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劣幣驅逐良幣?
作者 | 金月離
編輯|三金 野格
來源 | 十點人物誌
(ID:sdrenwu)
在外漂泊的打工人,很難有拒絕外賣的勇氣和資格,但也常常聽聞關於外賣的髒、亂、差。
試想一下,經過半天的忙碌,終於到了飯點,飢腸轆轆的你開啟手機,在附近外賣美食推薦裡精挑細選,再花半小時以上等待。從外賣員手上接過外賣時,你看著熟悉的“國潮來襲”包裝上,戴著墨鏡的虞姬正對著你笑,你瞳孔地震,感覺不太妙。開啟包裝,黑色反光的液體勺、毛刺剌手的木筷子、免費贈送的盜版橙汁,再加上薄如蟬翼的衛生紙……
至此,你精準命中了網友們總結的“外賣刺客”特徵,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去年8月,央視曝光了一批租借執照開店,用假地址、假照片成為熱銷高分店鋪的“幽靈外賣”。有些店鋪證照齊全、月銷3000以上、位居外賣軟體排行榜前列,但並不妨礙它們實際上是與2層樓高的垃圾站開在一起,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與“幽靈外賣”幾乎同步爆火的話題是“乾淨外賣挑戰”,影片博主們拿著100塊錢,走上街頭,隨機尋找一位外賣員,讓對方帶自己“找一家乾淨的外賣店吃飯”。
去年8月開始,張哈哈發起了“乾淨外賣”挑戰。他在南京線下詢問過上百位外賣員,結果只吃到了40頓“乾淨外賣”。他發現,儘管現代社會美食豐盛、物資充足,但想要找到一家“乾淨外賣店”並不容易。
我們聯絡到張哈哈,希望知道點外賣有哪些“坑”需要注意?在無法避免吃外賣的當下,如何點到相對乾淨的外賣?在這場挑戰後,他對外賣有什麼新的認識?
以下內容根據他的自述及社交平臺內容整理。
天下苦“髒外賣”久矣
做“乾淨外賣挑戰”前,我在電商平臺做運營,和許多上班族一樣,過著節奏飛快到無暇做飯,只能吃外賣、下館子的日子。比起一些吃到不乾淨外賣就會拉肚子,甚至引發腸胃炎的倒黴同事,我還算幸運,幾乎沒有吃到什麼讓身體難受的外賣。
但我發現,有些外賣鹹得不正常,勉強吃完後,感覺自己好像岸上快要渴死的魚一樣,無論之後怎麼拼命灌水,都覺得口乾舌燥。
起初,我以為是外賣加太多味精才那麼鹹,直到2023年3·15曝光的新聞,我才明白,導致我口渴難解的元兇可能是“乙基麥芽酚”。
市面上,超過7成的芝麻香油都添加了“一滴香”,而一滴香主要提味成分就是乙基麥芽酚。這種材料價格低廉,過量食用的話,會對人的肝臟產生影響,可能導致骨骼提前變得脆弱,或關節提前退化,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人頭痛、噁心、嘔吐和呼吸困難。
除此之外,幾乎每月都有食品安全的新聞出現,我意識到原來平時吃的外賣,都有可能是“慢性毒藥”。
我想,與其坐在格子間裡,像開盲盒一樣點外賣,對“外賣刺客”逆來順受,不如主動出擊,去尋找乾淨的外賣。
萬事開頭難,找乾淨外賣也不例外。
剛開始做挑戰的時候,南京還很熱,我早上10點出門,在五塘廣場附近的商城轉悠,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在小電驢上小憩的外賣員,我鼓起勇氣,拿著鈔票問他:“給你100塊錢,你能不能帶我去一家乾淨外賣館子吃飯”。
那位外賣員神色戒備,他反問我:“怎麼可能有這種好事?你是騙子吧?”
我先後問了10多個外賣員,都被拒絕了,畢竟拿著錢找人吃飯這事也挺離譜的。眼看天快黑了,我還是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一直到晚上7點,終於有一個外賣員同意了我的請求。那是一個95年的小哥,他沒有馬上接過我給他的錢,反而摸了摸腦袋,面色凝重地說:“我要想一下。”
之後在挑戰中我經常聽到這句話。其實100塊錢是遠高於我們平常點外賣的價格的,但在聽到我的請求後,外賣員大多會陷入一段沉默。
有人會坦白告訴我:“現在餐飲業沒什麼比較乾淨的”。有人性格比較火爆,直接吐槽:“這裡的外賣,送給我都不吃”。
外賣員同意拍攝後,我有時會跟他們一起送外賣,待單子結束後,才到達他們口中的乾淨小館。
步入餐館後,老闆看我持手機拍攝,往往一臉嚴肅,擔心我是來“鬧事的”,但聽到外賣員稱讚“你家的餐館最乾淨”,他們的嘴角肉眼可見地瘋狂上揚。等老闆上菜之後,我開始了準備良久的問題:“什麼外賣最不能點?”

這是每期影片中我一定會問的,外賣員們的反應也很有意思。跟之前的支支吾吾不同,他們幾乎不用思索,就化身“外賣判官”,脫口而出一大串廣為人知的美食名字。
送外賣的騎手,不敢點外賣
在外賣員提名黑榜中,炒飯出現頻率極高,幾乎是“卷卷有爺名”。其次是黃燜雞、油炸類、粥類、果切類、輕食類等食物。
其它食物被提名,我倒不覺得奇怪,“輕食沙拉類”會被列入黑名單是最讓我震驚的。印象中,這類食物一般健康又幹淨,是許多減肥、健身人士的首選。

外賣員道出實情:“這種蔬菜都是放進一個大盆裡,然後加調料,直接把手伸進去裝盒的。生的東西本身就不乾淨,熟的食物經過加工後,還能殺菌。”
影片發出後,在我評論區也有網友補充:“很多輕食店菜是不洗的,有細菌都算小事,問題是有農藥殘留,這玩意兒最要命了。”還有輕食常客現身說法:“我之前點輕食,一週瘦了十斤,後面才發現是拉稀拉的。”
除了這幾類食物需要謹慎下單之外,店名奇怪、花哨的店鋪也是避雷的重點。例如許多人常點的“一碗賭上廚師生涯的炒飯”,在外賣員看來,“這賭的哪是廚師生涯,分明賭的是食客的命”。

張哈哈影片評論區網友曝光的炒飯店家後廚
而關於辨別預製菜,外賣員也有秘訣。他們告訴我,點餐後超過三分鐘申請取消,如果商家同意的話,大機率表明該店鋪現炒現賣,所以出餐慢,如果是預製菜的話,直接微波爐一熱就出單了,是無法申請取消的。
在“尋找乾淨外賣”時,我還發現一個規律,一家餐館如果經常有外賣員就餐,不一定很好吃,但一定很乾淨。店內外賣員的數量就是店鋪的含金量。
外賣員們對堂食的執著,時常讓我刮目相看,有時就算冬天夜裡餓了,他們寧願穿上厚重的羽絨服下樓找堂食,也不願點外賣。
拍攝過程中,一部分老闆很爽快地領我進後廚,給我介紹屋內的佈置,願意讓我拍攝,我能感覺到他們對自家店鋪衛生程度和菜品的信心。
我看到的“乾淨外賣”店鋪,普遍是半開放式後廚,就算不踏入廚房,也能看到頭戴帽子、臉戴口罩的師傅在擀麵配菜。

進入後廚,食物的鮮香氣息撲鼻而入,地上沒有絲毫粘腳感,不鏽鋼的灶臺上擺滿調料、洗乾淨的青菜,鍋裡的湯清澈,沒有加了骨湯料理包的科技感,給面撒上一把翠綠的蔥花和油亮的辣椒醬,就足以讓人食慾大開。
透過多次線下走訪,我發現,雖然可堂食和可視的後廚是乾淨外賣店的標配,但也有狡猾的商家盜圖上傳至平臺,偽裝自己有堂食、後廚乾淨、菜品色澤鮮美,堪稱“外賣界殺豬盤”,殺得食客們措手不及、防不勝防。
去年8月,央視便曝光了一批“幽靈外賣”,它們利用租借的營業執照、假地址、假照片騙過平臺稽核,在平臺上大肆宣傳,甚至一度成為平臺上榜上有名的高分店鋪。
我和外賣員聊過這個新聞,他們也為我提供了破局方法:顧客可以直接在地圖上搜索點外賣的商家地址,一般地圖中都有店鋪的真實照片,只要外賣平臺和地圖上的照片能對應上,就能證明商家沒騙人。
外賣員提名紅榜中,麵館出現頻率最高,外賣員們也常帶我吃麵,起初還覺得新鮮,麵條勁道,湯底可口,吃起來又不會太鹹。可是吃到後面,粉絲每回看影片都吐槽“怎麼又是面,沒新意”。
以至於我找外賣員完成挑戰時,都會暗自祈禱:千萬別帶我去吃麵。
但外賣員青睞麵食,也是能理解的,畢竟麵食出餐快捷、飽腹感強、又便宜,與外賣員的工作收入成正比,外賣員的時間有限,他們不會為了一餐飯等待過長的時間。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賣員加入我的挑戰,我在他們口中,聽過各種各樣黑心商家的例子,但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萌生了讓外賣員帶我看看黑心商家後廚的想法。
南京入冬後,有外賣員曾帶我進入“髒外賣”的後廚,還沒進門,我就聞到一股直衝天靈蓋的惡臭味,那是冰箱斷電一個月後,肉、飯、菜混雜交錯形成的酸餿味,我捂住鼻子,強忍嘔吐的慾望。
掀開佈滿黑色油汙的門簾,一腳踩到水泥地上,我就感覺自己的鞋底被黏住了。
屋內的場景更是讓我大吃一驚,那是一個6平米左右的廚房,可卻擠了4家外賣店,由於位置過於狹小,甚至沒有洗菜池。倘若商家們想洗菜,他們只能去公共廁所洗,但不一定每個商家都會洗菜,忙起來時,菜來不及洗就下鍋炒了。
一想到老百姓們點的外賣,有可能出自這些黑心商家的手筆,我就覺得很寒心。
有外賣員跟我說,他們從這裡取餐送到顧客手上後,有時會良心不安,但也只敢在心裡嘀咕一句“下次別點這家了。”
一場與“垃圾外賣”角逐的挑戰
“尋找乾淨外賣”這個挑戰,我從2024年8月,一直做到現在。跟外賣員一起吃飯聊天的過程,我也看到他們身上的另一重困境。
這幾年經濟形勢不好,他們中有些人揹負鉅額債務,無力償還,甚至還有人身患重病,無力醫治,所以才來跑外賣,掙的都是辛苦錢。
由於吃飯的費用也是我買單,有些外賣員不好意思拿錢,常把錢塞回給我。每次找乾淨小館,都儘量挑物廉價美的地方,而點菜也常點最便宜的菜品,擔心我破費。

漸漸的,我不再覺得“乾淨外賣挑戰”做得很吃力,我把“尋找乾淨外賣”當成了“尋寶遊戲”,找乾淨外賣難度係數越大,越證明了我做這個挑戰的選擇是對的。
做影片途中,我遇到了許多外賣員,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年齡各異,其中不乏00後的身影。他們年紀不大,但卻面色滄桑、神色疲憊,獨自在異鄉打拼。
我曾邀請過一些外賣員第二次拍攝影片,比如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單王小哥,點完菜後,小哥掏出手機,語帶驕傲地對我說:“我感覺等我吃完飯,他們的單子也超不過我,今天又能跑個第一。”
單王小哥曾是3家花店的老闆,疫情衝擊之下,實體經濟越來越難做,加上兩年前,小哥查出了白血病,由於負擔不起昂貴的醫藥費,小哥化療一次後,便暫停了治療,他的花店也關了。

得知他身患疾病,還每天堅持跑十幾個小時單子,許多網友提出為他眾籌治病,但小哥沒有接受網友們的好意,他依然在路上奮鬥著。
和越來越多的外賣員打交道後,我感受到送外賣是一份又累又辛苦的高危工作,為了準時配送,外賣員騎車經常超速。有一次,我跟著外賣員送餐,路過攔路的鐵柱子,外賣員沒顧上身後的我,直接迎面撞了上去,我的小腿瞬間腫成青紫色,疼得我差點喘不過氣來。
我強忍疼痛,跟小哥去店裡吃飯、拍攝,撐到影片拍完後才去醫院拍片拿藥,加上醫藥費,這期影片拍攝成本比平時高了5倍。
外賣員超速騎車也是因為現在配送時間越來越緊張:訂單不遲到,就能不扣錢,如果能早一點送到,今天就可能能多送一份。親身體驗過他們的工作之後,我希望如果有時候大家的外賣送晚了,也能彼此多一份理解。
與尋找乾淨外賣同期誕生的映象話題是:100元找最髒的外賣店。早期找不到外賣員拍攝“乾淨外賣挑戰”時,我曾動心過拍攝“最髒外賣挑戰”。
可是轉念一想,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除了給大家平添焦慮、恐懼,製造更多的問題,似乎意義不大。
我做“尋找乾淨外賣”挑戰,不僅是希望大家能避免點到骯髒的外賣,更希望大家能吃到乾淨的外賣。我想要尋找做乾淨外賣的商家,不讓劣幣驅逐良幣。我相信,只要這些商家能在市場上存活下去,點外賣的我們也會從中受益。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十點人物誌授權野性消費吧轉載,轉載請聯絡原出處。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野性消費吧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