈率帶來支撐,目前該指數的遠期市盈率約為22倍,處於歷史高位。亞德尼堅持自己的長期觀點,即美國正處於“咆哮的20年代”,標普500指數將在2020年代末達到10000點。
亞德尼說:“一些人本能地認為標普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應該在15倍左右,這是歷史平均水平,但是,無論是《聖經》還是美國憲法,都沒有規定遠期市盈率必須回到15倍。”
因為估值高企而回避股票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股市估值可能會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多年來一直有人在警告說美股估值過高,GMO創始人傑裡米·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在2014年接受《巴倫週刊》採訪時就說過股市看起來有泡沫,後來股市繼續上漲,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科技創新浪潮和其他增長驅動力。
GMO沒有就其先前的預測發表評論,該機構向《巴倫週刊》引述了GMO資產配置聯席主管本·印克(Ben Inker)的評論。印克說:“最有吸引力的潛在投資機會很少來自過去的贏家,尤其是在它們的體量已經變得如此之大的情況下。”
許多宏觀因素也會影響股市估值,尤其是利率——越低越好。此外,儘管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尤其是新興市場股票)更便宜,但它們的盈利增長一般,這也是美國成為全球資產流動首選目的地的原因。
解決痛點並非沒有辦法。高盛分析師的解決方案之一,是將一隻跟蹤標普500指數的基金換成一隻跟蹤標普500等權重指數的基金。科技股的權重在標普500指數中佔到33%左右,但它們在Invesco S&P 500 Equal Weight ETF (RSP)中只佔17%,這隻基金的遠期市盈率不到18倍。
投資者也可以透過將部分持股轉移到小盤股或價值型基金來實現類似的目標。管理250億美元資產的Oakmark Fund聯席基金經理比爾·尼格倫(Bill Nygren)說,他在能源和金融等行業發現了很多便宜股票,這兩個行業的遠期市盈率都不到18倍。康菲石油(COP)、花旗集團(C)和嘉信理財(SCHW)都是尼格倫看好的公司。
在投資者紛紛湧向大盤股和超大盤股的情況下,多年來小盤股一直跑輸。在過去的10年裡,小盤股有8年跑輸大盤股。今年小盤股ETF iShares Core S&P Small-Cap (IJR)上漲17%,在正常年份裡,這樣的表現相當不錯,但和標普500指數相比要遜色得多。這隻ETF的遠期市盈率為17倍,和10年前水平大致相同。
Harbor Capital Advisors投資組合經理賈森·阿隆佐(Jason Alonzo)認為,小盤股現在獲得了一些利好,有望幫助它們在未來10年裡上漲。阿隆佐說:“特朗普的一些政策、更有利的利率環境、以及利好美國國內企業的監管和稅收議程都對小盤股有利。”
避免跌入“小盤股陷阱”(即錯誤地押注於那些股價確實是因為一些原因而下跌的股票)的方法之一,是選擇那些利潤增長穩定、資產負債表強勁的優質股票。
在投資小盤股時,投資者可以考慮iShares MSCI USA Quality Factor ETF (QUAL)和Dimensional U.S. Small Cap ETF (DFAS)。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票也有值得投資的便宜標的。跟蹤日本、英國和瑞士等發達市場的iShares MSCI EAFE ETF (EFA)市盈率不到14倍,科技股在這隻ETF中的權重不大,僅為10%,但很多權重較大的股票都是能和美國一些最強大的公司相媲美的國際巨頭,其中包括製藥巨頭諾和諾德(NVO)、食品巨頭雀巢(NSRGY)和奢侈品公司路威酩軒(LVMUY)以及歷峰集團(CFRUY)。
美國以外一些國家和地區企業的利潤因為強美元出現了下滑,給這些國家的市場指數基金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在放眼未來10年時,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盈利是否會持續增長。
文 | 伊恩·索爾茲伯裡
編輯 | 郭力群
版權宣告: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4年12月26日報道“How to Prepare for a ‘Lost Decade’ in Stocks””。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