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效應明顯,LP活躍度全面反彈|募資情報

本期導讀:
2024年私募股權市場溫度降至新的冰點,整體活躍度下降,但在年底出資活躍度迎來全面反彈,尤其是政策型和產業型資金。
作者丨FOFWEEKLY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2024年私募股權市場溫度降至新的冰點,整體活躍度下降,但在年底出資活躍度迎來全面反彈。12月政策型LP出資活躍度的爆發式增長,反映出政策導向在年末的集中發力,同時與政策協同性較強的產業與金融機構LP出資活躍度也達到年度最高。政策型資金透過股權投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正在成為行業的重要推動力。
12月,在中基協新備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30只,創業投資基金358只,機構LP整體出資同比下降 14%,整體出資規模低於2023 年同期,與上年同期相比,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投資熱度整體下降,LP出資態度仍然相對謹慎。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使得市場信心難以在短期內修復。另一方面,環比增長 80%,整體增長顯著。這主要得益於政策型、產業型、財務型和金融機構 LP 出資的大幅增長。
12月,私募股權市場在複雜的環境中展現出獨特的發展態勢。年末效應顯著,LP 出資結構呈現政策與產業協同集中出資,地域上廣東各地積極佈局,交易層面國資 LP 與國資 GP 的緊密合作尤為突出。這一系列現象不僅反映了當前市場的動態變化,也為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出資結構:政策與產業協同集中年底出資
從2024年全年出資活躍度變化來看,機構LP的出資活躍度波動較大,年中活躍度在最低點,隨著 5 月IPO稽核的恢復逐漸回暖;年頭和年尾的出資活躍度較高,年末效應明顯,出資在12月達到全年高點,與去年相同,年末成為LP出資的高峰,尤其是政策型和產業型資金。
12月份各型別 LP 出資佔比相對穩定,政策型、產業型、財務型在各月出資中佔比較大,金融機構和公共型相對較小。具體來看,出資佔比最高的是政策型,佔比42.82%;其次為產業型,佔比36.34%,財務型出資佔比16.90%,金融機構和公共型出資佔比3.80%和0.14%。
政策型 LP全年出資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在下半年增長較為明顯,12 月的出資環比增長 87%,遠高於其他月份,下半年關於一級市場的政策密集釋出,對於私募股權支援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支援力度不斷增大,另一方面,政策型LP的出資節奏、結算週期等因素影響,選擇在年底集中完成交易,年底已經成為政策型LP的重要出資時段
產業型 LP出資在全年表現相對穩定,其中上市公司的出資整體水平較低,波動性也較小,與金融機構的出資水平較為一致,但在年末有明顯的增加,並且在12月迎來全年的高峰。
此外,產業型 LP 與政策型 LP 出資的相關性較高,出資大量非上市公司具有國資背景,政策引導與產業投資之間存在較強的協同關係,政策的支援會促進產業型 LP 的投資,因此政策型LP也顯示出年末的集中出資現象。
金融機構 LP整體出資額相對較小,在各月中的佔比相對較低,但 8 月和 12 月的出資相對較多,受到政策鼓勵以及自身業務調整等因素的影響,金融機構在下半年加大了對股權基金的投資。金融機構中險資出資最為活躍,12月出資較為活躍的險資有大家保險、泰康投資等。
財務型 LP各月出資相對平穩,波動幅度較小,且與其他型別 LP 之間的相關性相對較弱,其投資決策相對獨立。財務型 LP 通常以獲取財務回報為主要目的,其投資決策可能更多地受到市場機會和投資回報預期的影響,目前出資活躍度較低。12月財務型LP出資規模較大的有紹興尚迦達宇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世紀金源等,分別投向瑞饒投資、華業天成、有鯤投資。
公共型的出資主要為浙大控股和交大菡源基金,分別投向浙大控股、啟高資本管理的雲和縣雲創啟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思源探索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出資地域:廣東各地積極佈局
LP 地區出資活躍度分佈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存在緊密聯絡,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能吸引 LP 資金流入,促進投資活動的開展。12月,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如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珠三角(廣東)以及環渤海地區(山東、北京),LP 出資活躍度普遍較高。
12月機構LP出資最多的地區來自廣東省,當地金融市場活躍,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完善的金融生態體系,對各類投資主體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為 LP 提供更多優質的投資專案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根據廣東最新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廣東省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支援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加快佈局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完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應用政策。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指出,深入推進“廣東強芯”、核心軟體攻關等工程,打造中國積體電路第三極。發展壯大工業母機、醫療裝備、精密儀器等產業,打造全國高階裝備製造重要基地。推動5500家企業“小升規”,加快培育更多一流企業,形成“鏈主”企業引領、單項冠軍企業攻堅、專精特新企業築基、大中小企業融通協作的發展格局。
從廣東省內各個城市的出資規模分佈外,主要為廣州、深圳、中山市地區LP出資活躍,三地出資規模佔廣東86%。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省12月獲得出資規模前十的基金中,有4只基金落地深圳,其中深圳市紅土新材料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松禾細胞與基因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領航興產數字創意裝備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皆屬於深圳市“20+8”第二批產業基金。
深圳“20+8”產業叢集基金第二批旨在圍繞7個產業叢集設立5支專項基金,總目標規模85億元,這些基金將透過市場化方式精準配置資源,以助力產業叢集的快速發展。除上述3只基金在12完成備案之外,中金資本管理的深圳市中金腦科學與類腦智慧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在12月完成工商註冊。
深圳“20+8”產業叢集源於2022年6月深圳出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等政策檔案,明確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和8個未來產業發展重點。深圳各區以發展壯大“20+8”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叢集工作為總方針,勾勒出各自在私募股權方面的相關產業佈局和在先進製造業園區的規劃。
而深圳“20+8”產業叢集基金則為同年12月,深圳釋出的《深圳市“20+8”產業叢集基金總體規劃》中提出按照“一叢集一基金”的理念組建產業基金群,總規模達千億。
2024年4月,中共深圳市委辦公廳、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又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深圳"20+8"產業叢集2.0版),繼續向新興產業拓展增量,在原有基礎上動態調整叢集門類,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1.6萬億元,同時,打造形成4個萬億級、4個五千億級、一批千億級產業叢集。
此外,南方電網系國資與廣東省相關國資主體聯合發起設立南網戰新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於新能源、數字電網、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案。
近期,央企與地方國資合作創設的基金相繼成立,受到政策的鼓勵和支援。2024年12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出臺的政策措施,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支援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同樣投向綠色能源的還有大家資產、璞信產融以及越秀產業投資共同出資設立的越秀光惠基金,基金重點投資戶用光伏等新能源優質資產領域,推動分散式光伏及綠色金融的深度融合。
在政策的引領下,廣東各地積極佈局私募股權市場,大量資金湧入,可以預見,未來,在更多優厚條件釋放之下,廣東將在更多創投機構的支援下,匯聚一批更優秀的頭部專案落地廣東。
交易觀察:國資LP與國資GP“包攬”大額交易
大額出資事件
12月出資規模前五的LP分別為綿陽新投集團、樂山國投、哈創投集團、合肥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深圳市引導基金,偏向與當地國資背景管理人合作。
值得關注的是,樂山國有資產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樂山市財政局、樂山國融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樂山市嘉融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根據相關報道,該基金將按“母基金—綜合基金—子基金”三級架構執行,撬動社會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科技創新產業如AI、數字、低空、儲能等方向投資,促進產業發展和成熟,也將極大地推動樂山市五大產業叢集(晶矽光伏、核技術應用、綠色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飲料)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大額募資事件
12月募資規模前五的GP分別為招商局資本、工銀資本、榕投基金、凱博資本、郵城金創投資。這五家GP型別豐富,有產業、銀行、市場化機構,另一方面,除凱博資本以外其他GP全部擁有國資背景。
招商局資本所募集的基金中,紹興市上虞區金葵舜盈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為紹興市上虞區區級產業母基金,招華(貴州)健康科技產業發展基金將圍繞上虞區“4+4”的產業發展規劃,兼顧“投早、投小、投科創”和“招大引強”。
茅臺與何氏眼科合作設立的招華健康基金,主要投資新一代醫療健康、食療營養以及合成生物等領域。此前茅臺曾表示,未來發展要圍繞公司在物質科學、生物科學、生命科學等的創新鏈。
機構退出事件
12月的退出事件中,中金資本最為活躍,中金所投資的越疆、佑駕創新、訊飛醫療科技成功IPO,並均選擇在港股發行上市。中金資本在市場環境受到多方挑戰的背景下,展現出了更強的退出優勢,作為業務線廣泛的金融機構,憑藉深厚的行業經驗和資源整合能力能夠更精準地判斷專案並更好地助力被投企業順利登陸資本市場。未來,像中金資本這類具有金融機構背景的投資主體,有望在專案退出領域佔據更為顯著的優勢。
結語
2024年,全球經濟形勢波譎雲詭,地緣政治衝突時有發生,宏觀經濟環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而私募股權市場卻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中展現出別具一格的發展態勢。年末之際,市場中的年末效應表現得極為顯著,LP出資結構呈現出政策導向與產業需求緊密協同集中的鮮明特點。從地域角度來看,廣東各地憑藉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積極佈局私募股權領域,不斷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在交易層面,國資LP與國資GP的緊密合作尤為突出,二者優勢互補,在專案篩選、投資決策以及投後管理等環節形成了高效的協同機制。
隨著政策的持續引導,諸如稅收優惠、政策扶持等利好政策不斷出臺,以及市場主體的不斷探索,各類創新型投資策略和業務模式紛紛湧現,私募股權市場有望在新的一年裡逐步回暖,在支援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升級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