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在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裡,有一個男孩上臺哭訴說,這輩子都不想再吃蘋果和雞蛋了。
因為從小學的時候起,自己的媽媽就要求他每天都要吃一個蘋果,小學六年他一共吃了2190個。

小學畢業後,他終於不用被要求吃蘋果了,媽媽轉而開始要求他吃雞蛋,吃了一年半,總共吃了547.5個雞蛋。
他最後說道:“媽,雖然蘋果和雞蛋都很有營養,但是,我這輩子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
孩子每天被強迫著吃一個蘋果或者一個雞蛋,吃了6年的蘋果和1年半的雞蛋,這是多麼糟糕的體驗啊!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度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有一個戒遊戲癮的方式,那就是把孩子關在一個房間裡面,每天必須要玩夠多長時間。
結果沒過多久,很多孩子便受不了了,甚至說以後再也不想打遊戲了,這其實也是利用了“超限效應”。
再好吃的美食,天天吃也會膩。
吃一段時間後,再看到,可能已經無法將這道食物跟“美食”這兩個字掛鉤了,甚至會覺得倒胃口。
父母的動機當然是為了孩子好,但父母的行為卻未必是對的。
當下的家庭教育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父母打著“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希望孩子能夠全盤接受自己對他的安排,卻忽視甚至全然不顧孩子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沒有考慮孩子感受的這種愛,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劑毒藥。
“超限效應”踩坑誤區:
01
反覆催促孩子做事情
孩子放學回家後,媽媽的工作開始了……
媽媽:
“你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
孩子:
02
大道理重複地講
媽媽:
“我跟你說,不好好學習,將來找不到好工作。”
03
對孩子身體好的東西要多吃點
媽媽:
“每天早上吃一顆雞蛋,能補充蛋白質。”
“多吃點”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俄國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寫過一篇著名的寓言叫《傑米揚的湯》。
傑米揚為人熱情好客,有一天,一個朋友遠道來訪,傑米揚非常高興,親自下廚燒了他最拿手的好菜——一大盆鮮美的魚湯來招待。
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魚湯的味道的確很鮮美,對傑米揚的廚藝讚不絕口。
傑米揚勸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點兒嫌多了,喝得滿頭大汗。
可傑米揚沒有察覺到朋友的不滿,仍然一個勁地“勸湯”。
朋友終於忍無可忍,丟下碗,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門了。
傑米揚為了招待遠道而來的朋友,親自下廚有錯嗎?讓朋友多喝點湯有錯嗎?其實都沒有錯,但是他忽略了“超限效應”。
當朋友喝飽之後,傑米揚仍舊不斷地勸喝,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給朋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同理,父母希望孩子多吃些健康營養的食物,有錯嗎?
沒有錯,但如果頻繁地勸孩子“多吃點、多吃點、再多吃點”,則往往會引發孩子心理上的不耐煩和逆反。
父母管教孩子,說話做事都要把控一個度。
超過這個度,就會引發不滿,結果反而吃力不討好。
有的父母就會說:
有這些疑慮的家長不在少數,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在不引發“超限效應”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做好他該做的事情。
提醒的意思不是要求,而是告知,“我告知你還有事情沒做”。
比如孩子學習、寫作業、睡覺、起床等歸屬他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過度替代。
當我們為他的事情著急的時候,孩子自己就不需要著急了,因為他作業寫不完,父母會比他更著急。
他晚上再晚睡,會有父母陪著他;早上起床起不來,父母就會催他,如果還是起不來,父母也不得不幫他請假……
當有一天孩子變成了一個,對自己的學習和身體健康毫不在乎的人的時候,父母不需要感到訝異,也不用覺得委屈和無辜,因為孩子這個樣子,正是父母自己一筆一劃勾出來的。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變成那樣,那麼從現在開始,停止替代、停止包辦。
孩子放學回家沒有主動學習怎麼辦?提醒他一次:
這個提醒不單是“這個時間你該寫作業”,更是“你有權利決定你的事情”。
那如果提醒一次孩子還是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該怎麼辦?提醒第二次:
如果這個孩子從小沒有被過度替代和包辦教育,那麼提醒兩次足矣。
如果提醒2次之後孩子依舊沒有去做,那麼父母就不要再提醒了。
俗話說“事不過三”,如果孩子想要去寫作業,提醒2次他就早該去寫了。
如果他不想做,父母還繼續提醒催促,孩子則會心生煩躁,更加不願意去寫作業,或者在父母的壓迫下不情不願地敷衍了事。
後者這種情況,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他不再怕父母的壓迫了,到時候無論父母怎麼說,苦口婆心,把嘴皮子都說破了,孩子也不會去做。
等孩子考上大學,他就開始放飛自己了,在大學裡面掛科甚至留級,最後連畢業證都拿不了。
因此,父母管教孩子一定不是管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去正確塑造孩子的思維。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容易“由點到面”把話題不斷擴散開來。
比如說有個家長看到孩子衣服沒疊好,便開始說,從衣服沒疊好,不愛乾淨,房間亂七八糟不收拾,一直說到孩子做事不認真,學習態度不佳。
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衣服沒有疊好,那麼父母就引導孩子將衣服收拾乾淨即可。
但這個媽媽卻不斷將事情擴大化,說了一大堆,結果引發了“超限效應”,最後孩子門一甩,大吼道:“啥都能扯到我的學習。”
可想而知,孩子在這樣極度不耐煩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會好好地收拾自己的衣服和房間呢?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時,不要將話題不斷延伸開來,更不要不停地指責孩子這裡不好,那裡也不好,啥都沒做好。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父母說的問題越多,孩子能接受的程度就越低。
紀伯倫在《先知》裡寫過一段話: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從今天起,學會放手,放下對孩子的掌控;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去成為他自己,而不是父母的複製品。
——–今日推薦——–

2024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價效比的高階領袖班→
《中國企業家~未來之星全球領航計劃》
主辦單位:中國企業家雜誌社
領教導師:宋志平+寧高寧+曹德旺+周鴻禕+龍永圖+王文京+陳春花+任澤平等國內頂級大咖授課
教學模式:導師大課★私董會★企業參訪★對話交流
開學典禮:12月13-15日(北京中國大飯店)
上課地點:上海(小紅書,蔚來汽車)、北京(小米汽車,商湯科技)、福州(福耀科技大學,安踏)、深圳/東莞(華為,比亞迪,慕思集團)等國內知名城市
招生物件:探索新趨勢、需求新商機的創業者和領導者
學費學制:9.9萬/人,一年制,兩個月集中授課2天(6次正課+4次千人年會門票+2次沙龍)
結業頒發《中國企業家》—未來之星全球領航計劃》證書
手機微信:15110089360龍老師

報名諮詢:龍老師
手機微信:15110089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