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導讀:
有人在開工首周陷入“戰略迷茫”,也有人開工首日奔赴機場出差。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2025年,有機構在開工首周陷入“戰略迷茫”,也有機構開工首日奔赴機場。
這兩年創投圈從業者感受到的寒意頗為凜冽,“信心不足、情緒低迷”已經成為常態。根據FOFWEEKLY資料,2024年中國LP出資規模為1.48萬億元,同比下滑19.57%,募資難、退出難等問題持續發酵,部分GP從業者在年初制定年度計劃時感到“無從下手”。
但同時身邊也不乏積極樂觀者,一直奮力在一線。某投資人春節後第一天便拖著行李箱直奔機場。獵頭市場同樣活躍,年初多家機構釋放出招聘需求,部分崗位待遇可觀,但優質候選人依舊稀缺。
有些機構還未復工,有些機構,投資人卻已經開始卷出花了。
一級市場的“冰與火”
過去兩年,一級市場經歷了深刻調整。2024年,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情緒仍舊低迷,募、投、退資料全面下跌,市場進入存量博弈時代。FOFWEEKLY《LP全景報告2024》顯示,2024年機構LP繳出資規模1.48萬億元,同比下跌19.57%;新備案基金4138只,同比下跌43.8%;存量管理人12080家,存量下跌6.3%。
募資難、退出難,“資本寒冬”仍在持續,面對現實困境,不少從業者感到無奈。某機構IR表示:“開工首日,老闆讓自己列本月工作計劃,完全沒有思緒。”某頭部機構PR也有類似困擾,當PR工作被掛上流量考核的KPI時,壓力倍增。
然而,市場挑戰重重,依然有機構在積極佈局。某細分賽道VC機構投資負責人表示:“市場環境不佳,投資出手謹慎是必然,但我們依然在積極接洽專案,即便在去年也有多筆出資。今年依然在積極佈局當中,於是開工首日便出現在機場,出發看專案。”
對於投資人來說,如今更加註重專案的質量和長期價值。一位資深投資人表示:“今年可能是一級市場最好的投資時機,在市場不好的時候,更要回歸投資的本質,尋找那些真正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面對困境,悲觀者常常陷入迷茫,感嘆“沒有方向,不知如何前行”;而樂觀者則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積極主動地尋找新機會。
因此,市場上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悲觀者被消極情緒籠罩,而樂觀者早已行動起來。就在年初八,一些樂觀者已經拖著行李箱踏上出差的路途,開始為新的一年佈局。
某市場化機構負責人開工第一天就向我們表示,本週一直在出差,預計六日到北京,希望可以在週日約見聊一下業務。用他的話說:“大年二十九在出差,開工第一天也在出差。”
當春節的餃子香氣還未散盡,投資人們已帶著對"觸底反彈"的期待,在料峭春寒中重啟了這場冰與火的競逐。
LP積極覓尋靠譜GP
與此同時,各地LP也在緊張忙碌中。
儘管市場整體承壓,政府引導基金和國資LP卻依然活躍。近期,各地母基金設立及遴選GP的公告層出不窮,耐心資本正在湧動。
2月5日,佛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上釋出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體系,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規模不低於1200億元的產業基金矩陣。其中,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期規模40億元,存續期15年,透過“直接投資+母子基金+專項基金”的形式開展投資。母基金管理人由佛山市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擔任。
2月6日,湖北孝感戰新產業投資母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湖北和興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銀河創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額10億元。
鄭州市戰新產業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於近日在中基協備案成功。該母基金由鄭州市政府發起設立,採用母子基金運作模式,總規模50億元。
此外,晉創科技創新母基金擬定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方案公佈,其中山證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珠海格力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家管理機構擬中選。
儘管募資市場面臨諸多挑戰,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的出資步伐並未停滯。許多LP透露,他們上半年仍在積極尋找合作機會,尤其是CVC。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春節前夕,就有多地母基金開始佈局,包括河南、江蘇、廣西、江西、安徽等地母基金紛紛宣佈招GP,母基金規模從十幾億元到上百億元不等,涉及人工智慧、資訊科技服務、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醫藥、高階裝置等多個領域。
部分LP的出資節奏依然迅猛,只是在選擇GP時更加謹慎。儘管整體市場環境依然充滿挑戰,但仍有機構成功完成募資。同時,政策層面也不斷傳來積極訊號,為市場注入信心。
2月7日,證監會發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最佳化科技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實施好“併購六條”,支援上市公司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強鏈補鏈等實施併購重組;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暢通多元化退出渠道,拓寬資金來源,促進“募投管退”良性迴圈等。《實施意見》還指出持續支援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等重磅舉措,為市場注入強心劑。過去兩年,一級市場經歷了降薪裁員潮,從業者普遍感到悲觀,但市場並非沒有機會。有獵頭反饋,年初以來,多家機構都釋放了招聘需求,尤其是IR,對崗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級到高階職位。不過,這些崗位對候選人的LP資源儲備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對江浙等地區LP資源情況。
結語
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儘管一級市場的“資料冷”仍在持續,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從歷史經驗來看,市場的至暗時刻往往孕育著最大機遇。
在這個開年就充滿“卷”意的一級市場,雖然資料端的寒意依舊,但大部分從業者們的熱情為市場傳遞信心,對GP而言,這也恰是適應環境、修煉內功、做好內部調整的良時。
沒有最壞的時代,只有不適應的人或機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