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按即可參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大衛吾語
來源:雪球
港股的2024年年報已經發布完畢, 過去2周全球都聚焦到川普一個人身上, 其它一切都成了浮雲。 現在關稅風暴對市場的衝擊波趨向緩和, 股市漲跌終將回到基本面!
本人用自創的價值投資分析軟體, 對全港股年報做了評估分析, 下面把部分結論給朋友們分享。
1. 優質指數評分較大下降:

本系統界定大於75分為優質公司, 2023年報評價有42家, 而2024年報僅36家, 同樣大於70分和大於60分的公司家數也較大幅度減少。
2024年末優質公司數36家, 佔港股總數2630家的比例為1.5%, 即便再加上>70分也就99家, 佔港股比例4.2%。 這些標的基本上是崇尚價值投資者的上限家數了!
再看看最好的前30家/100家/200家, 以及最差的200家及500家的優質指數得分變化資料如下, 整體都在變差, 這將意味著未來投資難度增加!

本人作為逆向價值投資者, 其標的範圍要寬很多, 基本上標的範圍放到>40分, 因為發現在評分40-60的公司中, 有不少被錯誤定價的! 究其原因, 可能是大機構看不上, 而小機構或遊資又搞不動, 於是出現上不著天太不著地的局面, 從而出現撿便宜的機會。
2. 淨利潤額: 頭部公司利潤增加, 小公司利潤下降, 虧損公司數增加
淨利潤額>10億、 >20億、 >50億的公司數分別增加3家、 1家和4家; 而利潤<5億的公司數增加了38家, 虧損家數增加了70家!
說明利潤在向頭部公司聚集, 小企業生存更加艱難! 在經濟向下時期, 這應該是正常的現象, 為此此階段篩選投資標的就顯得更為重要!
3. 淨利潤率普遍下降: 且過去四年基本上是逐年下降!

從資料上看, 各段利潤率的公司數都在下降, 且持續下降! 這也正真實反映了這幾年企業的艱難! 從下降家數或比例上看, 高利潤率的頭部企業下降慢些, 而低利潤率的普羅大眾公司下降更多更快!
4. ROE也在降低:

ROE是我們投資者最關心的基本指標, 從過去四年來看, 整體上頭部企業略有增強, 而低ROE企業顯著增加! 比如ROE<10%的公司家數, 2023年末為1948家, 而2024年末增加到1994家。
5. 股息率下降:

股息率>6%的顯著減少, 這是緣於9/24後及今年港股估值的快速大幅修復。 對標港幣的利率以及股權資產長期潛在的向上收益性, 本人基本上以>4%作為港股投資的要求, 這樣來看的話, 港股依然還有上600家的標的可選。 A股這方面差很多, 以2023年報後的2024-5-1為基準, A股股息>4%的僅318家(當時A股總數約5200家)。 這也是本人為何主要投資港股的原因之一。
6. 估值PE/PB吸引力減弱:
同樣由於去年9/24後及今年港股的大漲, 其估值提升較大, 比如PE<10的家數從2023年年報時的688家減少到現在的598家, 減少90家。 PB<1的也從1618家減少到1556家, PB<0.5的也從1028家減少到974家。
7.南下持股大幅增加:

去年及今年南下資金大幅加快, 部分個股股價已經被南下資金所主導! 這也印證了自己認為A股只能靠港股的“ 圍魏救趙” 觀點, 因為如果AH溢價指數長期在140-150%的話, 這麼高的水位差, A股市場很難穩住! 只有把AH溢價指數降到130左右, A股的價值才能穩住並顯現。
從機會上講, 在南下持股3%~8%的、 以及市值40億左右有潛力衝進港股通的標的, 都有不錯的挖掘機會! 當然這裡要避免外資正大幅撤退的標的。
比較好的一點是整體負債率有所降低, 比如負債率<40%的從去年的1042家提高到1049家; 負債率<50%的從1380家提高到1398家。 這印證了辜朝明的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 即在經濟衰退時, 企業和個人不會再盲目擴張, 而是想方設法降低債務。
就簡單分享上述資料, 整體來看, 港股的吸引力相對前3-4年已經下降。 但相對於A股, 其估值及股息率方面的優勢依然非常突出!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