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外賣店和廢品回收站開在一起,加工環境慘不忍睹……
我本來準備狠狠批判這種行為,結果開啟影片,頓時眼前一黑
——影片出現的密密麻麻的名字,一多半都是自己常點的:
根據央視新聞的披露,這些黑外賣的窩點之一,就在中國傳媒大學附近:
傳媒大學畢業的同事三三說,除了校慶,已經很久沒在朋友圈看到過這麼多和母校有關的訊息了。
剛剛通關《黑神話·悟空》的凱斯沉默了半晌,放下了正在刷外賣的手機:今天中午,不想吃了。
小心提防,精心選擇的外賣,最終還是背刺了打工人一刀。
他有自己的評判標準:避雷純外賣店,優先點有門店照片的外賣,尤其是那種看起來門臉不大、只有幾張桌子但看起來乾淨整潔的店。
老G最愛點的是某家,照片乾淨又衛生,也沒有“外賣避雷指南”常見的國風包裝、液體勺子。
處處小心、步步謹慎的凱斯,還是著了道:他最常吃的那家店,明晃晃地出現在了曝光黑外賣的截圖裡面。
窗明几淨的照片,是用來糊弄平臺和使用者的。實際的現場情況,可能慘不忍睹。
這些窩點(這已經不能叫店鋪了)內部的實際情況,機器人看了都要吐出機油來。
紗窗上的油汙灰塵比三年沒洗過的抽油煙機和吸塵器濾網還多:
光膀子的小夥一邊搓泥一邊“做飯”(實際是復熱各種殭屍肉和料理包),也不知道加了多少料:
記者走進去發現這裡是一個廢品回收站,各種廢品垃圾堆砌有兩層樓高,空氣裡有一股嗆人的味道。那家掛著“實況廚房”牌子的餐廳就在距離廢品堆五六米遠的地方。
現場運送垃圾的工人和騎電動車送餐的外賣小哥穿梭在同一片“園區”,有時候還會合二為一:
網上學到的那點避坑攻略,在這裡完全失效:不僅照片可以作假,連營業執照都不一定靠得住。
租不到也沒關係,一張“美食城”的執照,夠幾十家店鋪用。
吃了暗虧的消費者總結了不少外賣避雷的招數,可惜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黑心商家面前,這些技巧一兩個版本之後就會退環境。
於是有人靈機一動,何不借助外賣小哥之力,找出那些真正的放心外賣?
隨後便有博主發起了挑戰,掏出100元,讓小哥帶自己吃附近最乾淨的店。
這項挑戰後來終於流傳到了北京,博主如法炮製,找到了自家樓下的騎手兄弟,小哥也是個厚道人,思考了半晌回答:這附近沒有。
《賭上廚師職業生涯的炒飯》,原來賭上的是食客的職業生涯;
《這一世我重生了開了家外賣店做米粉》,重生是因為上一家店剛剛被查封;
2022年有人做了一項調查,結果是三分之一的中國人不能做到每天吃早餐,工薪階層中,這個問題還要更嚴重。
房租會勸退小本經營的早點鋪,漫長的通勤時間,也讓打工人沒有多餘的時間安排早餐。
每個人家裡都有吃灰的早餐機和蒸蛋器,比起一頓全餐,多半個小時的睡眠更划算。
早上唯一的能量攝入,是瑞幸9.9咖啡外賣多點的一塊司康。
晚餐則隨時可能變成加班餐,即使能夠幸運地準點下班,班味太重的打工人也懶得自己做飯。
午餐外賣,是打工人一天為數不多的、能自己做主的選擇。在美團和餓了麼上面精挑細選,怎麼不算是一種翻牌子呢?
只是這選擇和自由意志本身一樣虛幻——我彷彿聽到“美食城”老闆在耳邊說:點吧,滿屏都是我的人,你拿什麼跟我鬥?
黑外賣能打動消費者,最大的殺手鐧還是價格——現在的外賣,越來越貴了。
以前20元錢挑花眼,如今一份像樣的外賣,均價普遍來到了30+:
從表面上看這只是價格的調整,實際上可能分量也變小了。
作為一個滷味愛好者,紫燕百味雞曾經是李周的白月光,在不斷漲價的周黑鴨和絕味面前,眉清目秀的紫燕簡直是良心企業。
最近當了好幾年“紫門”信徒的李周,發現紫燕百味雞越來越高攀不起了。
首先是分量變小:包裝盒像洗過的 H&M T恤,吃一次縮水一次。
再薄下去,紫燕的包裝要變成平面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有人對咱的外賣發動了降維打擊。
好在碗底精心設計的鼓包會提醒你,這仍然是個3D 的世界。
雞賊的還有計量方式,你以為外賣平臺上標記的重量是裸重,其實是連盒帶蓋的總重量:
紫燕只是一個縮影。對打工人來說,外賣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健康、味道與價格。
去年年底,麥當勞中國宣佈全線提價,助力產品普漲0.5~1元。
被戲稱為“窮鬼套餐”的隨心配1+1,則在此之前就已經漲了兩輪,從最開始的12元漲到了13.9元。
一些閃轉騰挪的小心思,也讓所謂的隨心配看起來並不那麼隨心: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縮水,還有一些口口相傳的“暗改”,也成了麥當勞雞賊的證據:巨無霸和巨字已經沒什麼關係 ,那麼大雞排應該改名沒那麼大雞排。
打工人一步一步掉進低價黑外賣挖的坑裡,也就不奇怪了。
價格敏感型使用者,可能是近幾年中國消費領域增長最快的東西。
和外賣悄悄漲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線下餐飲的價格大戰。
老對手漢堡王中國宣佈,從8月5日起推出“9.9元時代”,每週提供一款僅售9.9元的漢堡,小皇堡、果木雞腿這樣的王牌單品,也被打到了10塊錢以內。
眾所周知肯德基做得最好的就是雞,所以當他們把原味雞漢堡、香辣雞腿堡都放到9.9套餐,肯定就是要整狠活了。
華萊士的4.8漢堡,德克士的1元雞腿……為了吸引打工人進店,快餐店已經卷成了紅海。
週一可以光顧麥當勞的會員專享日;週二則是塔斯汀的會員“買一贈一”福利日;週三可享必勝客和達美樂披薩的七折優惠;週四則屬於神秘程式碼 KFCV50……
線下餐飲還從來沒有這麼捲過。就像麥當勞 CEO 說的一樣:“無論是在我們這一行業,還是在廣泛的消費品行業,消費者非常非常想要尋求優惠。”
去年,海底撈推出了平價副牌“嗨撈”火鍋,走起了人均80元的親民路線。今年價格更是下探到了50~60元,直接攻入呷哺呷哺腹地,最近還上線了39.8元的工作日午餐。
連海底撈自己的客單價都跌破了百元,一夜回到解放前,降到了2017年的水平。
慫火鍋、楠火鍋、湊湊、呷哺呷哺……有名有姓的火鍋品牌都在降價,迴轉小火鍋也憑藉19.9的地板價穢土轉生。
人均40+的高階養生面和府撈麵,一波降價把自己打到了30元以內,必勝客,也推出了評價品牌必勝客 WOW。
快餐檔口也成了好生意,從物美到盒馬,紛紛化身打工人食堂,明廚亮灶、30元四菜一湯,讓超市重新偉大。
這兩年新晉的網紅餐廳小放牛和費大廚,乾脆直接拒絕了外賣:
對上廁所可能都要掐表的打工人來說,堂食雖好,卻沒有什麼可行性。
至於食堂,更是隻有體制內單位和部分大廠才有的待遇。
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天的時間被工作、通勤佔據得差不多了,回到家再折騰洗切配,炒菜5分鐘,忙活一小時。
預製菜,我們忍了;高油高鹽,大家也心知肚明。口味什麼的,將就將就,也不是不行。
偏偏這些黑外賣,挑戰的是大家的心理底線,食品安全。
但外賣不可能永遠不點。只希望以後,那些垃圾都到他們該在的地方去,不要跑到我們的飯盒裡來。
2023年我們建了一個付費微信群,帶大家認真搞錢,實現全年收入1600w的好成績,今年打算繼續搞!2024,我們的目標是讓群裡每個人都能掙到30w!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新增客服微信!
客戶8月收益
客戶9月收益
有恆產者有恆心。擁有一筆穩定的資產,可以使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里穩住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