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淨利增速23.31%,不良率降至十年最低

“2024年處置不良資產總量創歷史新高,現金清收不良額也是歷史上的最高點。這樣實現了撥備回吐,為全行利潤作出貢獻。”浦發銀行副行長崔炳文表示
文|《財經》記者 嚴沁雯
編輯|張穎馨 袁滿
“經過一年的轉型攻堅,全行發展動能日益強勁,在競爭中贏得了主動,讓市場看到了一個再出發的‘新浦發’。”浦發銀行(600000.SH)董事長張為忠在年報致辭中如是表示。
根據3月28日浦發銀行披露的年報顯示,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707.48億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權一次性因素影響後,同比增長0.9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2.57億元,同比增長23.31%,增幅創近十二年新高。
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9.4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05%。不良貸款率1.36%,較上年末下降0.1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6.96%,較上年末上升13.45個百分點。
在國有大行及其他全國性股份行淨利潤增速普遍為個位數的情況下,浦發銀行淨利增速明顯。與此同時,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亦降至近十年來最低水平。
對於上述經營成果,在3月31日浦發銀行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浦發銀行行長謝偉坦言,相對於上一年的表現及市場環境,感覺比較滿意;但是相對於同業市場、主要對標銀行的綜合經營現狀,還是有很大的壓力。“我們必須要堅守長期、對標行業,奮起直追。”
付息率下降19個基點
低利率時代,如何做好資產端與負債端管理,成為所有銀行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資料顯示,2024年四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52%,股份行則為1.61%。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浦發銀行淨息差為1.42%,同比下行10個BP(基點)。
“我們非常重視負債端的成本管控,建立了全口徑負債的管控平臺體系,透過利率審批、授權管理等工具的使用,嚴格管控高成本、中長期定期存款的規模,控制大額存單等高成本、資源性存款的配置。”謝偉表示。
年報顯示,2024年,浦發銀行存款付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9個BP(基點),其中公司客戶、零售客戶存款付息率分別下降21個BP和14個BP。
對於負債端的管理,謝偉進一步指出,透過數智化技術的應用,搭建多場景、多平臺,增加結算性存款的留存,推動存款負債付息率下行。同時,在流動性管理工具方面,將同業負債作為流動性管控工具,控制期限和結構,完成流動性監控指標。此外,透過同業協同,最佳化同業活期佔比。
而在資產端,提升高收益貸款在生息資產中佔比,壓低低收益的交易性資產。謝偉表示,2024年,浦發銀行加大新增規模,調優結構。貸款佔比在生息資產佔比中提高3.2個百分點。
“所以浦發銀行去年資產規模增長並不是很快,但是資產結構得以最佳化。透過一系列措施,我們有效管控了資產負債,保證淨息差維持在合理的水平。”謝偉說。
對於2025年發展,謝偉認為,大環境仍然具有挑戰,淨息差收窄趨勢還會延續。在此過程中,浦發銀行還將堅持有效的管控做法,最佳化資產負債結構,控制付息成本,提高資產端收益。“從今年一季度情況來看,還是有一定成效。”
全年處置不良資產1087億元
銀行資產質量一直是市場關注的重點話題。“在經濟下行,利率收窄的時代,銀行的風險控制能力直接決定了盈利能力。”浦發銀行副行長崔炳文說。
年報顯示,2024年浦發銀行不良指標連續第五年實現雙降,其中不良貸款率降至1.36%,較上一年下降0.12個百分點。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該指標首次降至1.4%以下。與此同時,撥備覆蓋率達過去九年來最高值;90天和60天逾欠偏離度始終保持在100%以下。
市場關注,一系列資料變化背後,浦發銀行採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舉措?業績會上,崔炳文從三方面進行闡述:
一是抓住去年地方政府化債的重大機遇,“我們積極主動地與債務壓力比較大的地方政府溝通,綜合談判,把未來發展的合作機會、存量債務如何化解,以及進行適當的息費減免相結合,得到了比較好的成效,2024年全年化債380億元。”
二是防範化解房地產領域的不良影響。崔炳文表示,浦發銀行堅決落實中央的保交房政策,堅決落實白名單機制,成功對一些有較好發展潛力的房地產樓盤進行救助,去年重組房地產貸款116億元。
三是採取積極的、創新的手段,對於不良化解的工具,比如採用結構化反委託模式,針對當下出於多種原因被低估但未來有很大增值潛力的資產,透過與資產公司合作做結構化管理,相關資產規模超過100億元;同時也採用證券化和ABS的模式來處置信用卡類的不良資產。
“2024年全年處置不良資產總量1087億元,創歷史新高;現金清收不良額378億,也是歷史上的最高點。這樣也實現了撥備回吐,為全行的利潤作出了貢獻。”崔炳文稱。
展望2025年,崔炳文依舊感覺市場壓力較大,但同時表示非常有信心。據他透露,浦發銀行在風險方面要打贏“三大戰役”:資產質量保衛戰、信用風險攻堅戰以及風險合規內控基礎管理。
資產質量方面,崔炳文表示,將放貸中心由過去的運營板塊調到風險板塊,進一步加快放貸效率,進一步提升放貸前提條件落實的準確性。
在信用風險方面,據崔炳文透露,浦發銀行將在2025年實行客戶信貸准入的白名單機制,要求各家分行針對當地區域的現有客戶,以及未來國家發展規劃的先進製造業領域,在充分的行業研究、區域研究基礎上,總分行共同配合制定白名單。
“對白名單項下的客戶要給予充分的授權,同時也要建立黑名單機制。根據當年內外部檢查,以及風險預警的各種訊號,確定所在分行的黑名單,堅決退出一部分客戶。爭取利用三年到五年的時間,夯實信貸客戶基礎,進一步提升信貸資產質量。”崔炳文稱。
信貸淨增量超3700億元
在不良資料創下歷史新低的同時,過去一年,浦發銀行信貸淨增量超過37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在科技金融戰略主賽道,浦發銀行2024年服務科技型企業超7.1萬戶,科技金融貸款規模超過6000億元,排名股份制銀行首位,較上年末增長20.48%。
浦發銀行副行長康傑表示,浦發銀行是首家在總行層面將“科技金融部”作為一級部門來設立的銀行。據他透露,2025年,浦發銀行計劃在原來156個的基礎上,增擴到500家科技支行或者科技特色支行;把“浦新貸”作為超級產品,實現超1000億元信貸線上化投放;在科技型企業研發領域和併購領域,實現2000億元的信貸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是浦發銀行“數智化”戰略的第一年。業績說明會上,浦發銀行管理層表示,2025年浦發銀行將迎來“數智化”戰略提升年。
張為忠指出,要找到戰略的破局點,明確“三個五、一個四、一個三”的架構,同時把五大賽道拉到中心上來,五大賽道就是破局點。
“我們看到浦發銀行過去做大對公傳統優勢和基因,但也看到我們的不足,比如在市場擴面能力、下沉能力和風險的整體延展延伸、兜底能力方面,是有一定壓力的。”張為忠表示,浦發銀行希望把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和財資金融連線起來,從市場端、客戶端,從“大中小微”企業到個人都能連線。
為了做好以上工作,浦發銀行在過去一年對人力資源配置進行了調整。“我們平穩有序地進行結構性的安排和適應性的調整,適應數智化,讓人才能夠站到‘舞臺’上來,到‘主戰場’上來。”張為忠說。
年報顯示,2024年浦發銀行累計提任、調整總行直管幹部230人,其中提拔“80後”直管幹部40人;報告期末,“80後”佔公司直管幹部比例達17%。此外,浦發銀行還實施“千人工程”,擇優選拔1000名左右35歲以下優秀年輕幹部人才,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幹部人才隊伍。
責編 | 秦李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