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個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風光。
草原、峽谷、戈壁、湖泊、雪山、有花開、有雪落、每個城市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特色。
今天,旅行菌要介紹的就是新疆最甜的城市之一吐魯番。
說起吐魯番,每個人都能想到那一串串比蜜甜的葡萄,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吐魯番和哈密是新疆最甜的兩個城市。
但其實,說到吐魯番之“最”,甜只是它的標籤之一。
這裡是新疆乃至全國最熱的城市。
吐魯番被譽為“火州”,夏季的時候,這裡的平均氣溫在30℃左右,高於35℃的炎熱天氣有超過100天,高於40℃的酷熱天氣可達到一個月左右。
這裡是新疆乃至全國最乾的城市。
這裡乾旱少雨,年降水量僅16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

這裡是新疆乃至全國最低的城市。
是全國唯一一個海拔在0以下的地方,其中艾丁湖甚至達到-154米。

這些標籤看起來有些矛盾,這也正是吐魯番最獨特魅力的點。
你覺得這裡似乎不太宜居,但只有來過這裡,才知道生活在吐魯番的幸福指數有多高,2元1個哈密瓜,20元1斤牛羊肉,房價只要2000元……絕對算是低付出高回報的寶藏小城。

火焰山
“真正的烈焰之山”
一部《西遊記》讓全中國都知道了火焰山這個富有神話色彩的地方。
這裡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溫度最高可以達到47.8℃,火焰山山體陽面地表最高溫度可達82.3℃,地表在太陽照耀下蒸騰,似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


來到火焰山才明白這裡帶來的震撼不只是體感,更是視覺的烈焰。
紅色的赤壁,就像一道巍峨聳立的屏障,庇護著這片土地。
更神奇的是,這片“千山鳥飛絕”的地方竟然還有很多綠洲環繞其中,與荒山禿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漫步在火焰山下,撲面而來的熾熱氣息,彷彿是大自然在動人訴說著這裡的千年光陰。


葡萄溝
“解鎖吐魯番的甜蜜秘密”
葡萄溝雖然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但與周邊火焰山的酷熱形成鮮明對比。
當你站在溝口,抬頭仰望,只見火焰山如同一條巨龍般橫臥在前方,而葡萄溝則像是巨龍懷抱中的一顆綠色明珠。


在火焰山的熾熱懷抱裡,葡萄溝宛如一抹醉人的清涼詩畫。
踏入其間,蔥鬱的葡萄藤如綠浪翻湧,編織成天然的穹頂長廊。
陽光斑駁地灑落,映照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像一串串富貴的紫寶石和清新的綠瑪瑙。
葡萄上市的季節,來這裡可以親手採摘新鮮甜美的葡萄,就算不是應季來到這裡,也可以瞭解到葡萄的種植和釀造的過程,臨走的時候別忘了再買一些葡萄乾帶走。


吐峪溝麻扎村
“中國第一土莊”
吐峪溝麻扎村是一個靜美了1700年的維吾爾古村莊。
一條河從北向南穿村而過,沿河兩邊,全是黃黏土生土建築,村子裡的一切都是土黃色的,土黃的山、土黃的屋,連成一片,遠遠望去,似乎空無一人。
華麗的清真寺屹立其中,一眼就能看得到,這也完整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


儘管這裡的人們生活不寬裕,但生活在這裡的人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神情。
這種淳樸、悠閒、煙火氣、與世無爭的美好,特別能感染人。


交河故城
“偉大的生土建築遺址”
交河故城坐落於吐魯番西郊雅爾乃孜溝的一個柳葉河心洲上,因兩條繞城河水在城南交匯而得名。
交河故城不是一般城池那樣用磚瓦土石壘起來的,而是交河先民在一塊溝壑縱橫的黃土臺地上,向下一寸一寸硬掏出來的一座城。
經過了2300年風風雨雨的考驗,這座城池至今儲存較為完好,是目前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


作坊、官署、古塔、佛寺、軍營和民居,在蒼茫的歲月裡模糊了痕跡,在千年的風沙裡凝成了一座雕塑。
遠眺凝望 ,一片荒涼,不由得感慨萬千。

坎兒井民俗園
“坎兒井文化”
坎兒井民俗園的面積不大,一進大門就可以看到的坎兒井博物館,這裡也是系統瞭解坎兒井文化最好的地方。
坎兒井是新疆獨特的取水工程,透過挖掘地下的暗渠,既能天然地彙集地下水,又可以避免過量蒸發,因其神奇和遍佈新疆的規模被譽為除了長城和大運河外中國的第三大古代工程。


走入坎兒井通道,觀看坎兒井的工作原理,切身感受到“地下長城”修建之不易。
瞭解之後你定會為民族的智慧所震驚,恍然明白為什麼在這個有沙漠和溝壑的地方能夠長滿葡萄藤、結滿哈密瓜。


庫木塔格沙漠
“沙漠追光”
庫木塔格沙漠是最容易抵達的沙漠,它距離吐魯番市區只有90公里,是世界上距離城市最近的沙漠。
身處其中,縹緲間產生了一種震懾人心的奇異力量,人類自身的渺小,與大自然的浩博,形成強烈的對比。


遠眺,逶迤的沙山宛若大海掀起的波瀾,捲起千堆沙浪。
俯瞰足下,沙漠的溝溝壑壑宛如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是人工無法復刻的動人線條。
爬累了,就可以選擇坐在高處等一輪落日,看連綿沙山從金黃變成橙紅,再看這紅色慢慢褪去。

蘇公塔
“新疆現存最大的古塔”
蘇公塔是清朝名將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為了恭報清王朝的恩遇,表達自己對真主的虔誠而建造的。
整個建築以黃磚砌成,在夕陽的映照下通體金黃,和周邊自然環境渾然一體。
立身塔下,抬頭仰視,猶如置身一幅複雜變幻的裝飾畫前。


在塔門入口處,有兩通石碑立於塔下,一個是維吾爾文,一個是漢字。
雖飽經風霜,但依然氣勢恢宏,手撫摸著滄桑的磚石,這座“絲路古塔”的塵封往事彷彿浮現眼前。


高昌故城
“千年閱一城”
在新疆吐魯番盆地北緣的木頭溝河綠洲上,有一座佔地面積200萬平方米的巨大古城遺址,這便是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是新疆最大的古城遺址,也是西域三十六國的城池遺址裡儲存相當完好的一座。
這座古城不僅是絲綢之路天山南線的重要樞紐,更是歷史上多次興衰變遷的見證。


現在可見的古城一圈都是生土城牆,城內很多建築群已經是殘垣斷壁。
不過,從這些斷壁殘垣中也能看出當年的規模有多壯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探尋千年壁畫”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裡是“被裝飾的家”的意思。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坐落在火焰山中段,木溝河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


83個洞窟,現存下來57個,其中有壁畫的有40多個,不過可供參觀的目前只有7個。
這些石窟壁畫屢遭破壞,僅僅看著殘垣上遺留的褪色壁畫,你完全可以想象當初的動人心扉,餘存的壁畫與殘存的佛座依然是藏不住的華麗,見證了作為絲綢之路佛教中心的輝煌。


有人說,如果沒去過新疆,就不會理解“天堂”並不是只是個虛幻的詞語。
行走在吐魯番的土地上,一邊沉醉在如畫的風光裡,一邊又
浸潤
在厚重的文化中,另一邊還有吃不完的瓜果飄香……
去了吐魯番啊,心便在這裡紮了根。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