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科技界的巨頭馬斯克又一次引發了全球的關注。但這次不是因為他在火箭升空或電動車領域又有了什麼大動作,而是他豪擲1億美金在德克薩斯州創立了一所全新的經營私立學校——Ad Astra(拉丁語意為“奔向星空”)。

這所新學校預計在今年2025年啟動招生,面向3-9歲全球兒童,第一屆計劃僅設21個名額。這則訊息一齣,馬上就在各大家長圈中炸開了鍋。
一、馬斯克從初代至重啟的教育歷程
1、第一代Ad Astra
2014年,馬斯克因對傳統教育模式持質疑態度,決定讓其五名子女從著名的”天才兒童學校“Mirman退學。隨後,他邀請了孩子們的教師Joshua Dahn在SpaceX加州總部的一角設立了Ad Astra學校。

在成立初期,僅有8名學員,課程在透明會議室進行,來來往往的工程師們總是會駐足觀看。就在那一年,馬斯克的子女就佔比總人數近七成。
後來學校雖逐步擴招,但仍堅持精英化與小規模辦學,學生總數控制在50人左右,對外招生名額十分有限。

Ad Astra的錄取流程極為嚴苛,除基礎考核與面談外,候選人還須參加尖端話題研討,以此評判候選人的思維層次與問題處理能力。
2、Astra Nova學校
2020年SpaceX總部遷至德州後,Ad Astra首代學校關閉,但馬斯克對於教育的探索仍在繼續。
Astra Nova線上學校由Joshua Dahn在德州創立,他是原Ad Astra的核心成員及校長。該校創立的初期獲得了馬斯克的資助,但馬斯克並未參與日常的運營。

學校面向10-15歲全球學生,開設基礎課程及天文探索等前沿學科,每學年舉辦兩次實地活動。
3、Ad Astra二代重啟
馬斯克於2023年宣佈Ad Astra學校重新啟動,旨在構建從基礎教育至高等教育,能夠完整覆蓋12K的完整體系。
新學校的選址定在了德州巴斯特羅普,毗鄰特斯拉與SpaceX生產基地,校園面積達40英畝。Ad Astra於8月1日透過X平臺釋出了2024-2025學年復招公告。

二、Ad Astra獨特核心教育理念
1、錄取條件與範圍
Ad Astra坐落於德克薩斯州巴斯特羅普,面向3至9歲兒童招生,課程以6歲作為分界設定。
學校招生不限制國籍與種族,僅要求3歲幼兒具備自理能力,能夠獨立上廁所,6歲兒童達到小學入學標準。

德州相關的部門表示該校去年11月已經獲得了初步批准。首年招生限額21人,現已完成招生工作。未來計劃招收18名3-6歲幼兒及30名6-9歲兒童。
2、教學形式及課程設定
Ad Astra採用實踐導向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兒童動手實踐能力,倡導透過探究式學習與實驗操作來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其課程體系以STEM教育理念為基礎,突出科學、技術與工程數學的跨學科整合。

打破年齡界限,跨年級分組,依據興趣與能力,進行專案制教學,課堂上沒有固定的答案,學生在複雜環境中協作探索解決的方法。
除此之外,學校十分重視與家長的聯動,倡導父母深度參與子女的學習,融入教育共同體。
新生首年可以獲得學費補助,包含全年教育支出、日常點心、校內活動及註冊費。

3、教育理念
馬斯克曾經多次對傳統教育表示質疑和批評,指出其缺乏靈活性,難以培育符合未來社會發展的人才。
他指出,教學重點應放在激發求知慾、創新思維及處理難題的技能上,而非僅關注分數。

Ad Astra的宗旨是“激發未來創新者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學校的課程借鑑了心理學家Alfred Adler和教育家Rudolf Dreikurs的理論成果,致力於培養青少年成為具備責任感、尊重他人且富有智慧的社群成員,同時透過發展社交與情感能力來促進兒童的全面成長。
三、教育投入的戰略價值及前景
馬斯克進軍教育界源於對現行體制的批判和本質上的理想主義,更是一項戰略部署。作為未來發展的根基與影響力的核心載體,掌握教育命脈等同於掌控未來精英與思潮走向。
馬斯克投身教育領域,旨在培育與能力適應宏偉藍圖的“未來科技人才”與“星際開拓者”,同時也是為他的商業版圖儲備新一代的支援力量。

Ad Astra計劃逐步構建從小學至大學的完整K12教育體系,旨在培育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未來人才,為全球教育模式注入新活力。
Ad Astra學校雖然沒有國籍種族限制,面向全球招生,但2025學年名額已滿,中國學生今年已經無法報名。

並且,就算在未來真的有可以申請的機會,中國的孩子也將面著諸多挑戰:
-
學校對學生提出了全方位的素質要求,不僅關注基礎學業水平,更重視思維深度、問題解決及團隊協作等能力,國內學生需在這些領域做好充分準備。
-
該校採用專案制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與國內傳統教育存在差異,學生需逐步適應這種新型學習模式。
-
地處德州的校園環境,使中國留學生需適應文化衝擊與語言隔閡,這也是需要要投入精力解決的問題
馬斯克創立的Ad Astra學院,或許會在教育里程碑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獨特的教育理念,包含著對孩子智力開發的優點,但卻也伴隨著試錯成本過高的風險。這種培養模式究竟會不會對未來的教育形式造成翻天覆地的影響,這個答案可能我們就得交給時間了~

對留學申請有疑問?
想知道你的背景如何規劃申請名校?
快掃碼新增常青藤申學小助手
預約免費【1v1申學定製規劃】吧👇



申請路上並不易,奧運冠軍來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