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這種噁心行為,和“指鼠為鴨”有何兩樣?!

來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高考,是每個學子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高考結束後,學生們就要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老師,告別懵懂無知的18歲,進入屬於自己更廣闊的天地。

所以,每個年代都會有屬於這個年代向青春告別的方式。
十幾年前我高中畢業那會兒,同學們唯一的慶祝方式就是從樓上把書洋洋灑灑扔下去,“漫天飄雪”好不浪漫。
如今條件好了,孩子們的慶祝方式明顯樣式繁多。
有的載歌載舞,有的吃喝玩樂,只為將多年壓抑的心情得以釋放,更讓即將來臨的考試有一個好的心態。
但就在這節骨眼上,愣是有人把小事鬧出了大動靜。
6月4日,河南商丘某校。
高三即將結束,孩子們也該各奔東西。
依依不捨的他們一起訂了個大蛋糕,一是慶祝即將畢業,再者也是為了緩解考前的心理壓力。
可讓人意外的是蛋糕還沒來得及吃,就被分管紀律的校長髮現了。
一臉嚴肅的校長,莫名其妙地直接拿起蛋糕就砸了。
砸了以後,全班的孩子都憤怒了,都去和他爭吵。

孩子們的班主任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和校長理論了起來。

校長非但沒意識到問題,還把班主任訓了一頓,留下一句:“無規矩不成方圓”

,而後拂袖而去。

整整一個班的女生都被氣哭了。
帶著這樣的心情赴考,能發揮出怎樣的狀態我不敢想。
事後有同學在網上爆料說,當時高三很多班都在分蛋糕,訂的比他們早,但只有他們班的蛋糕被砸了
該事件鬧上熱搜後,網友們坐不住了,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學校說不允許孩子們在校吃蛋糕,避免鋪張浪費,但到底分了吃是鋪張浪費,還是砸了扔垃圾箱是鋪張浪費?

“平時該講規矩講規矩,但這時孩子要畢業了,就不能變通一下嗎?”

“你砸的不是蛋糕,是孩子們青春的紀念。”
如果硬要從紀律方面談,明知學校有規定還是把蛋糕搬進了教室,這確實是違反了紀律。
學校不允許吃可以理解。
但讓人無法理解的是:
管理學生的方法有無數種,這位校長偏偏採取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把蛋糕砸壞
大考當前,學生的心理壓力有多大無人不知。
用蛋糕的甜來轉移孩子的壓力,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但為了所謂的“規定”,強行把蛋糕砸了,還欺負孩子們的女班主任,這不就是手握權利強行伏眾嘛。

有網友說:

“紀律老師可以找個冰箱把蛋糕存放起來,等孩子放學或者考完再送還,這樣既申明瞭紀律、弘揚了勤儉節約的美德,也照顧到了學生的情緒。”
我覺得這位網友比那個所謂的紀律校長,更適合當校長。
看完這位怒砸蛋糕的校長,我們再來看看考前幾天其他學校的做法。
同樣是6月4日,同樣是河南,同樣是蛋糕。

河南許昌第二高階中學,學校出資為每個畢業班準備了蛋糕,祝願孩子們前程似錦,金榜題名。

6月3日,海南海口。

高三最後一節語文課,穿著鮮紅上衣、頭頂鋥光瓦亮的男老師,把顏面直接裝進了口袋裡,滿面春風的跳舞為孩子們解壓。

6月2日,湖北某地。
即將退休的教師在最後一堂課上準備了上百份紅包,為每個學生都送上祝福。
6月3日,安徽肥西。

高考前最後一課,全班同學一起為即將退休的老師過生日,感謝老師三年的辛勤付出。

最最誇張的,還要數這個。

6月4日,山西朔州。
一中學居然直接在操場架起了燒烤攤。
上千名師生圍桌而坐,吃著燒烤喝著飲料,歡聚一堂,課桌上還都貼著紙條,寫著“某某某送烤隊”。
“烤”與“考”諧音,“烤上”=“考上”!
能想到如此方法幫考生緩解壓力,這個學校我服。
一位網友的話戳到了我:
“這樣的學校孩子們大概會銘記一生吧。”
湖北襄陽,高三班主任送學生小龍蝦幫緩解高考壓力;
浙江寧波寧海縣,知恩中學為700多名高三學生組織快樂迎考、趣味闖關活動,讓同學們在竹竿舞、“兩人三足”遊戲中放鬆心情;
河南漯河第四高階中學舉辦高三學子游園會;
山東棗莊八中的老師和家長們提前為孩子們準備了美味的粽子,寄託美好祝願……
變著花樣讓孩子們緩解壓力的學校還有很多很多。

看著這些師生喜笑顏開其樂融融的畫面,我忍不住眼淚落了下來。

也想起了當年我畢業時的畫面,想起了我的好老師。
除了老師們的呵護,全國各地交警、志願車隊、學校、家長,甚至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們,各個群體都奉獻了自己的“花式應援”,只為一件事——減輕應考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放下心理負擔,輕鬆走上考場。
而那個怒砸孩子們蛋糕的人,卻只記得“無規矩不成方圓”。
教育是一種社會責任,更是個良心活。

學校是立德育人的地方,低層次的辦學講秩序,粗糙生硬;高層次的辦學講以人為本,環境育人。

“學高為師,德正為範”,在教育孩子們之前,老師更應該先正視自己的德行。
眼裡要有規矩,更要有人性和人情味。
今年參加高考的孩子,是最命苦的一屆,疫情三年貫穿了他們的整個高中生涯。
孩子們已經夠苦了,這唯一的一抹甜還被你無情的砸掉,明明不服眾還一副權威不容置疑的樣子,真心讓人作嘔。
說到立德,我又想到了這兩天熱度高居不下的鼠鴨事件。
其實不論餐廳裡吃出來的是鼠還是鴨,都不足為奇。
因為這樣的食品衛生問題不是第一次出現,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那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件事掛在熱搜上將近一週熱度不滅,大眾揪著不放?
人民日報俠客島評論給出了答案:
“因為事件權威方從一開始就沒有解決意識,面對大家的質疑,僅僅給出個通告說那個異物就是鴨脖。
沒有完整的取樣、封存、檢測過程,就想著單項輸出結論,這結論誰能接受?
這不就是手握權利強行伏眾嘛。

也難怪網友們四處調侃,因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再不是幾十年前有屁大點權力就能隻手遮天的年代了。
溝通早就是雙向的事情,而不是單方面的施壓。
如果處理矛盾還是用原來的老套路對應,碰壁民意那是一定的。
這句話適用於鼠鴨事件,但放在砸蛋糕上也再合適不過。
講完了大人們的事,再寫一些想對孩子們說的話吧。
高考已然結束,同學們千萬不要因為瑣事而分心,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
但考試過後,無論成績好壞都要欣然接受。
因為你每錯的一道題,每丟的一分,都是為了遇見對的人;而每對的一道題,每得的一分,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誠然,高考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

可是,清北復交的錄取率就那麼點,能夠金榜題名的永遠是少數,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失落和遺憾才是常態。
發揮失常,你可以哭也可以傷心,但無需絕望。
學校的分數很重要,但它並不是你人生的終點,它只代表你的一段人生旅程。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座山,你翻過去以後,就會發現後面還有無數座山等著你去翻越。
如果成功,便能獲得更多的選擇權;
如果失敗,它也決定不了你的未來。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開始。
真正珍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為了到達目的地所流過的汗、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
真正珍貴的是你每—次想要放棄的時候對自己說“再堅持一會,就一下下”的執著;
真正珍貴的是你在若干年以後回首的時候,忍不住特別佩服的那個了不起的自己。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大家一起出發,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是關鍵。
沒有任何一場考試,能決定你的未來。
因為未來,永遠掌握在你的手中。

文章來源:公眾號【知否大叔】。作者:知否大叔,80後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

-END-
插圖:本文插圖原作為個人收藏,想購買相關畫作及瞭解其他更多畫作資訊,歡迎加入"藍襪子藝術賞析群"。在"賞析群"裡,喜歡藝術的朋友們一起欣賞畫作,分享日常,還有無底價0元拍賣活動。如果您喜歡藝術,新增下方藍襪子微信,並回復“入群”,一起過有藝術的生活。
新增藍襪子微信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正反讀書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點選“在看”分享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