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若敗選將改變民主黨的未來

成為修明札記資深讀者點選上方「修明札記」→右上角選單欄→設為星標
離美國大選就剩一個星期了,形勢對哈里斯越來越嚴峻,遙想今年7月拜登退選,哈里斯接棒時,民主黨是一片樂觀,如今這股樂觀變成了絕望。
民主黨人發現哈里斯並沒有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援,在多個關鍵選民群體中也落後於2020年的拜登,哈里斯7-8月的蜜月期,不過是讓原本就是民主黨人的選民逐漸歸隊,而這些人,即使拜登堅持選下去,最終可能還是會支援民主黨。如果這一點成立,則推翻選民的初選結果,換掉拜登就全無必要。
如果哈里斯輸掉選舉,將讓佩洛西、奧巴馬路線徹底倒臺,也將終結2008年以來民主黨盛行的“身份政治”。民主黨將擺脫激進左翼的影響,再次迴歸拜登為代表的中間路線。
1
哈里斯選情堪憂

最近哈里斯的選情讓民主黨越來越恐慌,民調顯示哈里斯與特朗普在全國民調上的差距逐步縮小,並在多個搖擺州落後於特朗普。

Nate Silver的平均民調中,哈里斯僅領先特朗普1.2%,庫克政治評論的平均民調,哈里斯僅領先1.1%,在偏保守的RCP民調中,哈里斯只領先0.1%。由於特朗普在搖擺州比在全國更有優勢,哈里斯需要普選票領先特朗普3%才能穩贏選舉,而各家民調均顯示哈里斯無法達到這一底線。

在一些高質量民調,如紐約時報/錫耶納、華爾街日報、TIPP民調中,特朗普甚至在普選票中佔據優勢。

搖擺州民調,哈里斯更是落後特朗普,特朗普在亞利桑那、佐治亞、北卡羅來納領先哈里斯,在內華達、賓夕法尼亞、威斯康星和哈里斯打平,哈里斯僅在密歇根具有優勢。

538、

NateSilver、庫克政治評論在內的

大部分選舉預測模型都認為特朗普贏得選舉的可能性更大,代表學界的政治科學雜誌10月15日也釋出了8個預測模型的結果,其中5個預測特朗普獲勝,3個預測哈里斯獲勝。

如果民調屬實,特朗普最多將得到312張選舉人票,大勝哈里斯,而哈里斯的上限僅為270張選舉人票,勉強戰勝特朗普。
除了民調,提前投票的結果也讓人擔憂(目前只能看到投票人的黨派註冊資訊,不完全等於投票結果,但兩黨選民95%左右都會投本黨。),內華達州的提前投票結果一直被視為風向標,目前全州大約27%的登記選民參與了提前投票,大概佔最終投票人數的40%左右(登記選民一部分不投票)。
目前共和黨在內華達領先2.9萬張選票,比民主黨人高了5.5%,表現強過2016、2020年,在被視為民主黨防火牆的克拉克縣,民主黨表現也是遠不如2020年,除非民主黨人能在無黨派人士中取得更大優勢,否則內華達州將是共和黨的囊中之物。

在最關鍵的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的成績也不如預期,選舉專家普遍預計民主黨要在提前投票中超過共和黨50萬票,才能有比較大的把握拿下賓州,但現在民主黨領先共和黨37萬票,而且增速不斷放緩,到選舉日,大機率無法達到50萬的標準。

北卡、佐治亞、威斯康星、密歇根四州民主黨的提前投票資料似乎尚可,但也只是正常發揮。

總之,提前投票也是共和黨發揮超出預期,民主黨不如預期,這似乎預示哈里斯將遭遇一場慘敗。

對於這些不利資訊,也有不同看法,比如有觀點認為這次民調給特朗普選民進行了更多加權,並且新添加了問題“上一次你把票投給了哪位候選人”,這可能導致更大的誤差,甚至可能如2022年般低估民主黨。但在大選結果揭曉前,我們無法判斷今年民調的準確性,只能姑且聽之。

另外,特朗普今年也鼓勵選民提前投票,我們並不清楚有多少共和黨人跟隨特朗普改變了投票習慣,如果很多共和黨人真的照做,確實會讓人高估共和黨的優勢。考慮到2020年都有選民聽從特朗普的建議打消毒水治病,這種可能也不能排除。
不過畢竟現在都是利於特朗普的訊息,幾乎沒有利於哈里斯的訊息,支援哈里斯獲勝的人找不出證據,只能期待最後的奇蹟,所以我們姑且暫時認為特朗普會贏得選舉。
2

民主黨陷入恐慌

哈里斯選情堪憂,讓民主黨高層非常恐慌。這半個月,奧巴馬是天天出來給哈里斯拉票,民主黨各位州長和議員,包括夏皮羅、惠特默、庫伯,桑德斯、AOC、也都出來給哈里斯站臺,民主黨的基層組織也全部動員,挨家挨戶敲門進行催票。
就頻率看,今年奧巴馬的出境次數比2020年還多,足見民主黨的恐慌。不過這些集會的作用也只是聊勝於無,畢竟選的是哈里斯,不是奧巴馬,還要哈里斯自己爭氣。
可惜的是,哈里斯這一個月除了批判特朗普,一直沒能成功宣傳自己的政治綱領,哈里斯接受CNN、FOX的採訪仍是老一套,比如在被問到移民問題時哈里斯仍只是複述自己作為檢察官的經歷以及指責特朗普阻撓邊境法案,而沒有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讓中間選民覺得哈里斯缺乏主見,沒有能力,只會進一步遠離她。今天的哈里斯,相比2019年,完全沒有長進。
哈里斯的選情堪憂這讓佩洛西、奧巴馬等民主黨高層壓力很大,畢竟他們透過逼宮的方式換掉了拜登,否決了黨內選民初選的結果,如果在破壞程式的前提下還輸掉了選舉,必然要承擔政治責任。
而且更要命的是,哈里斯本人還是奧巴馬路線的代表,如果哈里斯敗選,將標誌著偏左的奧巴馬路線徹底在民主黨內失勢,民主黨可能不得不重回拜登或克林頓式的中間路線。
3
哈里斯與民主黨的路線選擇
1992年以來,民主黨經歷了兩條路線,第一條是克林頓路線,在1990年代美國右轉的背景下,克林頓為代表的新民主黨人奉行中間路線,在經濟上拋棄大政府和高福利,向共和黨的全球化、小政府、低稅收靠攏,在文化上則持相對中立的態度。
克林頓靠著這條路線兩次有絕對優勢贏得了大選,其繼任者戈爾也差點贏得大選。但克林頓路線在2008年逐步被奧巴馬路線替代,奧巴馬在經濟上更偏大政府、強監管和增加福利,但這個不是重點,因為奧巴馬在經濟上的左傾從未超過小羅斯福和林登·約翰遜。

奧巴馬真正特殊的是讓文化左翼再次崛起,奧巴馬本人被視為黑人和身份政治的勝利,奧巴馬之後,民主黨推出了大量擁有“政治正確”身份的候選人,妄圖用部落政治拉高支援率,與保守的南方共和黨人一起加劇社會撕裂。

也正是奧巴馬任內,各種平權和文化進步主義風起雲湧,校園裡也盛行覺醒文化,其中一個體現就是好萊塢、迪士尼,如果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奧巴馬時代前後的美國影視劇發生了重大變化。
奧巴馬之前的美國影視劇符合我們對美國的“刻板印象”,奧巴馬時期和之後越來越強調政治正確和左翼意識形態,開始強制規定影視劇、綜藝中少數族裔、女性、同性戀的比例,導致很多影視劇選角非常違和。

比如迪士尼讓膚色偏黑的混血拉丁裔演白雪公主,黑人演小美人魚,黑人演朱麗葉,讓少數族裔演英國神話為背景的指環王中的精靈(還有獵魔人、龍之家族都有,此處不詳說)。

(指環王電視劇中大量使用黑人和亞裔扮演傳統上白人飾演的精靈,完全違背了托爾金的初衷,托爾金當時的藍本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神話。
這些劇烈的變化不僅外國人不能適應,連美國人也感到反感。在2020年弗洛伊德示威,很多左翼人士甚至推倒了華盛頓、傑斐遜、林肯的雕像,更是讓很多美國人不滿。如果這次哈里斯敗選,很可能是一半的美國人對此已經忍耐到了極限。也許哈里斯本人沒犯多大錯,但作為政治正確代表的哈里斯,本身已經足以讓很多美國人厭惡。
所以我們可以預見,如果哈里斯這次敗了,奧巴馬路線將遭到拋棄,民主黨將再次回到2020年拜登開始的中間路線。
2020年溫和派的拜登獲勝,2022年民主黨依靠大量新生代建制派更是取得了勝利,夏皮羅、惠特默、凱利等新星都是2020-2022年勝利的產物。他們會在2028年選舉中成為民主黨的中流砥柱。
反之,如果哈里斯勝了,民主黨大機率會沿奧巴馬路線繼續走下去,他們會認為正是哈里斯的身份buff讓她獲得了勝利,過去的認知會進一步強化。
所以,哈里斯敗選,是好是壞,還很難說,我之前因為非常厭惡特朗普,一度非常希望哈里斯贏,但現在看,我是太自負了,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凡人是無法預見的,我們短期認為的壞事長遠看可能是好事,正如南北戰爭,是不是當時避免了美國和世界就會更好?恐怕誰也說不準。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沒必要入戲太深,靜待結果就好。


目前星球開啟了“修明一週政經觀察”,會收集、分析國內外的重大事件,每一期1000字左右,內容簡明扼要,不會給大家增添閱讀負擔。
歡迎想要了解國內外大事,進行海外投資的中產,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學生加入,我相信我的資訊能幫到你們。

加入星球后有3天的退款期,如果3天之內覺得內容不滿意,可以隨時退款,讀者們不用擔心。


加入星球后,可以加入VIP群,與我和群友們交流。歡迎大家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