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深圳寧南山 寧南山原創
這段時間我比較注意的一個新聞,就是臺灣最低工資標準將在2025年元旦上調到接近6400元人民幣,我好奇的查詢了下深圳的數字,發現臺灣這個最低工資10年漲幅遠超深圳。
臺灣的基本工資,也就是最低工資,2015年7月1日漲到20008元新臺幣,差不多10年過去了,臺灣政府宣佈到2025年1月1日,這個數字將上漲到28590元新臺幣,按照現在4.4924的匯率就是大約6364元人民幣。
就按新臺幣本幣算,臺灣2015-2025年最低工資漲幅為42.9%。
我於是好奇的查了下深圳的情況,
我於是好奇的查了下深圳的情況,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2015年3月1日起為2030元人民幣;之後從2022年1月1日起為2360元,到今天還是2360元人民幣。
這個2015-2025年最低工資漲幅僅為16.3%,這就比臺灣的40%多漲幅低不少了。
我又查詢了下上海的最低工資,發現
過去十年深圳的最低工資漲幅不僅遠低於臺灣,比上海也落後了。
2014年,
深圳在2月1日把最低工資調整為1808元,
上海在4月1日把最低工資調整為1820元。
2015年,
深圳3月1日把月最低工資調整為2030元,
上海4月1日把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820元調整為2020元。
可以看出2015年以前深滬的最低工資上漲基本一致,
深圳在2月1日把最低工資調整為1808元,
上海在4月1日把最低工資調整為1820元。
2015年,
深圳3月1日把月最低工資調整為2030元,
上海4月1日把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820元調整為2020元。
可以看出2015年以前深滬的最低工資上漲基本一致,
深圳到2022年1月1日開始上漲為2020元,上海則是從2023年7月1日開始上漲為2690元。
到2024年的12月,上海最低工資是2690元,深圳最低工資2360元。
從2015年當年調整完工資以後開始算,到今天上海最低工資漲幅為33.2%,而深圳為16.3%。
我平時比較關注深圳最底層也就是完全沒有什麼學歷和技能的人員的工資水平,實際上過去十年深圳底層的工資水平的確是在不斷上漲的,
下面這兩張圖都是我拍的,來自同一位置的同一家奶茶店,因為平時有隨手記錄的習慣,這家奶茶店還挺厲害的,這麼多年沒有關門,說明位置選的不錯。
第一張圖拍於2018年1月21日,這時我們可以看到這家奶茶店全職人員薪資是3300-3600元,計時人員工資是19.5元一小時。要求是18歲以上,初中以上畢業。
第二張圖我拍於2022年1月21日(巧了,剛好是四年後的同一天),
我們可以看到奶茶店的薪資變成了4100-7400元,計時人員工資變成了22.2元一小時。
第三張圖是我拍攝於2024年11月7日,還是這家奶茶店,薪資變成了4400-8400元,計時人員工資變成了22.2元-42元一小時。



我們就從招聘上的最低薪資來看,從2018年的3300元上漲到了2024年的4400元,六年漲幅達到33.3%。
我平時也喜歡拍深圳餐飲業的工資,今年發現最低基本都在4400元左右這個水平了, 這個4400元似乎是深圳餐飲業比較默契或者說普遍的一個最低標準了,這是我2024年8月23日在福田一家廣式早茶店拍攝的。

無論是深圳的奶茶店,餐飲業,給普工員工的薪資都已經是4000元以上的水平了,那麼這個深圳最低工資標準2360元的工資主要是誰在拿呢?
深圳的製造業普工就是拿這個最低薪資的主力軍,深圳大把的製造業工廠,都是把最低工資作為底薪,然後收入要靠加班費。
深圳的工廠在招聘時都說“綜合工資” 5000元,6000元,但你不加班,一週工作40小時的工資就是2360元,有的工廠有個大約兩三百元全勤獎(控制員工請假),另外有便宜的多人宿舍和食堂。
這是我在招聘網站上隨手搜到的深圳某電子廠普工招聘,該廠做手機輔料,泡棉,雙面膠什麼的,該廠的母公司是蘋果供應商,
綜合收入5500-7500,但底薪就是2360元,每天有12元的飯補。

現在深圳本土民營製造業普工的典型賺錢模式是:底薪2360元+每天加班+週六加班,每個星期休息一天,然後這樣高強度加班後一個月能有五六千元人民幣,有時候訂單緊張甚至一個月就只休息兩天,沒錯說的就是2024年的現在。
你幹久了才有可能會給你漲些底薪。
也就是說,實際上無論是製造業普工的五六千元“綜合薪資”,還是奶茶店餐飲店四五千元的薪資,都是需要大量加班的。
而辛苦程度自然是製造業工廠流水線上的普工要辛苦些,原因一是工廠往往遠離繁華的市區,周邊沒有多玩樂。
二是流水線作業是不能停的,會導致一直處於繁忙狀態,我多年前曾經就在流水線體會過,你只要手腳稍微慢一點,或者手藝不太嫻熟工藝不合格,面前的物料就逐漸堆積起來了,會讓人感覺非常焦慮。
同時在流水線上班,工作的所有時間裡都會保持一樣的強度,只是中間會間歇的休息一下。在工廠上班早上還不能睡懶覺,畢竟是流水線作業,少了人就無法開工。
而餐飲業和奶茶店相對好不少,雖然飯點和熱門時段會很忙,但其他時間相對閒一些。
可能因為工廠還更辛苦些,所以工廠普工會比奶茶店多一兩千元工資,有時候產量上去了會多更多。
總之不管是四五千元的餐飲業工資,還是五六千元的製造業工資,都是透過長時間加班換來的,在社交媒體上能看到不少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狀態。
我看到有個普工在頭條上分享的,到今年11月20日他已經入職深圳某世界五百強大廠當普工快三個月了,最開始他是小時工,一小時24元,每天上班時間10小時,每個星期休息一天,因此一個月扣除社保等之後到手能有5000多元,雖然累但他覺得還可以。
但是從11月開始突然把他轉為正式工了,級別是I級,按照深圳市最低工資2360元計薪,他聽其他老員工說這樣的話一個月到手就只有4000多元了,於是他在社媒上抱怨工資太低,但快年了這時候出去也不好找工作,決定先繼續堅持。
然後11月工資條下來了,11月總共上班260小時,稅前5930元,扣除之後到手5033元,比他之前聽說的到手4000多元好一些。
我算了下,按照稅前5930元算平均時薪22.8元,按照稅後5033元算平均時薪則只有19.4元。顯然比當小時工的24元一小時要下跌了不少。
我注意到了這個260小時的上班時間,按照正常的五天八小時,那麼一個月上班時間應該是160小時,這個11月到手5033元的薪資是靠加班100小時換來的。
在這種背景下,最低工資水平上漲就顯得有意義了,像富士康,雖然它在媒體上口碑並不是很好,在不少網友的口中也是“黑廠”,一提血汗工廠總是很容易聯想到它。
但其實相比之下,富士康,榮耀等,都在深圳算不錯的工廠了,富士康普工底薪轉正後2850元,並不是按照深圳最低薪資2360元,榮耀由於有華為基因,普工底薪4300元,在深圳是第一梯隊了。
富士康的底薪2850元雖然不高,但比2030元高出了20.8%,簡單粗暴的說,同樣是高強度加班一個月上班260小時,在富士康能拿到7161元而不是5930元。
但如果哪天富士康走了,替代它的本土大廠給普工2360元的底薪,一個月底薪還少了500元,對底層普工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覺得不是什麼好事。
中國到今天,生產力短缺的問題其實已經基本解決了,
已經到了增加福利,進一步改善分配的時候了,如果加工資這個東西沒那麼容易,那麼在總工資不變的情況下想辦法減少工作時間也同樣是福利。
比如2360元要加班100小時才能到手5033元,那麼底薪往上漲,變成加班80小時也能到手5033元也是增加福利。
這樣就給員工留出了每個月20個小時的時間。
類似的,還有就是加強對給員工買社保的管理等等。
從生育率和國民素質的角度講,底層老百姓本來就是生育的主力軍,我看很多地方都已經推出了生育補貼了,生育二孩,三孩直接給錢,但是減少父母的加班時間同樣有利於生育。
不然父母長時間高強度加班哪來的時間生養孩子呢,不僅僅從生育率這個數量問題,從國民素質的角度來講,孩子有父母更長時間的陪伴,玩耍和教育,也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是有利的,可以提高國民素質。


聯絡我們:txm176(值班微信)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8660411611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製造界除釋出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