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大選已經過去三個星期了,全部選票還沒有統計完畢,還有0.8%的選票,大概還有120萬張沒有統計,效率有點感人。這部分選票主要在民主黨優勢州。差不到1%,誤差可以接受,就補一個數據分析吧。

從總票數看,特朗普預計最終可以獲得7700萬以上張選票,哈里斯可以獲得7500萬張左右。和2020年大選相比,特朗普多獲得了300萬張選票,哈里斯比拜登當時(8128萬張)少獲得了600萬張。
有一種說法,認為2020年大選,民主黨作弊,搞了千萬假選票。還有一張圖,說民主黨贏了所有不要求選民ID的州,輸掉了要求選民ID的州。

2012年,奧巴馬拿到了6591萬張選票,2016年,希拉里只拿到了6585萬張選票,2020年,拜登拿到了8128萬張,一下子多了1500萬張票,2024年,哈里斯只拿到了7500萬張。
這個說法表面上很有迷惑性,確實,2020年拜登的得票數量是美國曆史上最高的,但實際則不然。特朗普的崛起,讓美國大選的投票率有非常顯著的上升,從2012年的59%,上升到2016年的60%,到2020年的67%。2020年選票異常上升的,不僅僅是民主黨。
2012年,羅姆尼拿到6093萬張,2016年特朗普拿到6298萬張,2020年,特朗普拿到7422萬張。特朗普同樣多了1100多萬張選票。
2024年,哈里斯少拿了600萬張票,丟在哪裡?
2
我們看一下分州的資料:
哈里斯少的600萬票中,有200萬票來自加州。加州,紐約、佛羅里達、得克薩斯、伊利諾伊、新澤西和馬薩諸塞這七個州少了500萬張選票。這七個州都是人口大州,同時也都不是搖擺州。按比例計算,除了得克薩斯之外(8.6%),其他六個州,哈里斯都丟了超過10%的票數。

這七個州里面有需要投票人身份證的佛羅里達和得克薩斯,也有不需要投票人身份證的藍州。
2020年大選如果拜登有陰兵,往這七個州灌選票也沒有任何意義,這七個州都是比較穩定的民主黨州或者共和黨州,灌陰兵選票,也是灌搖擺州的。
然後我們再看看搖擺州。

本次大選7個搖擺州,除了亞利桑那外,剩下六個搖擺州中,和拜登相比,哈里斯都沒有丟太多的票,比例都低於3%。甚至內華達、北卡、威斯康星、佐治亞這四個州,哈里斯的得票數量比2020年的拜登還多。(2024年大選,哈里斯在五個州的得票數量超過2020年的拜登,其中四個是搖擺州)
7個搖擺州中哈里斯總得票是1535萬張,2020年的拜登是1543萬張,哈里斯只少了7萬多張票,遠高於奧巴馬的兩次選舉和2016年的希拉里,其實表現也可以了。
搖擺州的資料說明,民主黨2020年陰兵灌票的機率不大,七個搖擺州2024年的哈里斯和2020年的拜登相比,得票總數差別不大。
但特朗普在7個搖擺州表現遠超預期,在2020年,7個搖擺州只獲得了1519萬張選票,2024年獲得了1612萬張選票,多了接近100萬張。這個結果,讓哈里斯丟掉了所有7個搖擺州。
一般人理解,搖擺州,肯定中間派比較多,哈里斯丟票,應該丟在搖擺州。事實正好相反,哈里斯丟掉了600萬張票,都是在勝負早已確定的非搖擺州,搖擺州反而只丟了7萬票。
全國範圍內的投票率,2024年和2020年相比,有明顯下降。從66-67%跌到65%左右。但七個搖擺州中的五個,投票率反而上升。無論是特朗普還是哈里斯,都在用一切手段讓搖擺州支援自己的選民出來投票。

特朗普2016年當選後,我寫了一篇文章《民主的黃昏》。其中一個觀點是,隨著美國政治的極化,大選取勝,已經不是靠爭取搖擺的中間派了,而是靠最大限度的動員基本盤,讓基本盤出來投票。誰能動員更多的基本盤出來投票,誰就是最大的勝者。
2020年大選,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和2016年相比獲得的票數都增加了1000多萬張,兩黨都把動員基本盤,特別是搖擺州的基本盤選民,做為最重要的事情。2024年也不例外。
正因為此,民調預測也就變得更加困難。選舉的結果不再取決於選民的傾向,而更多取決於對基本盤的動員能力。從2016到2024年,民調一直低估了特朗普一方的動員能力。就算民調預估準了選民傾向,但動員能力很難透過民調判斷清楚。

大選前,在賓州這樣的關鍵搖擺州,兩黨都全力動員出門投票,挨家挨戶的敲門,每天抽獎100萬美元,這些方式能讓一個哈里斯的粉絲投特朗普嗎?肯定不行。這些動員方式都是增加基本盤投票率的。共和黨在搖擺州投票率的優勢,是特朗普此次勝出的重要原因。

從大選資料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增加投票人數的催投票策略都還是有效的。催投票策略,更多的集中在搖擺州。2024年哈里斯和拜登相比少了600萬票,但佔總得票20%(1535萬票的)七個搖擺州只少了7.4萬票。剩餘少的590多萬票,都在非搖擺州。
特朗普也一樣,特朗普比2020年多了300萬票,而佔總票數20%的七個搖擺州,多了90多萬票,佔特朗普增加票數的30%。
從這一點看,哈里斯在搖擺州的表現相對其他地區,其實並不差。
4
其他一些大選的有趣資料:
自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以來,民主黨一直得到美國窮人的支援,在比較窮的三分之一人口中的支援率一直遠高於共和黨。這個趨勢在最近10年迅速逆轉。2024年民主黨第一次在富有的三分之一選民中的支援率超過了共和黨。而共和黨也第一次在貧窮的三分之一選民中的支援率超過了民主黨。


下面這張圖說明了民主黨是怎麼從克林頓時代的,以低教育低收入為基本盤的黨派,轉化成哈里斯時代高收入高教育水平的黨派。而共和黨正好相反,基本盤逐步變成了低教育低收入水平的人群。

然而,特朗普和共和黨的政策是很偏向富人階層的。一個億萬富翁候選人,政策偏向富人,但靠著自己的忽悠和天賦,卻得到了更多美國窮人的支援,這也是一個奇蹟吧。
民主黨背叛了工人階級,美國的工人階級別無選擇,只能支援特朗普了。認為民主黨代表工人階級的比例從1960-80年的30%,下降到2020年的10%出頭,2024年應該更低。

美國人在議員和總統的投票變得非常一致。上個世紀,議員投票投A黨,總統投票投B黨很常見。今天則完全不同。民眾對黨派更加忠誠。支援共和黨的,投特朗普也會投共和黨的議員,支援民主黨也同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