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市場“新毒瘤”!華人噩夢即將降臨!

2025年,北美科技公司不僅加大裁員力度,還為了讓“低能員工”不流入對家煞費苦心。
第一個宣佈裁低績效員工的大廠是微軟,估計花生廠打的算盤是fire一批low performers,省點遣散費。但不料給Meta,亞麻這些早就看不慣low performers的公司開了口子,扎克伯格轉頭就宣佈:接下來重點裁低績效員工。

眼看又一企業文化毒瘤——“末位淘汰制”要在北美公司流行開來,表現不佳的在職人員慌了,今年已經被裁的人更慌了,“低績效”標籤一打,別說想找個好工作,不被放進行業黑名單已謝天謝地!

 北美【IT精英】俱樂部 
九章集結“IT精英”,打造北美碼農人脈網,為大家分享新鮮的北美招聘訊息、內推名額、公司H1B/綠卡、WLB大廠推薦、內部資源……
掃碼回覆【碼農】即刻進群,掌握第一手資訊~
北美公司開啟“績效論”!華人率先反對
說到“以成績論英雄”,華人表示這我熟。但要透過拉關係,抱大腿保生存,華人確實不太擅長。

華人不支援把績效作為裁員和招聘的標準,是因為現在各大公司的PSC實在不怎麼靠譜。虛假的高績效員工:六邊形戰士,技術大牛,天賦型選手;真實的高績效員工:關係戶,溜鬚拍馬之人,內鬥王者

如今,北美大廠已經開始標榜只僱傭並保留“效率高”、“能力強”、“有貢獻”的員工,但具體如何衡量員工優秀與否,僅憑水分超標的績效做論斷,並不是很公平。

也有人表示,所謂的為提高效率而淘汰低質量員工,不過是北美科技公司繼“削減成本”後給裁員找的另一塊“遮羞布”,更是push員工自發996的小手段。
@Aaron
失去創新力的科技巨頭們只會時不時拿底層員工出氣,絲毫不反思一下究竟是低績效員工影響了公司的發展,還是隻會內鬥為自己牟利的高管們阻礙了公司的發展。
@Brody
矽谷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矽谷了,科技公司不再以產出優秀的產品為榮,瘋狂追求股價和財務報表上的漂亮數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David

如果績效真的能反應一個員工的優秀與否,我同意把它作為裁員的標準。但說實話,運氣和向上社交的能力往往才是決定你績效分數關鍵。

@Rose
馬斯克,扎克伯格,Pachai這些高管真的還關心科技發展嗎?他們現在應該只想著怎麼多賺點錢吧
總之,一旦“末位淘汰制”在北美Tech成型,隨之而來的就是以績效為員工錄用標準。對於北美打工人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訊號
北美科技公司“自相矛盾”!吃相實在太難看
一邊說要提高效率、提高員工質量、提高創新力,一邊又大量裁去美國的優秀員工,把專案外包給ICC,把業務線轉移到海外。北美科技公司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的“嘴臉”看笑了一眾北美打工人。
近日,某科技公司hr在Blind發帖稱:$20w年薪能在越南或印度僱到一位合格的CTO,如果在美國僱傭同樣水平的人才,需要付$50w到$100w的年薪,所以我選擇放棄在美國招聘

FAANG等一線科技大廠的招聘官網也顯示,目前開放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印度,墨西哥等海外國家,美國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等地的新崗位並不太多。

因此,即便特朗普上任放寬了對科技行業的監管政策,北美大廠在北美地區大範圍擴招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只會繼續加速將業務轉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

很明顯的一個徵兆是,

北美科技公司的高管們在炒作AI的同時還在炒作印度AI人才

,比如微軟CEO多次公開表示:印度具有非常大的AI發展潛力及可培養的AI人才,因此微軟需要在印度投資擴建。

一位谷歌員工透露,之前組裡缺人領導很容易就能爭取到新的HC,現在缺人要麼根本不管,要麼直接把專案移交給國外的新員工……
《保offer北美直通車》計劃
課程亮點:
  • FAANG面試官陪你拿到offer為止
  • 可上九章所有課程+ 大廠老司機1V1求職路徑規劃
掃碼回覆關鍵詞【直通車】即可預約時間!

戳原文,立即報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