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曉°
「 廢話前言 」這次給大家分享的是「 追風者 」最新推出的 EVOLV X2 視界之窗海景房機箱的裝機效果展示,作為 EVOLV 系列的最新款,「 追風者 」選擇了當下備受玩家追捧的海景房機箱賽道,但不同於絕大部分讓人看著審美疲勞的海景房機箱,EVOLV X2 具備有顛覆性的外觀設計,真心是一款可以讓人眼前一亮的海景房機箱!其採用了創新性的全包圍三面鋼化玻璃設計,前、左、右側玻璃無縫銜接,可以做到 270° 無遮擋展現內部硬體,且透過內建的一體式鋁合金框架點綴,在通透視覺中融入了一體化的簡約視覺效果,完美平衡了開闊視野與結構美感,算得上是一款重新定義了海景房機箱的機箱!等等等… Emmm… 再就不細說了,後看圖描述了,希望能夠給到大家一些有用的參考吧。「桌面效果」追風者 EVOLV X2,官宣為中塔機箱,實際體積還蠻大的!這邊 160×80mm 桌子,放置擺放貌似會稍顯吃力!官標具體尺寸為 454mm×228mm×558mm (長寬高),體積約為 58L 左右。此外,除白色款,另還有黑色款可選。
「 具體配置 」CPU:AMD R9 9900X主機板:華碩 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 吹雪記憶體:宇瞻 ZADAK SPARK RGB DDR5 6400Hz 16GB×2 套條儲存:金士頓 NV3 PCIe 4.0 2TB顯示卡:影馳 GeForce RTX 5070TI 聖刃散熱:追風者 M25 360 一體式水冷 白色款風扇:追風者 D30 120 積木風扇 ×7 白色款電源:追風者 AMP 850GH 金牌全模組電源 白色款機箱:追風者 EVOLV X2 視界之窗 白色款
「整機效果」裝機選用了全白硬體搭建,搭配追風者自家的顯示卡豎裝支架安裝方案,整機呈現出的效果非常的乾淨整潔,部分外漏的線材看著也還蠻和諧的。實際如果選用背插主機板的話,那麼裝機的效果還會來得更加的出眾一些。
EVOLV X2 創新性的全包圍三面鋼化玻璃設計,前、左、右側玻璃無縫銜接,重新定義了海景房機箱的設計。而右側玻璃還內建了檔線面板,使得整機面面都顯得那麼的整潔!
EVOLV X2 採用垂直風道設計,底部進風,頂部及尾部排風,實際的散熱表現也還不錯。機箱出廠並沒有附帶風扇,這邊選用的是追風者 D30-120 ARGB 幻彩積木風扇,採用十分便捷的組裝結構設計,外觀及燈光樣式頗具硬朗機甲風格。
白色主機板,選用的是華碩 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 吹雪。新吹雪主機板顏值頗高!最欣喜的地方莫過於終於採用純白 PCB 設計 。此外,對比前作,增強了用料規格及功能拓展,各種易拆來到了 2.0 版本,拆裝更為的便捷。
採用 16+2+2 供電模組設計,DIGI+ EPU ASP2206 數字控制晶片,主供電 MOSFET 採用 MPS MP87691,單顆可承受 90A 電流。搭配非常厚實的 VRM 散熱裝甲,確保供電的穩定輸出,給到旗艦 CPU 更好、更穩的使用體驗。
散熱方面,選用追風者自家的 M25 360 一體式水冷白色款。這邊風扇也替換成了自家的 D30-120 ARGB 幻彩積木風扇。
M25 採用高揚程低噪音水泵、精密鰭片微水道和加厚純銅底座設計。實側解熱效果還不錯,應付中高階 CPU 完全沒有問題。
M25 冷頭採用導流槽設計,配備了一個 60mm PWM 無限鏡 ARGB 風扇,可以輔助 VRM、MOS、記憶體散熱。配備了倒流防塵風扇蓋,搭配裡頭風扇的燈光,賦予冷頭極具賽博朋克風格的外觀,顏值個人覺還蠻不錯的。
搭配白色記憶體,宇瞻 ZADAK 銀白燈條 DDR5 6400Hz 16GB×2 套裝。燈光樣式蠻特別的,採用專利的五段式超廣角燈效,藉由材質交錯的設計,可呈現出寶石形狀的鏤空導光效果,支援各大主機板廠商的 ARGB 燈光同步。
顯示卡選用的是影馳 GeForce RTX 5070TI 聖刃。這款顯示卡主打純白外觀設計,採用一體化極簡設計語言,表面還配有一些陰刻的圖案條紋點綴,增加顯示卡的細節與質感。散熱採用的 3×90mm 靜霜風扇 + 4 根鍍鎳複合熱管組合而成,其中風扇採用了環形鏈結構 + 三摺扇葉設計,可進一步增大風壓降低風噪。
顯示卡尺寸非常的友善,官標 303mm×112mm×50.5mm( 不含擋片 ),相容性非常不錯,即便一些小機箱也可以安裝。整個導風罩為塑膠材質,此外,附帶一個影馳 Loogo 磁吸燈光模組( 支援燈光控制 ),玩家可以自由選擇將其安裝在顯示卡的側面或尾部。
顯示卡的供電介面為反扣的 12V-2×6,採用 ATX 3.1/PCIE 5.0 供電規範,單介面供電能力可達 450W。此外,介面位置的輪轂做了凹陷處理,易於保持供電線的弧度,確保 12V-2×6 供電的安全穩定,且內收看著貌似也會更加的美觀。
顯示卡豎裝支架選用的是 PHANTEKS 追風者 GPU KT 4.0 白色款,採用通用型設計,適配於帶有 7 個無間隔 PCI 卡槽的機箱。支架用料非常紮實,配有穩固的底座設計,確保顯示卡支撐更加的穩定可靠,同時帶有 ARGB 燈光裝飾,可為整機增添效能。PS:由於這邊底部的 D30 風扇會略厚度一些,所以支架在安裝時會存在一定的相容性問題,需非常規的方式下固定!所以後面顯示卡就只留有一個 DP 介面可以安插。
機箱菊花與背部的走線效果展示。機箱右側配有一整面的擋線板,裡頭走線空間也還蠻富裕的,這邊就大致走了走線,只要不影響面板的閉合就可以了。電源選用的是追風者自家的 AMP 850GH 全模組電源,80PLUS金牌認證,規格能效均非常的不錯,且附帶了白色壓紋線和理線梳也可以讓走線來得更加的美觀。
接著關機狀態下,主機不同角度的整體效果展示。
「配件介紹」華碩 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 吹雪,包裝延續了這個系列的設計風格。正面冰雪場景,搭吹雪姬與主機板渲染圖展示,型號及品牌標識採用鐳射印刷工藝處理,右下角 AMD RYZEN X870 標識。包裝背面圖文展示具體的規格資訊。內附件包含有:主機板本體、說明書、吹雪貼紙/卡片/擺臺、M.2 螺絲墊片、SATA 資料線、M.2 導熱墊、WI-FI 天線等等等。
吹雪系列主打純白外觀設計,讓人驚喜也就是這代將 PCB 變成白色了,且這代主機板的散熱裝甲覆蓋面也是非常的足,整體顏值非常的不錯!主機板背面也不馬虎,顏色為淺灰色,帶有 ROG logo 元素修飾。
搭配非常厚實的 VRM 散熱裝甲,確保供電的穩定輸出。採用 16+2+2 供電模組設計,DIGI+ EPU ASP2206 數字控制晶片,主供電 MOSFET 採用 MPS MP87691,單顆可承受 90A 電流。給到旗艦 CPU 更好、更穩的使用體驗。
I/O 頂部帶有文字圖案修飾,其中積木風格的 ROG logo 帶有 ARGB 燈光。一體式I/O擋板,給到多達 12 組 USB 介面,Type-A 介面使用了紅藍兩色區分速率, 兩組 Type-C 40GB 介面( 支援 DP Alt 模式 ),另一個 Type-C 則為 10GB( 支援 30W PD 快充 )。此外,還配備了 BIOS FLASHBack 按鈕、CMOS 按鈕、2.5G 網口、S/PDIF 光纖音訊口等實用配置。採用雙 PROCOOL II 高強度 8PIN CPU 供電介面。
上沿三個 4PIN PWM 介面( CPU OPT、CPU FAN、AIO PUMP ),一個 5V ARGB 介面,居中 Q-LED 糾錯燈( 監控 CPU、記憶體、顯示卡的執行情況)。標配四條 DDR5 記憶體插槽,最大可支援到 192GB 容量,支援 AMD EXPO 技術,最高頻率 8000MHz+OC。24PIN 供電介面一側,提供兩組 USB 3.2 和一個 20GB USB 3.2 Type-C 前置介面,兩個 SATA 6GB 介面。
主機板的下半部分幾乎全部被散熱裝甲所覆蓋,這樣即能給到散熱,又能給到主機板外觀風格上統一,提升整體的顏值。位置提供了 1 條高強度設計的 PCIe 5.0 ×16 插槽和 1 條普通 PCIe 4.0 ×16 插槽。主機板下沿有機箱開關跳線、PCIe 模式切換開關、五個 4PIN 風扇介面、兩個 USB 2.0 介面、兩個 5V ARGB 介面、HD 音訊介面等。
另值得一提也就是第一條 PCIe 5.0 ×16 顯示卡插槽,採用華碩最新的顯示卡易拆裝設計,在狹窄環境中無需按壓卡扣也能輕鬆取下顯示卡。此外,可見上頭的第一條 M.2 散熱模組非常的碩大!
其散熱模組採用了快拆設計,透過按壓即可輕鬆拆卸與安裝。
安裝 M.2 SSD 也變得更加簡單了,只需將 SSD 插入介面,後一頭對著灰色卡扣輕輕一按,即可完成固定。
卸掉位置上馬甲,可見主機板一共支援四組 M.2 插槽,其中兩組是支援 GEN5 ×4,其餘兩組則是 GEN4 ×4,儲存擴充套件方面不必擔心不夠用。
CPU AMD R9 9900X。
宇瞻 ZADAK SPARK RGB DDR5 6400Hz 16GB×2 套裝。包裝印刷有記憶體本體展示,標識型號燙銀處理。記憶體外觀採用銀白色設計,上方柔光罩被髮絲紋鋁合金罩包裹,下方為白色噴塗散熱裝甲,上方凹凸印有科技稜線,整體科技感十足。
記憶體具體引數為:時序 C32-39-39-84,電壓 1.35v,32GB(16GB×2)。記憶體頂部柔光罩專利五段式超廣角燈效,藉由材質交錯設計,呈現有寶石形狀的鏤空導光效果,支援各大廠家主機板 ARGB 燈光同步。
散熱選用的是追風者 M25 36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包裝正面產品渲染圖示意,上方標註品牌其型號,右下角標註風扇型號 M25 G2,背面裝機效果圖,左側標註其賣點,標註 5 年的質保時間。平臺支援安裝牙膏全家及 AM4/5,附帶水管整理卡扣和散熱矽脂等等等…
水冷本體採用通體白色外觀設計,編織包網的橡膠水管,官標長度 40cm+10mm。附帶的水管卡扣,有利於水管的塑性,給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M25 冷頭外觀極具賽博朋克風格的外觀,顏值個人覺還蠻不錯的。
內建採用高揚程低噪音水泵、精密鰭片微水道和加厚純銅底座設計。實側解熱效果還不錯,應付中高階 CPU 完全沒有問題。頂蓋支援拆卸,內採用導流槽設計,配備了一個 60mm PWM 無限鏡 ARGB 風扇,可以輔助 VRM、MOS、記憶體散熱。
冷排採用 14 條的水道設計,做工不錯,鰭片十分的整齊,官標厚度 27cm。搭配三個零售款的 M25 120 G2 ARGB 積木風扇,採用隱藏線材拼接,附帶螺絲蓋帽,實現簡潔一體的視覺效果。
影馳 GeForce RTX 5070TI 聖刃,包裝白色簡約風格設計,正面為系列型號標識圖案。上沿影馳標誌,下沿標註了三年質保與支援個人送保的標籤,還有 NV GEFORCE RTX 5070TI 統一的型號圖示。包裝背面圖文羅列顯示卡的賣點與支援及各種資訊。
顯示卡主打純白外觀設計,採用一體化極簡設計語言,表面還配有一些陰刻的圖案條紋點綴,增加顯示卡的細節與質感。散熱採用的 3×90mm 靜霜風扇 + 4 根鍍鎳複合熱管組合而成,其中風扇採用了環形鏈結構 + 三摺扇葉設計,可進一步增大風壓降低風噪。顯示卡尺寸非常的友善,官標 303mm×112mm×50.5mm( 不含擋片 ),相容性非常不錯,即便一些小機箱也可以安裝。
顯示卡側面,右邊有 NV 強制 GEFORCE RTX 英文, 下面的圓孔為磁吸模組安裝位。附帶了一個影馳 Loogo 燈光模組( 支援燈光控制 ),玩家可以自由選擇將其安裝在顯示卡的側面或尾部。此外,介面位置的輪轂做了凹陷處理,易於保持供電線的弧度,確保 12V-2×6 供電的安全穩定,且內收看著貌似也會更加的美觀。
顯示卡風扇的插頭設計在底部,這樣正側面看著會比較的清爽。此外,內建金屬中款設計,並延伸至 PCI 擋板進行加固,這東西不僅可以輔助散熱,還顯著增強了顯示卡結構的強度。
純白的金屬背板表面相關文字標識修飾,採用喜聞樂見的大面積的鏤空設計,透過貫穿式的風流,強化顯示卡的散熱效能。散熱器的上蓋與背板採用了包裹覆蓋設計,使得外觀顯示卡更具一體感。尾部配有三個螺絲孔,用於第三方配件固定顯示卡。顯示卡厚度約為兩槽半,雙 PCI 擋板設計,輸出介面方面,提供了三個 DP2.1 和 1 個 HDMI 2.1 介面。
追風者 PHANTEKS AMP GH 850W 全模組 ATX3.0 電源。包裝簡約風格設計,正面居中品牌及型號,右上角 80PLUS 金牌認證標誌,右下角標註 ATX3.0、PCIE 5.0、FULLY MODULAR 全模組。包裝背面電源具體的介紹,標註 8 年的質保時間。包裝裡頭附件給到有紮帶、安裝螺絲、魔術貼、電飯鍋線、理線梳、使用說明書、模組線及電源本體帶有環保袋包裹。
電源本體採用了短機身尺寸設計,具體尺寸140×150×86mm ( L×W×H ) ,短小的身材可以更好的相容到機箱,兩側型號品牌標識及圖案,居中標註型號 AMP GH。
正面長方形鏤空開孔,內部散熱風扇採用的是 FDB 液態軸承的 120mm 靜音風扇,數字 IC 監控溫度與負載,風扇停轉切換更準確,支援 50% 負載以下風扇停轉,實現零噪音的靜音表現,另可延長風扇的使用壽命。
對應電源尾部除了常見的 AC 開關外,還提供了一個 HYBRID MODE 智慧節能溫控開關,玩家可自行選擇低負載風扇停轉模式的開啟。電源銘牌的具體效能引數,例如轉換效率>92%,+5V 和 +3.3V 輸出電流 20A,合計輸出 100W,+12V 輸出電流 70A,合計 840W,12V 上下波動<0.5% 等。80Plus 金牌認證,全日系 105°C 耐高溫電容,提供完善的電路保護機制,有 OPP / OVP / UVP / SCP / OCP / OTP 等各種防護,無故障執行壽命超 10 萬小時。
採用主動式 PFC+半橋 LLC 諧振拓撲+同步整流+DC to DC 結構,支援 ATX3.0 規範,原生PCIe 5.0 模組線材。模組線為全白款,採用 16AWG 規格打造,全扁平化設計,易於整理和美觀。模組介面,位置上文字標註,24PIN 二合一的設計,4 個 SATA 及 MOLEX 模組介面,6 個 CPU / PCI-E 模組介面,一個 12VHPWR 模組介面。
追風者 EVOLV X2 機箱提供有黑白雙色可選,以適配不同風格的裝機主題。官標具體尺寸為 454mm×228mm×558mm (長寬高),體積約為 58L 左右。採用三面 4mm 鋼化玻璃面板 (前、左、右側),可以做到 270° 無遮擋展現內部硬體。且透過內建的一體式鋁合金框架點綴,在通透視覺中融入了一體化的簡約視覺效果,完美平衡了開闊視野與結構美感。
機箱背部採用下凹式設計,這樣安插線材後會顯得比較的美觀一下。下置電源安裝位,上置 120 風扇安裝位,採用斜向風扇罩,貌似會更易於出風散熱。採用全段式 8 個 PCI 擋板安裝位,另配有兩個魔術貼,便於玩家整理位置上的線材。
EVOLV X2 自帶燈光裝飾,機箱內側的上下與機箱頂部的內側,給到了三條 D-RGB LED 燈帶,支援自家的 NEXLINQ 生態系統。採用頂部開機重啟按鍵設計,長的為開機按鍵,短的則為重啟按鍵。
I/O 介面部分則設計在了左側下沿位置,方便玩家連線各種裝置。給到了兩個 USB 3.0 介面、一個高速 USB 3.2 Gen2×2 Type-C 介面、音訊和麥克風複合插孔。底部採用躍層留空設計,墊高增加空間,給到底部風扇更高的進風效率。
機箱的頂部格柵採用斜嚮導流紋理設計,兼具了功能性與別樣的視覺效果。可見上頭的燈帶採用了便捷的觸點式連線,內建可拆卸風扇支架,支援安裝三個 120mm 風扇或最大 360 冷排。安裝位置採用下沉處理,在視覺上做到“隱藏”,提升倉內的整潔度。
對應到機箱下面同樣也是下沉處理,也是可拆卸的風扇支架,支援安裝三個 120mm 風扇或最大 360 冷排。機箱內部支援最大可支援 ATX 主機板的安裝,支援背插主機板,CPU 散熱器限高 170mm,顯示卡限長 380mm。此外,配備有可調整的顯示卡支撐架,確保顯示卡平穩安裝。
另值得一提還有其 PCI 擋板安裝位,採用了遮擋模組設計,和諧位置上鋁合金面板的一致性,提升視覺效果。
機箱右側採用一體式擋線板設計,隱藏背部所有線材,潔淨外觀,視覺更為出色。裡頭配備了多方位穿線孔,魔術紮帶及理線掛鉤,滿足穿線和理線需求,另給到了一個硬碟安裝面板,支援安裝 2.5 寸 SSD ×3。下面電源安裝位,空間十分充裕,最大支援 250mm 的 ATX 電源。
拆除底部左側擋板,裡頭則為硬碟支架,支援 2.5 寸 SSD ×2 和 3.5 寸 HHD ×1 或 3.5 寸 HHD ×2。
最後看看機箱的底部,大面積的底盤上安置了四塊大號的防滑墊,使得整機整機擺放異常穩固。裡頭有個抽拉式的防塵網,便於玩家日常維護,PS:防塵網的拆裝,並不需要卸下底盤,這邊是為了拍到。
「測試部分」室溫約為 27 度左右,BIOS 記憶體開啟 EXPO, CPU 開啟 PBO 解鎖功耗限制,WIN11 的系統,實際測試結果或多或少會有些許出入,僅供參考!魯大師,具體的配置資訊,給到的綜合性能得分為 2610251。
宇瞻 ZADAK SPARK RGB DDR5 6400Hz 16GB×2 套條,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測試。
3DMARK 各種模式下的跑分。
得益於 RTX 50 系列顯示卡的全新 Blackwell 架構,相較於前代產品,效能提升相當明顯。此外,DLSS4 的加持下,更是有著相當明顯的提升。
3DMARK 最新的 Stell Normad 壓力測試,幀率穩定度 98.6%。
FURMARK 滿載測試,過程 10 分鐘左右,核心溫度 77 度,視訊記憶體 68 度,顯示功耗 301W 左右。
遊戲部分:《 賽博朋友 2077 》支援 DLSS4,2K/4K 解析度,光線追蹤:超級,開啟 4X 幀生成的 DLSS4、選用最新的 TRANSFORMER 模型。測試平均幀數:2K/234.26FPS,4K/188.38FPS,對比 DLSS3 提升確實是非常的大。
《 黑神話:悟空 》2K/4K 解析度,,影視級畫質與超高光線追蹤,測試平均幀數:2K/79FPS,4K/67FPS。
CPU 滿載溫度表現,AIDA64 單烤 FPU 壓力測試,20 分鐘左右。CPU 溫度 95 左右,功耗 214W 左右。
整機雙烤測試,10 分鐘左右。CPU 溫度 95 左右,功耗 200W 左右,顯示卡核心溫度 74.9 度,視訊記憶體 66 度,顯示功耗 300W 左右。
那麼以上就是這臺機箱裝機秀的全部內容了,如上僅供參考,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謝謝您的瀏覽,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