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又一國產AI爆火,邀請碼已炒到9萬元!

2025.03.06
本文字數:2072,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呂倩
3月6日,一款AI產品突然火爆社交圈,諸多文案以“比肩DeepSeek”“AI Agent的GPT時刻”來稱呼。與火熱傳播形成鮮明對比的現實是,並沒有多少人參與到實際體驗中,對其好奇的網友一邊轉發官方演示影片,一邊“求邀請碼”。
截至發稿,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所謂Manus邀請碼價格最高被炒至近十萬。Manus合夥人張濤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官方從未開設任何付費獲取邀請碼的渠道。
目前,申請邀請碼需要透過蘋果賬號或谷歌賬號進行註冊,參與體驗的人士對Manus評價褒貶不一,關注點主要圍繞是否能解決核心的工具呼叫和基於工具的規劃能力。

無技術文件公開全靠體驗

Manus這款AI產品的爆火,在於演示影片展示了AI更好地進入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面——令AI完成簡歷篩選、房產遴選、股票分析,高度自動化的結果輸出非常流暢,輕鬆完成了任務分解並能夠藉助必要程式設計在雲端完成指令。
公開資料顯示,Manus AI 是由 Monica.im 團隊開發的通用型 AI Agent(智慧代理)產品,主要透過自主思考、規劃和執行復雜任務,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務成果,但目前Manus官網沒有涉及公司主體的更多資訊。
資訊顯示,Manus創始人肖弘2015 年創立武漢夜鶯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2月退出股東行列,兩大股東北京明略軟體系統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增加了認繳出資額。Monica.im 關聯公司中,北京紅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7月,由Butterfly Effect(Hong Kong)Limited全資持股,Monica運營方為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7月,蝴蝶效應獲得真格基金的種子輪投資。
與此前爆火的ChatGPT或DeepSeek不同,Manus目前沒有技術報告對外披露,獲得邀請碼才能體驗產品執行情況。
在某平臺的公開測評中,Manus沒有能夠完成steam安裝包下載的指令,提供了一個無法訪問的連結,但在不需要郵箱註冊就可以使用的遊戲平臺上最終在人類指導下玩起了一款賽車遊戲。
一位科技博主表示Manus可以在雲端電腦執行各種程式並編寫程式碼,最終交付出相應的文件、音訊、視覺、網站互動結果,總體來看交付結果還不錯。
另一位獲得邀請碼的使用者直接上傳了演示過程:該使用者讓Manus給一位二年級的學生,生成一份語文學習方案,演示過程顯示頁面混亂。幾位程式設計師也表示,測試出來的執行不是很理想。
多年從事AI應用研發的任英對記者表示,團隊目前還沒收到邀請碼,目前從影片上來看,Manus還只是侷限在瀏覽器與程式碼功能的Agent,暫未具備在各大平臺替使用者直接完成任務的能力,仍需持續深入觀察,看一下產品能力的核心在哪裡。目前來看,任英認為Manus提供的能力,與使用者真正需要的、能夠在各大平臺自主執行的AI Agent還完全不一樣。
雖然Manus的對外宣傳用語是“全球首個通用Agent”,但此前Claude 3.5 和 3.7 版本已經具備了建立和部署 AI Agent 的能力。這些 Agent 可以執行復雜的任務,如自動化軟體開發、工具呼叫以及處理複雜的編碼任務等。

技術架構的拆解設想

由於目前Manus尚未披露技術報告,行業人士多透過觀察體驗進行總結。一位AI產品經理將其技術架構拆解為Agent Base+MCP協議+Deep Research。Agent Base是產品獲得使用者指令後對其進行拆解並思考、規劃,輸出一個包含多個子任務的流程目錄。MCP協議和Computer Use功能是Anthropic公司推出的兩項重要技術,它們與Claude 3.5模型一起,於2024年10月正式對外發布。Deep Research即基於AI搜尋的寫作工具。也有行業人士認為Manus更像是Claude+大模型後訓練+Agent,整體打包到了雲端環境。
任英好奇的是,Manus自身能夠有效提升模型效能或最佳化訓練過程的技巧和方法是什麼。從執行原理上來看,Manus控制一個虛擬機器,可以隨時操作虛擬機器裡的瀏覽器、命令列、檔案等,AI在該虛擬機器和瀏覽器上像人一樣去搜尋資訊、執行命令。
AIGCLINK發起人、行行AI合夥人佔冰強對記者表示,該技術並非Manus首創,此前StackBlitz 團隊開發的一款基於 AI 的全棧 Web 開發平臺Bolt.new也是如此運作,透過在雲端虛擬機器上實現程式碼編寫、執行、除錯和部署的全流程,無需本地開發環境配置。
拋開是否是營銷話術與暫時不透明的技術路線,佔冰強對記者表示,Manus“組局”的積極意義在於為行業提供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思路——搭建通用Agent生態。這可能是未來僅次於AI搜尋的第二大應用場景。
大模型發展到現在,真正大規模使用起來的場景主要就是AI搜尋,佔冰強認為,Manus放大了一種與Agent進行互動的新可能。
Agent是大模型技術崛起之後,行業普遍看好的方向,全球也有多家企業釋出相關產品。海外如Microsoft Copilot、Amazon Bedrock,國內企業如智譜AutoGLM。多家券商機構看好Agent發展趨勢,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2024年1月,在生產中接入AI智慧體的企業已經達到21%,預計到2026年,超過80%的企業都會接入AI智慧體。
但國內暫無廠商推出類似Manus的Agent產品,佔冰強認為核心原因有幾方面:第一,按照目前Manus演示影片中傳遞出來的資訊,如果要做通用型Agent,非常容易被大廠替代,比如目前字節跳動旗下釦子社群內,就有非常豐富的Agent產品。如果要聚焦垂類場景,目前較為成熟的Agent落地場景主要是程式設計領域,賽道中已有類似Bolt.new等代表產品。
另外,佔冰強認為Manus看起來更像是一個Agent平臺。平臺能力的強弱依賴於場景側Agent生態的豐富與技術的成熟,但整個Agent行業尚處於早期階段,類似於2002年做美團,缺乏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基礎,無法迅速成長。
長遠來看,佔冰強認可Manus所展示的產品形態,這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微信編輯 | 小羊
推薦閱讀

超越DeepSeek!騰訊元寶登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