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曉°
「 廢話前言 」這次為大家分享一臺有著不一樣設計的海景房機箱裝機展示 —— X-GAMERX 未知玩家「幻翼」機箱。。這款機箱的設計靈感源自跑車的鷗翼門,採用了獨特的雙曲面側板設計。其中左側為無立柱的立體曲面雙鋼化玻璃,側板採用上翻的方式開啟,並可固定呈現出鷗翼門的視覺效果,完全顛覆了傳統機箱的側板風格,賦予機箱更加個性化的外觀,給到玩家不一樣的視覺效果與使用體驗。匹配白色機箱,裝機方案自然是白色主題,選用務實的風冷散熱方案 —— 九州風神的阿薩辛 4S 白色款,搭配 CPU AMD Ryzen 9 9900X 和技嘉 B850M 冰雕主機板,兼具效能與顏值。顯示卡方面,選用了最新的 GEFORCE RTX 5070 —— GALAX 影馳金屬大師 OC 白色版,價格相對親民,顏值與效能也非常的不錯。電源方面,選用了九州風神的 PQ850 ATX3.1 全模組電源,80PLUS金牌認證,規格能效均非常的不錯,此外,附帶了白色壓紋線和理線梳也可以讓走線來得更加的美觀。Emmm… 再就不細說了,後看圖描述了,希望能夠給到大家一些有用的參考吧。
「具體配置」CPU:AMD R9 9900X主機板:技嘉 GIGABYTE B850M AORUS ELITE 冰雕記憶體:阿斯加特 Asgard 女武神二代白色款 6000Hz C28 16GB×2 套條儲存:XPG GAMMIX S70 1TB顯示卡:影馳 GEFORCE RTX 5080 金屬大師白金版 OC散熱:九州風神 阿薩辛 4S 白色款風扇:追風者 PHANTEKS D30-120 ARGB 幻彩積木風扇電源:九州風神 PQ850 黃金統治者機箱:X-GAMERX 未知玩家 幻翼 白色款
這機箱還有一個亮點也就是可以選配 8.8 寸 LCD 屏顯版本( 另還有數顯版與光版可選 )。透過軟體可以即時監控平臺各個核心部件的執行狀態,並內建有視覺效果和多款主題動畫供玩家選擇。I/O 位置採用鋁合金拉絲面板裝飾,標配了 Type-C 介面、USB 3.0 ×2、USB 2.0 ×2、音訊複合介面、開機與重啟按鍵。
機箱具體尺寸為 300mm×336mm×435mm (寬高深),體積約為 43L 左右。作為海景房機箱,「幻翼」體積適中,放置桌面毫無壓力。
硬體散熱拓展相容性方面,CPU 高度最高支援 168mm,顯示卡長度支援 385mm,ATX 電源支援最大長度 240mm。支援背插主機板,支援最高 12 組風扇,支援頂部 360 水冷和右倉 360/240 水冷等等等…
「效果展示」機箱側板開啟的效果展示。採用了開合鉸鏈技術,開啟過程非常絲滑順暢,並可固定呈現出鷗翼門的視覺效果。而在此形態下,不僅能夠展現出獨特的造型,且還能夠得到最大化的散熱效能。
機箱側板關閉的效果展示。左側無立柱的立體曲面雙鋼化玻璃,為內部硬體提供了 360° 無死角的展示效果。
此外,裡頭頂部的風扇支架採用了透明材質,安裝風扇可呈現出懸浮的視覺效果。由於手頭風扇數量有限,此處並未安裝,但若僅只在閉合側板的狀態下使用,實際這裡的風扇完全可根據個人需求靈活選擇。
後配的機箱風扇統一選用的是追風者 D30-120 ARGB 幻彩積木風扇,採用十分便捷的組裝結構設計,外觀及燈光樣式頗具硬朗機甲風格。風道為尾部與底部進風,內側排風,實測效果還不錯。
散熱器選用的是九州風神的阿薩辛 4S 白色款,雖少了一個風扇,但實際散熱效能也是夠用的。足以應付 R9 9900X 的發熱需求。當然…. 選用它的主要還是因為足夠的好看,採用一體式方正的外觀設計,頂部的金屬網罩以及側面的立體鰭片,使其不僅簡約,又不失單調。
上頭九州風神 LOGO 帶燈光,但並不是可調 RGB,還有一個風扇切換開關,具備兩檔可調。效能模式下,風扇轉速 500~1700 RPM±10% 之間,最大風量 58.06 CFM~79.10 CFM,最大風壓 2.44 mmAq~2.10 mmAq,噪音值 ≤29.3 dBA 。靜音模式下,風扇轉速 500~1350 RPM±10% 之間,最大風量 46,75 CFM~63.76 CFM,最大風壓 1.58 mmAq~1.35 mmAq,噪音值 ≤22.6 dBA。
主機板選用的是技嘉 GIGABYTE B850M AORUS ELITE 冰雕。主打純白設計,不是一般的白!而是PCB ,散熱模組、各種插槽介面都是白色的。用料方面,採用 12+2+2 相 60A 供電設計,足夠滿足當下旗艦 CPU 的供電需求。此外,覆蓋了足量的 VRM 散熱模組,確保供電在高負載下的穩定執行。
搭配白色記憶體,阿斯加特 Asgard 女武神二代白色款 6000Hz C28 16GB×2 套條。以簡約美學設計搭配白色立體烤漆工藝,展現優雅質感,配備 2mm 加厚散熱模組確保散熱與穩定執行。6000MHz 頻率與 C28 低時序的組合,非常適合用來搭建 AMD 平臺。
燈光部分,配備了 8 個獨立燈光控制區域,支援各大主機板廠商的 ARGB 燈光同步。其動態 ARGB 色彩燈效表現不錯,色彩絢麗且亮度飽滿。
顯示卡選用的是影馳 GEFORCE RTX 5070 金屬大師白金版 OC。新一代金屬大師給到有亮色可選,白金版為純白外觀,另還有黑金版則為黑色外觀。
這個新的 β 散熱器,尺寸也是比較的友善。官標不含擋板為 305×120×56mm、含擋板為 316.5×135.1×56mm,長度能夠輕鬆相容主流機箱,安裝起來基本沒有問題。顯示卡厚度則為兩槽半,內建足夠的鰭片熱管規模,應付 RTX 5070 的發熱需求。
顯示卡依舊延續了該系列的特點,外觀採用了鋁合金材質一體壓鑄成型工藝,並採用全覆蓋設計,使得外觀顯示卡更具一體感。金屬表面純白處理,呈現出簡約優雅的外觀,兼具質感與美感,此外,金屬材質還有著散熱效能上的加持。
顯示卡的供電介面為反扣的 12V-2×6,採用 ATX 3.1/PCIE 5.0 供電規範,單介面供電能力可達 450W。此外,介面位置的輪轂做了凹陷處理,易於保持供電線的弧度,確保 12V-2×6 供電的安全穩定,且內收看著貌似也會更加的美觀。
機箱右倉,上方配置了一個 3120 規格的風扇支架,支援安裝三個 120mm 風扇或 360 冷排,下方則是一塊網孔擋線板,預留了 3.5 寸HDD和 2.5 寸 SSD 硬碟安裝位。裡頭走線空間寬敞,可容納長度不超過 240mm ATX 規格電源。這邊電源選用的是九州風神的 PQ850 ATX3.1 全模組電源,80PLUS金牌認證,規格能效均非常的不錯,此外,附帶了白色壓紋線和理線梳也可以讓走線來得更加的美觀。
接著關機狀態下,主機不同角度的整體效果展示。
「配件介紹」技嘉 GIGABYTE B850M AORUS ELITE 冰雕,包裝正面 AORUS 線條圖案裝飾,中間產品型號,右下角 AMD RYZEN B850 標識,包裝背面圖文羅列主機板的賣點與產品規格。內附件包含有:主機板本體、說明書、機箱跳線插座、SATA 資料線、WI-FI 天線等等等。
主機板本體,採用的是標準 MATX 版型規格,主體白色為主,輔以銀色點綴,覆蓋有大面積的散熱模組,表面 AORUS 標識圖案元素裝飾點綴。PCB 正面白色,背面深灰色,表面也還帶有 AORUS 標識圖案元素裝飾點綴。
規格方面,主機板 PCB 採用的是 6 層 2oz 加厚銅設計,採用 12+2+2 相數字供電設計。對應 PWM 控制晶片為 RT3678BE ,MOS 採用的是 NCP302155R,單顆可支援最大 60A 電流,足夠滿足當下旗艦 CPU 的供電需求。
CPU 供電介面為單 8PIN,完全可以滿足這代 CPU 的使用需求。位置上的 VRM 散熱模組採用了褶皺式的設計,並內建熱管與 5W/mk 散熱墊,確保供電在高負載下的穩定執行。
主機板上沿介面有 CPU FAN ×2 與 5V ARGB ×1 ,此外,右上角位置還配備了一個多功能按鍵,以及一組 DEBUG 糾錯燈。主機板搭載 4 條 DDR5 插槽,支援最高 8200Mhz+ OC 記憶體頻率,單條記憶體支援容量為 64GB ,最大容量為 256GB 。主機板右側介面有 HDMI ×1 (用於內部副屏)、USB 3.2 GEN2 Type-C 20GB ×1、SATA 6GB ×4、橫插 USB 3.2 GEN1 ×1。主機板下沿介面有 SYS FAN ×4、USB 2.0 ×2、12V RGB + 5V ARGB ×1、HD AUDIO、機箱 IO 跳線等等。
邊上還有一個方形的按鈕為顯示卡易拆鍵,可輕鬆實現方便快捷的顯示卡拆裝體驗。
PCIe 擴充套件方面,兩條 ×16 卡槽,×16 帶金屬加固為直連 CPU 的 PCIe 5.0 ×16,另一條由晶片組提供 PCIe 3.0 ×4。
南橋散熱模組連線著 M.2 散熱模組,模組採用免螺絲固定設計,透過開關即可輕鬆拆卸下來。
拆開後,可見主機板配備了 2 個 M.2 插槽,此外,散熱模組上還附帶了導熱墊,確保硬碟的穩定執行。第一個插槽支援 PCIe 5.0×4,第二個插槽支援 PCIe 4.0×4。M.2 硬碟也採用了免螺絲固定快拆設計。一體式 I/O 擋板設計,介面從左到右分別是 DP 影片輸出 ×1、白色 USB 2.0 ×4、藍色 USB 3.2 Gen1 ×5、紅色 USB 3.2 Gen2 ×2、USB 3.2 Gen 2 Type-C ×1、2.G RJ45 網口、WI-FI 天線快裝介面、光纖音訊口、音訊介面。
記憶體選用阿斯加特 Asgard 女武神二代白色款 6000Hz C28 16GB×2 套條。包裝採用斜面雙層設計,外層女武神的漫畫裝飾圖案與型號,下沿同標註各大主機板廠商燈效同步認證,內層透明開窗展示記憶體本體,一旁規格貼標。包裝背面帶有中英文介紹記憶體的設計的出處與特徵,多國語言的保修說明,出廠貼標,示意型號等資訊。裡頭記憶體採用黑色海綿包裹保護,記憶體出廠預裝有金手指保護套。
記憶體採用簡約美學設計,搭配白色立體烤漆工藝,呈現出優雅的質感。兩側型號標識與品牌 Logo 裝飾。內側帶有規格貼標:6000MHz 頻率、時序 C32-39-39-84、電壓 1.4v、32GB(16GB×2)。
記憶體採用 2mm 加厚散熱模組,確保高效散熱與穩定執行。十層 PCB 板採用層疊設計,最佳化電路佈線,縮簡訊號傳輸距離,帶來更高效的效能表現和出色的超頻潛力。燈光部分,配備了 8 個獨立燈光控制區域,支援各大主機板廠商的 ARGB 燈光同步。其動態 ARGB 色彩燈效表現不錯,色彩絢麗且亮度飽滿。
影馳 GEFORCE RTX 5070 金屬大師白金版 OC,包裝設計延續了該系列的設計風格,正面為金屬大師立體標識與顯示卡結構圖案。上沿影馳與 METALTOP 系列標識,下沿標註了三年質保與支援個人送保的標籤,還有 NV GEFORCE RTX 5070 統一的型號圖示。包裝背面圖文羅列顯示卡的賣點與支援及各種資訊。
顯示卡依舊延續了該系列的特點,外觀採用了鋁合金材質一體壓鑄成型工藝。金屬表面純白處理,呈現出簡約優雅的外觀,兼具質感與美感,此外,金屬材質還有著散熱效能上的加持。搭載全新 90mm 霜環風扇,採用了三折樣式的 11 片大扇葉與環形鏈結構設計,具備有更好的扇葉整體強度,也有著更好的視覺觀感與散熱效能,且支援智慧啟停功能。
顯示卡側面,左邊 NV 強制 GEFORCE RTX 英文, 右邊則為影馳 GALAX LOGO。顯示卡的供電介面為反扣的 12V-2×6,採用 ATX 3.1/PCIE 5.0 供電規範,單介面供電能力可達 450W。此外,介面位置的輪轂做了凹陷處理,易於保持供電線的弧度,確保 12V-2×6 供電的安全穩定,且內收看著貌似也會更加的美觀。顯示卡兩側均為採用大面積的鰭片外露,增強散熱效率,顯示卡風扇的插頭設計在底部,這樣正側面看著會比較的清爽。
散熱器的上蓋與背板均採用了包裹覆蓋設計,使得外觀顯示卡更具一體感。這個新的 β 散熱器,尺寸也是比較的友善。官標不含擋板為 305×120×56mm、含擋板為 316.5×135.1×56mm,長度能夠輕鬆相容主流機箱,安裝起來基本沒有問題。金屬背板表面機甲線條與相關文字標識修飾,採用喜聞樂見的大面積的鏤空設計,透過貫穿式的風流,強化顯示卡的散熱效能。
顯示卡厚度為兩槽半,內建足夠的鰭片熱管規模,並配有金屬壓鑄中框,輔助供電散熱並增加顯示卡 PCB 強度。內建 5× Φ6mm 鍍鎳複合熱管,延伸至顯示卡末端貫穿通風區域。鍍鎳銅底面積非常的足,並覆蓋了所有的視訊記憶體,供電 MOSFET 由中框覆蓋,整體用料規格,足以應付 RTX 5070 的發熱需求。輸出介面方面,提供了三個 DP2.1 和 1 個 HDMI 2.1 介面。
電源選用九州風神的 PQ850G 黃金統治者,採用白色極簡風格包裝設計,正面帶有電源本體展示,背面產品賣點描述,電源負載曲線圖對應金牌認證 …. 等等資訊。PQ850G 支援最新 ATX 3.1 PCIe 5.1,具備 80PLUS 金牌認證,採用全模組設計,附帶白色壓紋模組線。附件給到了紮帶、螺絲、調味包、電飯鍋線等。
電源本體採用短機身緊湊尺寸設計,具體尺寸 140×150×86mm,更易於安裝與相容。外觀兩側 LOGO 點綴,四邊倒邊處理,使其有別與常規電源外觀。
採用高規格日系主主電容,具備更好的可靠性與穩定性。主動式 PFC+半橋 LLC 諧振 + 同步整流 +DC-DC 結構,額定功率 850W,支援 100V 到 240V 交流輸入,+12V 的額定輸出電流為 70A,+5V 與 +3.3V 均為 20A 額定輸出電流,聯合輸出功率為100W。內建 120mm 直徑 7 扇葉的 FDB 軸承風扇,搭配大規格的鏤空格柵能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支援 PWM 溫控調節,具備有更好的靜音表現。
模組方面均配文字的區域示意,其中 PCIE 和 CPU 供介面是通用的共計 5 組,通用使用起來會比較的方便,SATA 及 MOLEX 則為 3 組,而 24PIN 則為合二為一的兩組,還有一個 12VHPWR 與九州風神 Logo 同為松石綠。附帶白色包網壓紋模組線,質感與美觀度都還是蠻不錯的,且相比常規模組線也來得更軟一些,可以更好的走線。
散熱器選用九州風神 DEEPCOOL 阿薩辛 4S 單風扇版本白色款,延續品牌新一代簡約風格的包裝設計,抽拉形式,內牛皮紙外套白底產品外觀展示,標註型號 ASSASSIN 4S WH。背部具體的規格參考,裡頭附件包含有說明書、散熱矽脂( 配有擦拭紙和刮刀 )、螺絲刀、扣具支援 AM4/5 及 INTEL 全家 。
散熱器具體尺寸 116mm×147mm×164mm( W×D×H ),重量約為 1380g,採用一體式方正的外觀設計,頂部的金屬網罩以及側面的立體鰭片,使其不僅簡約,又不失單調。頂部九州風神 LOGO 具備帶燈光設計,此外,還有一個手動切換開關,可讓內建風扇在靜音模式和效能模式之間切換,內建 140mm 風扇。效能模式下,風扇轉速 500~1700 RPM±10% 之間,最大風量 58.06 CFM~79.10 CFM,最大風壓 2.44 mmAq~2.10 mmAq,噪音值 ≤29.3 dBA 。靜音模式下,風扇轉速 500~1350 RPM±10% 之間,最大風量 46,75 CFM~63.76 CFM,最大風壓 1.58 mmAq~1.35 mmAq,噪音值 ≤22.6 dBA。
採用家族化的矩陣式鰭片組,官標有 106 片鋁製鰭片,具備有約為 1139394mm² 的有效散熱面積。整體白色塗層處理,穿 Fin + 折 Fin 工藝,加固保持鰭片之間的距離,鰭片之間十分的緊緻工整。
微凸純銅底座,更易於貼合 CPU,表面電鍍工藝,同心圓鏡面效果。搭配 7 根 6mm AGHP( 防逆重 )熱管,官標 TPC 可達 280W。
最後再來看看 X-GAMERX 未知玩家的這款「幻翼」機箱。採用了獨特的雙曲面側板設計。其中左側為無立柱的立體曲面雙鋼化玻璃,側板採用上翻的方式開啟,並可固定呈現出鷗翼門的視覺效果。機箱具體尺寸為 300mm×336mm×435mm (寬高深),體積約為 43L 左右。
機箱前置可以選配 8.8 寸 LCD 屏顯版本( 另還有數顯版與光版可選 )。透過軟體可以即時監控平臺各個核心部件的執行狀態,並內建有視覺效果和多款主題動畫供玩家選擇。I/O 位置採用鋁合金拉絲面板裝飾,標配了 Type-C 介面、USB 3.0 ×2、USB 2.0 ×2、音訊複合介面、開機與重啟按鍵。機箱尾部,位置上比較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其上方設有兩個白色圓形按鍵,用於固定左右側板。其它方面,左側為電源安裝位,右側支援安裝 120 風扇排風,配備了 4 個 PCI 安裝位。
機箱右側板採用大面積網孔設計,上下倒角位置也有帶到!對應裡頭的電源與風扇安裝位出風散熱,同時,左側頂部風扇也能給到一些。
側板固定機制的設計,透過尾部的兩個白色圓形按鍵,對應位置上的開孔,採用按壓卡扣式固定。其中,左側玻璃側板支援兩檔調節,右側側板則為一檔固定。
左倉頂部的風扇支架採用了透明材質,安裝風扇可呈現出懸浮的視覺效果,支援安裝三個 120 風扇或 360mm 冷排。若僅只在閉合側板的狀態下使用,實際這裡的風扇完全可根據個人需求靈活選擇。
對應機箱底部也支援安裝三個 120 風扇或 360mm 冷排。外頭還配備了一個磁吸的防塵網,雖然腳墊墊高不多,但由於其倒角位置做了密集的開孔處理,所以進風規模還有一些的。
機箱左右側板均採用開合鉸鏈技術,開啟過程順滑流暢,只需卸下對應位置的螺絲即可輕鬆取下側板。左倉內部空間非常充裕,相容 M-ATX 和 ITX 主機板( 支援背插主機板 ),支援高達 168mm 的 CPU 散熱器以及長度達 385mm 的顯示卡( 配有顯示卡支撐架 )。
機箱右倉,上方配置了一個 3120 規格的風扇支架,支援安裝三個 120mm 風扇或 360 冷排。下方則是一塊網孔擋線板,預留了 3.5 寸HDD和 2.5 寸 SSD 硬碟安裝位,裡頭走線空間寬敞,可容納長度不超過 240mm ATX 規格電源。此外,側風扇支架位置還配備了一個硬體支架,合著支援安裝 3.5 HDD ×2 + 2.5 SSD ×1 或 3.5 HDD ×1 + 2.5 SSD ×2 硬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前置玻璃面板也可以輕鬆拆卸,以獲得自由的安裝活動空間。再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接著測試部分。
「測試部分」室溫約為 20 度左右,BIOS 記憶體開啟 EXPO, WIN11 的系統,實際測試結果或多或少會有些許出入,僅供參考!魯大師,具體的配置資訊,給到的綜合性能得分為 2421559。
阿斯加特 Asgard 女武神二代白色款 6000Hz C28 16GB×2 套條,AIDA64 Cache & Memory Benchmark 測試。
影馳 GEFORCE RTX 5080 金屬大師白金版 OC 3DMARK 各種模式下的跑分。得益於 RTX 50 系列顯示卡的全新 Blackwell 架構,相較於前代產品,效能提升相當明顯,在光線追蹤和複雜渲染等任務中,表現尤為突出。
3DMARK Stell Normad 壓力測試,透過率 98.6%。
FURMARK 滿載測試,過程 10 分鐘左右,核心溫度 68.7 度,視訊記憶體 58 度,顯示功耗 250W 左右。
SUPERPOSITION BENCHMARK 測試,4K 模式下 17335 分,8K 模式下 6749 分。
Blender 測試得分,MONSTER 場景 2979 分、JUNKSHOP 場景 1700 分、 CLASSROOM 場景 1582 分。
V-Ray測試得分,GPU CUDA 得分 2793,GPU RTX 得分 3665。
GEEKBENCH 測試 OPENCL 得分 191527。
在 AI 效能方面,GEEKBENCH AI 測試,得分如圖。
RTX 50 系列顯示卡引入了對 FP4 精度模型的支援。FP4 作為一種低精度量化方法,類似於檔案壓縮技術,能夠顯著減小模型體積,從而降低 AI 運算對視訊記憶體的需求,同時大幅提升運算效率。為了驗證這一特性,我們使用 Procyon 的 AI Image Generation Demo for NVIDIA 進行了測試,測試模型為 Flux1DEV_ONNX。
具體測試成績如圖所示。
遊戲部分:《 賽博朋友 2077 》支援 DLSS4,2K/4K 解析度,超速特效下開啟 4X 幀生成的 DLSS4、選用最新的 TRANSFORMER 模型。測試平均幀數:2K/179.93FPS,4K/120.75FPS,對比 DLSS3 提升確實是非常的大。
《 黑神話:悟空 》2K 解析度,超高畫質與超高光線追蹤,測試平均幀數:77FPS,超高畫質關閉光線追蹤,測試平均幀數:99FPS。
CPU 滿載溫度表現,AIDA64 單烤 FPU 壓力測試,10 分鐘左右。CPU 溫度 75 左右,功耗 150W 左右。
整機雙烤測試,10 分鐘左右。CPU 溫度 80 左右,功耗 145W 左右,顯示卡核心溫度 68.9 度,視訊記憶體 58 度,顯示功耗 240W 左右。
那麼以上就是這臺機箱裝機秀的全部內容了,如上僅供參考,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謝謝您的瀏覽,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