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11月6日,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碾壓哈里斯贏得總統大選。
本來外界以為是很焦灼的選情結果卻是民主黨一方脆敗——不但丟掉了總統職位,還丟掉了國會兩院的控制權。
導致民主黨慘敗的原因不是特朗普有多牛逼,主要還是哈里斯團隊太拉胯。
包括在選舉最後一個月昏招頻出,丟掉了太多的支援盤,連拜登這個老狐狸見機不妙也兩頭下注,屢屢給特朗普送上神助攻。
雖然建制派明裡暗裡各種力挺哈里斯,但是哈里斯確實爛泥扶不上牆,最後大比分慘敗。
以上版內容在我的知識星球有多篇文章闡述,這裡就不重複了。
現在我們要面對的就是特朗普捲土歸來重新成為美國總統的事實。
1 三重利空
我看到很多人說,不管是哈里斯還是特朗普,誰上臺都差不多,都不會改變反華立場。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實際上哈里斯或者特朗普上臺對於中國而言差別太大了。
首先,我們談談哈里斯與特朗普上臺的共性。
沒錯,他們上臺都不會改變反華立場,同時他們都會對中國搞科技封鎖,搞長臂管轄,各種實體清單制裁等等;
但是哈里斯與特朗普上臺在其他領域反華的策略是有很大區別的。
特朗普上臺會發起對華貿易戰;
哈里斯上臺大機率延續拜登那一套策略,主要會在地緣政治上聯合盟友向我們發難。
那麼站在中國立場,現在是更忌憚貿易戰還是地緣政治的壓力?
絕對是貿易戰。

邏輯很簡單,現在我們正處於經濟轉型階段,用武俠小說的語言描述就是正處於一箇舊力已去、新力未生的空檔期。
在這個階段,我們太需要出口來穩定我們基本盤。
對美出口每年有整整5000億美元,如果老美在貿易戰上發難,對我們經濟影響還是很大的。
高盛有一個內部推演,如果特朗普上臺,有90%機率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只有40%機率對其他國家商品加徵10%關稅。
因為特朗普關稅措施,會拖累我們GDP增長1個百分點,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到7.3—7.4左右。
個人覺得高盛這個推演還是很靠譜的。
為什麼國家要把全國人大的時間拖到美國大選之後?不恰恰就是忌憚本次大選有可能是特朗普上臺這個變數嗎?
哈里斯上臺延續拜登那一套地緣政治遏制中國的策略我們是不大怕的。
過去四年拜登政府在亞洲搞小北約,搞印太戰略聯盟,現在情況怎麼樣?
這個印太戰略聯盟已經基本土崩瓦解。
印度與我們邊境糾紛已經平息了,澳大利亞與我們在改善關係,英國因為國內經濟一團糟疊加騷亂也在尋求與我們改善關係。
就剩下一個日本,因為我們的各方面壓力,日本穩定執政幾十年的自民黨都快要維持不住執政局面了。
越南也開始倒向中國,現在亞洲能給我們製造一點麻煩就剩下一個菲律賓。
但是菲律賓也就是製造一點麻煩而已,根本對我們沒法造成實質性的負面影響。
這裡必須講一講,為什麼民主黨執政與共和黨執政對華策略會有這麼大差距。
主要原因還是這兩個政黨不同基本盤決定的。
民主黨基本盤金主是跨國資本、科技企業,主要支持者都是沿海大城市白領。
這些基本盤在中美雙邊貿易中受益頗多。
如果民主黨搞關稅戰貿易戰就是動搖自己基本盤利益,這就是自掘墳墓。
共和黨金主是傳統能源資本、國內資本,主要支持者在農村,紅脖子群體為主。
這些基本盤與中國沒多大利益牽扯,搞關稅戰貿易戰就毫無顧忌,而且還可以打擊民主黨基本盤利益。
這就是特朗普可以搞貿易戰,而哈里斯上臺不可能搞貿易戰,而會選擇在地緣政治層面動手的根本原因。
唯一能夠稍微算一點好訊息的是,這一次共和黨不但贏得了總統大選,還同時控制了國會兩院——
最壞的情況是,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但是民主黨卻控制了眾議院。
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眾議院管錢袋子。
如果眾議院被民主黨控制,那麼,特朗普意圖推行的內政政策就會被民主黨使絆子,只要是眾議院批准費用預算的內政政策一律都不可能透過。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會怎麼做?
屆時特朗普就只能在對外政策上發力,比如使勁在關稅政策上折騰。
對於我們而言,相當於要面對一個2018年貿易戰的超級升級版——
比如對華商品就有很大可能加徵60%關稅,我們對外出口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共和黨一舉控制國會兩院,這意味著特朗普想推行的政策基本沒有任何障礙。
包括國內大幅度減稅、大規模裁撤官僚機構,對外加徵關稅、限制移民政策等等。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就會一攬子綜合考慮對外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比如對華產品加徵關稅太多可能導致通脹飆升等等,最後經加徵關稅的幅度降低到20%左右。
以上就是特朗普上臺對中國不利的第一層因素。
第二層因素涉及全球安全秩序。
我們把地球堪稱一個地球村,現在在村裡唯一能幹警察角色的只有美國——
中國目前還遠不具備全球軍事力量投射能力。
說實話,老美這個警察毛病很多,包括雙標、包括自私自利等等。
但是不管怎麼樣,有一個有毛病的警察總比沒有強,至少它還會經常在村裡巡邏,震懾村裡的地痞流氓,維持一個基本的安全秩序。
特朗普上臺奉行的是孤立保守主義。
簡單的說,一旦特朗普上臺,老美這個唯一的警察就可能不出來巡邏了,不但天天在家裡喝酒,而且還會各種收取保護費。
在這種情況下村裡的流氓就會蠢蠢欲動,然後村裡的其他人就會缺乏安全感,會想各種辦法提高自家的安全防護措施。
這個世界資源總體是有限的,各國如果將大量資源用於國家安全投入上,那麼搞經濟資源就會大幅度下降。
偏偏中國製造業產能是為全世界配置的,我們不管是出口還是一帶一路都更需要一個安定的外部環境,都需要國外能有更多資源用於經濟建設。
特朗普的孤立保守主義讓老美這個警察不幹活固然對老美全球霸權有傷害,但是對於地球村的安全穩定秩序絕對是利空,對於我們海外貿易與投資也是利空。
第三層不利影響涉及我們能源轉型。
民主黨任上與中國的最大公約數就是氣候合作,這個氣候合作對中國是非常有利的。
因為我們在搞能源轉型恰恰最需要的就是在全球範圍內豎起氣候合作這面大旗。
我們的光伏與新能源產業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碾壓性,同樣我們的光伏新能源產業也是為全球配置的。
與美國共同扛起氣候合作的大旗對於發展與開拓海外的光伏與新能源市場是非常有利的,
特朗普背後的主要資本是傳統能源巨頭,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天生就是死對頭。
所以特朗普一旦上臺,就會增加傳統化石能源開採,同時取消對新能源的補貼。
這當然是開歷史的倒車,但是特朗普開歷史倒車的結果就是導致中美氣候合作被終止。
沒有老美配合,光靠中國要扛起全球氣候大旗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特朗普上臺與哈里斯上臺區別就是這麼大,
相比哈里斯,特朗普上臺對於中國至少有三個層面是利空:外貿出口、光伏與新能源產業、一帶一路。
2 美國內戰
站在我個人立場,這段時間我是一直希望哈里斯能上臺的,期盼哈里斯贏得大選不僅僅有上述原因,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在本次美國大選前,馬斯克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表示,他之所以全力支援特朗普主要原因就是,一旦讓民主黨贏得本次總統大選,那麼就意味著未來美國不會有真正的民主選舉。
原因就是現在民主黨正在開放邊境,讓大量非法移民湧入美國,並且給非法移民提供各種身份便利,讓非法移民也可以參與選舉。
光是在拜登任上,就至少引入了超過800萬非法移民。
民主黨還有意引導非法移民進入搖擺州,企圖改變搖擺州的紅藍對比。

按照這個趨勢,如果再讓民主黨幹一屆,那麼未來美國的搖擺州翻藍的可能性極大。
這就意味著未來在美國政壇民主黨將一家獨大,共和黨沒有任何機會。
大家想一想,如果真讓民主黨把上述事情幹成了,共和黨會怎麼辦?
當共和黨發現,在正常選舉中無論如何都無法與民主黨PK的時候,他們會怎麼幹?
我覺得最多兩屆,一旦共和黨發現自己在正常選舉中都只能被民主黨輕鬆擊敗的時候,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分裂美國,舍此之外別無他法。
所以一旦哈里斯贏得本次大選,最多到2032年,我們將大機率看到美國分裂甚至美國內戰,這才是對於中國的超級利好。
雖然,美國分裂與美國內戰相當於老美這個世界警察自己嗝屁了,但是到了2032年,我相信中國已經有力量替代美國的角色,承擔維護全球穩定安全秩序的責任。
大不了再拉一些國家參與聯合執法,真到那個時候,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將重塑,中國會成為類似於1991年蘇聯解體後美國的角色。
可惜,哈里斯不爭氣啊!
特朗普上臺對於中國除了上述三層利空,還有一個巨大的潛在的利空。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2021年初,特朗普下臺之後,中方立刻對特朗普政府有一些表現極其惡劣的官員,一些跳得最兇的反華議員進行的制裁。
首當其衝的就是惡貫滿盈的蓬佩奧。
因為中方的制裁,導致這些反華急先鋒損失極大。
我們以蓬佩奧為例。
因為中方的制裁,蓬佩奧本來談好的年薪上千萬的工作給丟了,大企業誰也不敢用他。
最後蓬佩奧以堂堂前國務卿之尊居然跑到一個三流智庫去幹了辦公室主任的角色,年薪也只有區區8萬美元。
同樣因為中方制裁,也導致蓬佩奧直系親屬的經濟利益損失慘重,據說因此搞得家庭不和。
種種原因疊加讓蓬佩奧焦頭爛額,短短幾個月時間整個人就爆廋了幾十斤,從一個大胖子變成一個瘦子。
但是這票被制裁的官員與議員卻與特朗普關係密切。
現在特朗普捲土重來,有很大機率將任命這票牛鬼蛇神重新擔任政府內閣的要職。
比如可能任命蓬佩奧為白宮安全事務助理(或者國防部長),比如任命盧比奧擔任國務卿等等。
一旦這票過去被中方制裁搞得灰頭土臉的人物掌握權力,他們會怎麼做?
過去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是博爾頓,這個人就瞞著特朗普實施了對孟晚舟的抓捕,關閉中國駐休斯頓大使館就是蓬佩奧的手筆。
一旦讓這票與對中國滿腹怨恨的反華政客在特朗普政府內閣掌握權力,未來對中美關係的破壞力將遠遠超過歷史。
特朗普團隊內唯一對華比較友好的只有一個馬斯克,但是我們也不要對馬斯克抱太大希望。
如果未來特朗普內閣中充斥著的都是對華“國仇家恨”的人物,一個馬斯克又能起多大作用?
為什麼我斷言,特朗普上臺我們要做好迎接驚濤駭浪的準備?
原因就是以下幾點決定的:
政治上,特朗普基本盤與中國缺乏利益牽絆與捆綁,反而在意識形態上非常仇華;
經濟上,特朗普迫切需要透過對外加徵關稅來對沖國內減稅的財政缺口;
人事上,特朗普政府內閣大機率是一群對華恨得牙癢癢的超級鷹派;
3 拜登的應對
現在還有一個勉強算是好訊息的就是特朗普目前只是贏得了大選,距離特朗普上任還有近3個月。
猜猜民主黨拜登政府在任期最後三個月會怎麼做?
當好看守內閣,老老實實等待特朗普接班?
這怎麼可能?
美國兩黨在本次大選已經徹底撕破了臉,特朗普老婆梅拉尼婭在公開集會上是這樣描述哈里斯的——
她跟大多數人都上過床,她每天要接客一百多個男人,哈里斯應該為自己生殖系統沒有潰爛感到幸運。
如此惡毒的人身攻擊已經遠遠超過了正常競選的範疇。
所以,拜登哈里斯政府一定會利用這最後三個月的看守內閣時間儘可能給特朗普製造麻煩。
首先就是突擊花錢。
趁著還掌握權力,那就把該花的錢不該花的錢統統花掉,現在不花掉,難道還能等著留給特朗普去花?
這就叫做焦土戰略,留下更大財政爛攤子讓特朗普自己想辦法去擦屁股。

這就是為什麼昨天特朗普選情上來之後,美股開始大漲。
因為資本市場預期就是特朗普上臺不但會敦促美聯儲更快更大幅度降息,同時拜登看守政府會突擊花錢。
該花不該花的錢統統花掉,該批不該批的專案一律綠燈,這就是流動性氾濫,自然利好資本市場。
對比我們這邊則是另一番景象。
上午資本市場本來創業板還大漲3%,然後特朗普選情一路領先,資本市場就立即跳水,創業板從上漲3%最後收盤變成下跌1%。
這也是我反覆強調的,特朗普上臺對我們絕對是利空。
當然,我們這邊也做了相應的準備,人大開會時間從10月底調整到11月4—8日就是預防特朗普上臺的。
現在我們就看明天財政刺激的數字,這個數字應該會超預期。
除了突擊花錢,然後可能就是突擊提拔。
大規模大幅度提拔民主黨的官員,這種大規模大幅度提拔不是侷限在一些高階官員職務上,而是在中層職務上。
類似我們這邊處長這個級別,讓各個要害部門的中間位置都塞滿民主黨的官員。
這種做的好處就是未來多少也能制衡以下特朗普集團。
有行政經驗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行政機構換一兩個頭頭很容易,但是要將行政機構的中層幹部都擼一遍那就是大手術了,很可能導致整個行政機構相當長一段時間陷入癱瘓。
民主黨搞這些陰招小動作還是很擅長的。
現在我最希望拜登政府在未來三個月內給特朗普儘量製造更多的麻煩,讓特朗普上臺有一段時間焦頭爛額,這樣就能給我們爭取一段緩衝準備的時間。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特朗普上臺對中國將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這個人以及背後代表的勢力對中國非常不友好。
因為特朗普集團以及基本盤與中國缺乏利益牽絆與捆綁,所以未來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以及危險性。
未來4年,我們要做好迎接驚濤駭浪的準備。
但是呢?迎接驚濤駭浪也並不是壞事。
我一直認為 21世紀之後中國發展太順了,走得太順,太多人就會有路徑依賴,就會躺在舒適區裡拒絕創新與變革。
恰恰是特朗普任上 2018年連續對華髮起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才逼迫我們脫離了傳統經濟模式的舒適區,逼迫我們放棄對美國不切實際美好的幻想,開始了發展自主可控,才有晶片、軟體、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大爆發。
所以,即便未來我們面臨驚濤駭浪的挑戰,我覺得一定能徹底激發中華民族那種骨子裡的自強自立的血性,才有可能在本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說實話,一個民族是否偉大不是自己吹出來的,而是要世界最強國家最窮兇極惡的首領動用自己全部力量遏制打壓並且還能脫穎而出淬鍊出來的。
我相信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有這個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