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海外人氣虛實:AI博主帶頭安利,實測翻車,破圈度遠不及DeepSeek

Manus海外風評依然半黑半紅。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3月10日報道,國內爆紅數日的Manus,在海外熱度終於有一些起色。外媒The Rundown AI創始人兼CEO Rowan Cheung、知名AI博主Shubham Saboo、ericosiu等頭部科技博主近兩天連發數條相關推文盛讚Manus,Hugging Face產品負責人Victor M、AI工具TakeoffAI創始人Mckay Wrigley等業界人士拿到邀請碼開測,彭博社、《福布斯》、TechCrunch等主流媒體也紛紛在報道中介紹Manus基本情況,稱“Manus已改變一切”。

總體來看,海外不少科技博主將其直接對標OpenAI Deep Research、DeepSeek,稱作“另一個DeepSeek時刻”、“AGI即將到來”、“最接近Deep Research的模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AI工具”。
其中,頭部科技博主Rowan Cheung轉發Manus釋出影片的推文觀看量最高,已破260萬。評論區網友最關注的話題還是“邀請碼在哪領”,還有網友在評論區@Grok詢問“如何得到Manus邀請碼”、“Manus是什麼”、“Manus怎麼用”、“關於Manus創始人”、“Manus會有風險嗎”等問題。
海外平臺湧現另一種聲音,不少體驗過Manus的博主認為,Manus可能不是第二個‘DeepSeek時刻’”,實際效果會出現事實錯誤、響應慢、無法完成訂購等全流程任務,甚至會在使用者等待幾個小時後宣告任務失敗
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近期在社交平臺X非常活躍,推文共計14篇,3月5日至今就連發9篇推文。他的釋出內容涉及Manus官號被暫停後的宣告、闢謠假影片、轉發大佬推文,外加回答網友提問。
今日凌晨,網友分享了Manus被成功越獄的推文,閱讀量超百萬,今日下午Manus聯合創始人季逸超釋出長篇回應,稱這並非漏洞,“每個使用者都可以透過Manus進入沙箱”。
不過從谷歌搜尋全球趨勢來看,過去一週Manus在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領域的受關注度一直低於DeepSeek,且流量大盤來自國內,並未產生破圈效應。
▲谷歌搜尋全球趨勢:Manus和DeepSeek對比

截至今天17時,ManusAI官方賬號3月5日在主流社交平臺X上釋出的Manus影片播放量已超過180萬,評論區滿屏都是“求邀請碼”留言。

4月1-2日,智東西聯合主辦的2025中國生成式AI大會(北京站)將舉行。20+位嘉賓/企業已確認,將圍繞DeepSeek、大模型與推理模型、具身智慧、AI智慧體與GenAI應用帶來分享和討論。更多嘉賓陸續揭曉。歡迎報名~
01.
海外主流媒體參與討論,
知名KOL:平替每月200美元ChatGPT
海外兩大主流媒體均參與到了Manus相關的討論中。
3月8日,《福布斯》就發文稱:中國的自主Agent Manus改變了一切。”今日,彭博社電視節目上談到了Manus,其提到Manus是通用AI Agent,這一領域是2025年前後AI領域的關注重點。
此外,Manus在海外的討論熱度集中於社交平臺X上,與國內輿論發酵相似,也是由科技博主率先帶起。
外媒The Rundown AI創始人兼CEO Rowan Cheung、AI政策研究者Dean W. Ball、YouTube、AI博主Julian Goldie SEO等AI界知名KOL,Hugging Face產品負責人Victor M、AI工具TakeoffAI創始人Mckay Wrigley等業界人士,都發文誇讚Manus。
3月8日,Rowan Cheung連發了7篇推文曬出自己的體驗用例,稱讚“中國的第二個DeepSeek時刻已經到來”,認為Manus“就像Deep Research+Operator+Claude Computer的組合”。截至3月10日14點,他最熱門的推文閱讀量已經超過260萬,點贊量達1.8萬

從3月8日至今,YouTube上的AI博主Julian Goldie SEO已經連發四條影片稱讚Manus:“看到Manus的執行後,我將取消每月200美元的ChatGPT訂閱。”

Julian Goldie SEO對比了Manus、ChatGPT和Perplexity在自主研究和編碼方面的能力,認為Manus的優勢是可以立即建立和部署網站、生成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程式碼、不受限制地完全控制Web瀏覽器、自動在子域上託管部署、比ChatGPT Operator執行更快。
Julian Goldie SEO釋出的Manus影片中最高播放量超過5萬次,這也是其近一個月來播放量最高的影片
看到Manus的釋出,3月9日,知名AI博主John Rush扭轉了自己對中美AI發展的看法,認為“按照這個速度,中國將主導人工智慧”。

3月9日,Hugging Face產品負責人Victor M曬出了用Manus做的遊戲,併發文稱:“Manus是我嘗試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AI工具。

3月10日,AI政策研究員Dean W. Ball發文否認了Manus是第二個“DeepSeek時刻”的說法,認為“Manus實際上是在開拓邊疆,目前最先進的AI電腦來自中國的一家初創公司。”

3月10日凌晨,AI工具TakeoffAI創始人Mckay Wrigley發文,釋出了他體驗Manus的14分鐘影片,並認為“AGI即將到來”。截至3月10日14點,這條推文閱讀量已經超過44.9萬,點贊量超3100

無論是Manus官方賬號,還是這些KOL的評論區,網友全在“求邀請碼”。有博主稱是在評論區詢問就獲得了。
Manus一碼難求的當下,3月9日,Hugging Face創始人Clément Delangue發文稱,他與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進行了交流,為了感謝Hugging Face,季逸超在社群內分享了100個邀請碼
02.
事實錯誤、連結無效……
網友體驗頻頻翻車
質疑Manus的評論也不在少數。
3月9日,AI創企Pleias聯合創始人Alexander Doria稱,他在測試Manus時遇到了“錯誤資訊和無盡的迴圈”

3月9日深夜,AI博主Teortaxes發文稱,體驗了Manus後,他的結論是:“Manus在事實問題上犯了錯誤,沒有始終如一地引用其工作,並且經常錯過很容易在網上找到的資訊。”

3月9日,生物醫學科學家Derya Unutmaz連續釋出幾篇推文,他同時執行Manus和OpenAI Deep Research進行對比。
生成過程Manus的表現不盡人意。Deep Research在15分鐘內完成,Manus第一次嘗試Manus於50分鐘後在第18/20步失敗,第二次嘗試在運行了20分鐘後的步驟9/20處失敗了。

其推文中提到,他認為這可能與伺服器不堪重負有關,他將嘗試更簡單的提示或使用標準模型。

這條推文的評論區也出現了類似的聲音。

不過,從最後結果來看,博主說經他快速瀏覽兩份報告,他認為Manus是最接近Deep Research的模型。完整對比兩份報告的結果將於後續公開。

3月9日,外媒TechCrunch的記者釋出了評測文章,他在體驗Manus時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第一次測試時,他的要求是“從我外賣範圍內的頂級快餐店訂購炸雞三明治。”10分鐘後,Manus失敗了,第二次嘗試時,Manus提供了符合標準的選單,但其無法完成訂購流程,結賬連結也不會彈出

另一個要求是讓Manus預定從紐約到日本的航班,Manus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幾個航空公司網站和機票搜尋引擎上提供票價連結,不過其中一些連結已經無法打開了

後面幾項任務,Manus也悉數失敗。如在步行距離內的一家餐廳預訂一張桌子、要求構建一款受火影忍者啟發的格鬥遊戲。

TechCrunch引用了AI博主Ashutosh Shrivastave的總結,Manus好的地方在於可以生成基於網際網路資訊的研究和報告,在後臺執行指令碼以執行任務的能力、為完成任務而制定的計劃結構合理;不好的地方在於,執行速度慢,有時會卡在搜尋或某些任務上,從而難以控制,編碼能力落後於Claude Sonnet 3.7。

Manus的發言人對外媒TechCrunch記者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反饋,稱原因可能是“當前封閉測試版的主要目標是對系統的各個部分進行壓力測試並識別問題”。
在X上還有一個戲劇性事件,3月8日,AI領域知名KOL Barsee釋出了一段影片,聲稱這是Manus在同時執行50個任務,且比DeepSeek更準確,能同時處理金融交易、研究、採購等。
這則推文釋出一天後,3月9日,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闢謠“這個影片絕對不是Manus的”。他說:“Manus是一個基於網路的AI智慧體,類似於OpenAI Operator/DeepResearch,而不是智慧手機的VNC。”
外媒TechCrunch認為,從Manus的表現來看,其並沒有兌現技術承諾,引發這種爆炸式圍觀的現象有幾個因素,包括邀請碼稀缺造成的排他性,以及相關媒體對其能力的錯誤傳播,正如前文被其聯合創始人闢謠的“50個任務同時執行的”驚豔表現。
此外,不少媒體將Manus與DeepSeek進行比較,但很多對比並沒有基於事實,Manus所屬公司蝴蝶效應並沒有開發任務內部模型。因此,外媒TechCrunch的文章中寫道:“Manus似乎是一個炒作領先於技術創新的案例。”
03.
實測Manus做遊戲、分析股票、制定課程
外加完成2小時超長任務

AI大佬、知名AI領域KOL放出了不少體驗案例。

3月8日,Rowan Cheung拿到Manus的第一個測試就是生成自己的傳記,在推文中他說道,Manus可以透過他的社交平臺瀏覽文章並部署網站,然後生成日期更新到今天且100%正確的內容

他還測試了一個超長時間的研究任務,Manus花費將近兩個小時建立了關於AI內容建立的完整課程,包括工具、用例、提示示例等八章內容。

3月9日,Hugging Face產品負責人Victor M體驗了用Manus“編寫一個控制飛機的threejs遊戲”。

3月9日,AI開發者onur ozcan聯合Manus、Cursor、Grok製作了一款AI遊戲。Manus、Cursor進行編碼,Grok製作提示詞,Laravel構建後端,three.js構建前端,生成的遊戲效果如下:

3月9日,AI搜尋創企Glean創始團隊之一的Deedy發文,他讓Manus“對特斯拉股票進行專業分析”,Manus在大約2小時內完成將近一週的專業級工作。截至3月10日14點,這篇推文的閱讀量已經超過110萬,點贊數達到7100。
對於其生成的結果,Deedy說,他發現質量非常棒,但因為無法控制Web的底層資料,他可以說Manus至少與任何沒有專有資料的人所能做到的一樣好。

今日,知名AI博主AK,輸入的提示詞是“製作一款three.js無盡跑酷遊戲”,就生成了如下畫面:

今日上午,AI博主Bilawal Sidhu認為Manus非常擅長編碼遊戲。他只給出了這個提示詞:“編寫一個ThreeJS遊戲,在遊戲中,你控制一架F-117夜鷹,可以在資料中心投擲炸彈,並根據你摧毀了多少失控的AGI來積累積分。”就得到了下方的遊戲效果:

04.
結語:從熱捧到爭議
Manus海外平臺引發輿論風暴
Manus一經發布就在海外平臺引起熱議,有知名KOL為其冠上“另一個DeepSeek時刻”、AGI曙光、改變AI Agent遊戲規則的名號,還有使用者在體驗過後開始駁斥“另一個DeepSeek時刻”的觀點,對其實際表現不及預期大失所望。
目前,關於Manus的討論仍在持續發酵,關於Manus的體驗用例被持續釋出到社交平臺上,季逸超發文稱或許需要一個專門的地方讓每個人都能分享Manus作品。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科普影片

DeepSeek的爆火,意味著行業已經來到分水嶺時刻。其背後的AI算力基建,正是來自工廠。聯想集團釋出2024/2025財年Q3財報主題科普影片第三集《AI工廠:數字孿生如何改造物理世界?》,回溯AI工廠百年進化通史,解構背後的數字孿生技術如何驅動工廠AI化。當下,聯想集團與DeepSeek的滿血合作,帶來低成本高效率革命,讓千行百業看似遙遠的AI化觸手可及。每個人與物理世界的關係都正在被重塑,速來一探究竟。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