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安開始用潮州話唱起「唪金公」開始,到影片結束。
「唪金公,金公做老爹,阿文阿武來擔靴」
電影院裡響起了,此起彼伏吸鼻子的聲音。
人們努力忍住, 然後在內心哭崩掉。
這部泰國票房冠軍,豆瓣九分,
在國內一樣達到了驚人的共情。
人們說,怎麼可以這麼犯規,細水長流的兩個小時,哭到缺氧。
故事的結構,其實非常簡單。
簡單到去看之前,我差點把其歸納為批判式東亞家庭圖鑑,或是潮汕女子困境指南。
畢竟,在簡介裡。
這就是一個在泰國定居的潮州老人罹患癌症後,兒子和外孫,為了遺產去照顧外婆的故事。
後來,看了才知道。
不狗血,不刻意。
導演收放自如地紀錄了東亞家庭的常態,就像兒時我們自己的記憶。
然後寫實了親情背後的複雜人心、兒子的自私與涼薄、女兒的疲憊與失語。
不批判,不歸咎。
記錄、呈現、人世關照。
甚至並沒有在最後,振奮而起大快人心。
外婆去世前,繼續選擇把房子留給不爭氣的兒子,日子照常如湄公河的水般,靜靜流淌。
如果是一面鏡子,照到的絕不僅僅是潮汕族群,也絕不僅僅是說著「施比受有福」的女兒們。
「如果我有一塊漂亮的墓地,
說不定你們就願意來了」
這條街巷隱藏在層層疊疊的棚戶和建築之中,藏著無數和這條巷子一樣孤獨的老人。
若不是因為外婆被查出癌症,外孫阿安和他的兩個舅舅是斷然不會主動來看老人家的。
外婆說,你和兩個舅舅怎麼回事,為什麼最近來得這麼勤快。
外婆說,給神靈的供奉的水不能微波爐,你給我重新去燒水。
獨居多年,鐵柵門背後,外婆小小舊舊的房子裡,是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也是對自己生活的執念和尊嚴。
可惜,兩個兒子和外孫來探望,竟也不是因為外婆時日無多,而是為了這棟100萬泰銖的老樓。
和兩個更加自私的舅舅不同,從小跟著外婆長大的阿安在外婆家住了下來,他說他要照顧外婆,直到康復。
老人家心知肚明,但未戳穿,畢竟對於孤獨的老人來說,陪伴比真相更讓人珍惜。
導演不顯山不露水,卻把老人的孤獨與無助,刻畫到骨子裡。
阿安跟照顧爺爺的表妹請教,表妹問他,你進去外婆房間的時候,有沒有聞到什麼味道?
「你什麼時候聞到不到味道了,才說明你真的把老人照顧得很好。」
阿安就這樣住了下來,陪著外婆早上四點煮粥賣粥,陪著外婆拜神,陪著外婆去等待每一個兒孫週末的到來。
有些感情,就是潤物無聲,有些真相,好像也沒那麼重要。
影片裡的厲害之處,是並沒有煽情,但每一個細節都戳心。
每逢週日,外婆都打扮得整整齊齊,在門口的石凳上等兒女們的到來。
跟國內一樣,三家兒女浩浩蕩蕩,在每週末來老人家裡聚餐,然後打牌。
外婆拿出一副牌來,說大家玩玩嘛,可兒女們總有事情要離去。
大舅舅家裡富有,炒股起起伏伏,忙於自己小家的生活,帶著外婆去寺廟祈福。
外婆寫道,希望三個兒女身體健康,金玉滿堂,可大舅舅一家的願望裡,對外婆隻字未提。
阿安很不服氣,他說外婆你看,大舅舅都沒有把你當家人。
小舅舅是個賭徒混混,欠了一屁股債,人不壞,但沒有責任心,偷了外婆攢的養老錢,又去輸得精光。
阿安更生氣,他說外婆你看,你就是太慣著他了,讓他一事無成。
「我寧願他不要來找我,那就說明他的日子還過得去。」
也唯有阿安的母親,也就是外婆的女兒,勤懇工作,也幫兩個哥哥,盡一份孝心。
阿安也靜靜看著外婆,給老屋裝了監控,然後幫她換上好看的衣服,等待等不來的人。
外婆的頭髮越來也少,越來越依靠阿安,阿安也越來越能體恤。
陪伴爺爺離去的表妹,曾經跟阿安說過一句話,你知道老人們最需要的是什麼而親人又給不到嗎?
和外婆玩牌,兩個人聊起過中國春節時,一家人怎麼吃飯,怎麼打牌。
「如果我有一塊漂亮的墓地,說不定你們就願意來了」。
而抽絲剝繭後的第二層,第三層,導演一樣絲毫不留情。
充滿陰暗面的親情,與浮在人生表面那件華麗的袍子之下的,全部是蝨子。
她往冰箱裡放前一天的剩飯菜,跟自己母親當年一模一樣。
她照顧母親吃喝拉撒,卻拿不到分毫遺產,也和自己母親當年一模一樣。
女兒,用和兒子截然不同的方式,獲得了家族基因的傳遞。
這不是潮汕女性的困境,而是整個社會環境的無奈與失語。
一時間竟不知道外孫是情感上的失落,還是得不到房子的雙重打擊。
他問外婆,自己到底在外婆心裡排第幾?為什麼不是第一?
大哥如今住別墅,過得錦衣玉食,即便妹妹得了癌症,他也覺得當年父母的決定理所應當。
如今輪到外婆自己,卻潛移默化,做了如出一轍的決定。
可是,此時的這句話,在女兒心裡,好像並沒有什麼力量了。
之前看劇透時,我一開始和外孫一樣,憤怒,想詢問導演探其究竟。
不需要哀其不爭, 也不需要感嘆時代悲劇,我們就是在感受一個普通東亞家庭的現實而已。
比起最後濃墨重彩,讓主角於重男輕女的桎梏裡拔根而起一個正確的世界觀。
現實沒有浪子回頭,現實沒有突然對女兒的偏愛,現實沒有什麼反轉。
外孫阿安就像我們的心臟和眼睛,他對外婆的最終決定感到憤怒,對親情感到絕望。
可我終究是不敢想,如果不是外孫,而是外孫女,也會這樣嗎?
發現大家都是為了她的遺產時,臉上的不動聲色和內心的廢墟。
看起來倔強而固執的老人,情感的脆弱和崩塌,阿安看到了,我們也看到了。
一方面是有著相同的家族記憶,另一方面就是影片的底色和肌理。
外婆家的擺設和佈置,碗櫥、神龕、食物、相片,是很多潮汕人的童年回憶。
外婆時不時冒出的潮州話,也讓我們在這部泰國片裡感到共情。
18世紀後期,由於戰亂、貧困,我國南方沿海許多民眾開始前往東南亞謀生。
當時的泰國,還被稱為「暹羅」,是潮汕人的重要聚集地。
據統計,祖籍為潮汕地區的泰國華人有1000萬左右。
他們在泰國紮根,融入了當地日常,也影響了社會文化。
我們之前去曼谷旅行, 遇見過在街頭賣「水粿」的潮汕阿姨。
我們不知道她們的命運,但看完這部影片後,我又想起了她。
哦,其實不應該叫「外婆」,片名也不應該叫「姥姥」。
2023年我們建了一個付費微信群,帶大家認真搞錢,實現全年收入1600w的好成績,今年打算繼續搞!2024,我們的目標是讓群裡每個人都能掙到30w!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新增客服微信!
有恆產者有恆心。擁有一筆穩定的資產,可以使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里穩住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