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凌晨
或許是DeepSeek 之後,
科技圈又一個不眠之夜,
一款名為“Manus”的AI工具,
迅速走紅,全網刷屏。
讓Manus一夜“刷屏”的演示影片:
受此影響,3月6日早盤,網際網路、軟體、計算機、ERP概念、AI智慧體等板塊亦是集體爆發。其中,ERP概念大漲超7%,早盤資金淨流入近36億元,AI智慧體大漲5.6%,資金淨流入超48億元。
Manus到底是“何方神聖”?
中國團隊釋出全球首款
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
日前,來自中國的創業公司Monica正式對外發布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據團隊介紹,Manus在GAIA基準測試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績,顯示其效能超越Open AI的同層次大模型。
據悉,這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通用AI Agent。官方宣稱,Manus不僅僅是一個只會聊天的對話式AI工具,而是一個真正的自主智慧體(Agent)。從介紹來看,相較於目前的大模型產品,作為通用型Agent,Manus定位於一位效能強大的通用型助手,對於使用者不僅僅是提供想法,而是能將想法付諸實踐,真正解決問題。
Manus來自拉丁語Mens et Manus,就是手腦並用(mind and hand)的意思。也就是說,知識不僅要在腦子裡,還要能用手執行。這正是Agent和AI Bot(聊天機器人)產品的本質進階。並且,不同於此前各類功能相對簡單的人工智慧助手,Manus不再侷限於單一任務,而是能夠理解複雜指令、自主學習、跨領域協同,真正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
在Manus同步出圈的是一段4分多鐘的案例演示demo。據悉,這段影片也由人和Manus共創完成。
在這些案例中,Manus化身不同身份崗位,完成從規劃到執行的全流程。包括但不限於:
個性化旅行規劃、股票分析、教育課程開發、保險政策比較、B2B供應商採購、財務報告分析、公司名單整理、線上商店運營分析、活動解釋圖製作、候選人面試安排、潛在客戶尋找,以及新聞釋出會提詞器製作……
比方說,首先從一個常見的人力資源任務——篩選簡歷開始。演示一開始就放了個大招,官方向Manus傳送了一個包含10份簡歷的壓縮檔案,Manus能像專業招聘人員一樣高效工作。
它會先解壓檔案,然後逐頁瀏覽每份簡歷,並記錄重要資訊。Manus還能非同步處理檔案,這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關閉電腦,等任務完成後,它會通知你。
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隨時給它新的指令。接著繼續向Manus上傳5份簡歷。在認真閱讀了所有15份簡歷後,Manus 給出了排名建議,並提供了候選人資料和評估標準作為參考。
這還沒完,我們還可以讓Manus生成電子表格。由於Manus具有知識和記憶能力,所以下次執行類似任務時,它會直接以電子表格的形式交付結果。
AI科普達人“卡茲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用Manus成功完成做PPT、整理發票等任務後,表示“震驚了”。
經常要出差的打工人,手頭大抵會積累起一堆亂七八糟的發票需要找公司報銷。但在報銷款到手前,要做很多整理工作,比如做成一個excel的模板,以便財務對賬。
如果把這個任務交到Manus手中,那便是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解壓發票資料夾-建立OCR程式提取所有發票的訊息資訊-按照報銷單格式整理發票資料-生成填好的報銷單。它還按照辦公用品、機酒、出行等進行了分類整理,並計算總金額。而你要做的,就是下載它整理好給你的excel表格。
整體看下來,Manus和此前AI工具的最大不同,在於它具有模擬人類方式工作方式的能力,能自主規劃以確保任務完成。
Manus的爆火後,一時之間全網都在要邀請碼,一度讓官網註冊頁面崩潰。
在涉及到Manus AI話題的社交平臺評論裡,網友紛紛在要邀請碼。留言“求邀請碼”,只因這一預覽版產品目前未完全開放,只能透過邀請碼體驗。
“我們還在找邀請碼,但是目前看起來,它還沒有真正執行的能力,還是在透過類似 browser的方式進行操作。我們還得去深入看一下他們的能力圈到底在哪。”一位開發者在群裡交流時說。
目前試用需要輸入邀請碼,但Manus的邀請碼更是一碼難求。在二手交易平臺上,不少網友都在求購邀請碼,但出售的賣家寥寥無幾。邀請碼標價999元至5萬元不等,有開價5萬元的賣家表示不接受砍價,“現在就是這個行情價,數量太少了,非常難得。”
由於Manus採用邀請內測的限制,導致很多使用者無法體驗到這一款AI Agent帶來的體驗,這一舉動也被質疑為“飢餓營銷+套殼炒作”。
今日下午,Manus AI合夥人張濤發文回應稱:“目前採取邀請碼機制,是因為此刻伺服器容量確實有限,不得已而為之,團隊也熬夜搞了一整天了。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能讓更多處在waitlist中的使用者優先體驗Manus。”張濤表示,“懇請大家對一家幾十人的創業公司多一點包容和理解,團隊正在全力輸出,讓大家早日體驗上更好的產品。”
此前,他也在社交平臺發表澄清:
3、內測期間系統容量有限,我們將優先保障現有使用者的核心體驗,並逐步有序釋放邀請。
所以,急著想要體驗的小夥伴千萬注意,不要上當受騙。
全文完,感謝耐心閱讀,順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