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製造業正在發生的六大變革

今天,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一個“工廠”。製造業在做的事情關乎國運,製造業在中國有三個“1/3”。第一,我們每年的經濟增長的1/3,GDP增長的1/3是來自制造業。第二,全球整個一年的製造業中,中國製造的佔比達1/3,全球最先進的工廠叫做燈塔工廠,由達沃斯經濟論壇評選而出,每年評兩次,最近的一次評選出的160多家工廠中有1/3在中國。
以下是1688超級工廠推廣大使——吳曉波
第五季超級工廠大賽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我是吳曉波,很高興能夠成為1688超級工廠推廣大使。我是1990年參加工作,我的第一個工作專案就是看工廠,當時領導安排說,“你很年輕,給你一個專案,叫做“中國百家工礦企業自主權落實調查”,不到三個月時間,我跑了二十個城市,去全國看了一百家工廠,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國的大型企業。
到了2019年,我要做一個片子叫《地標70年》,要在全國選二十個地標。我想到三十年前,1990年,第一次調研的時候,我到了遼寧瀋陽鐵西區,當時我爬到一個煙囪上面往下看,那裡是亞洲最大的工人宿舍區,密密麻麻都是工廠。
然後,我去了一個企業,那個企業就非常大,兩邊都是鋼爐,裡面非常的熱鬧,車間主任帶了個鋼盔帽跟我說:“吳同志,我們可厲害了。”我說:“你有多厲害?”車間主任說:“天安門的國徽就是在我們這兒鑄造的,厲害吧?”所以2019年,我說我要再去看看那個鑄國徽的地方,廠房還在,工廠名字改了,不再叫瀋陽第二鑄造廠了,改成了中國工業博物館。我站在那麼大的一個廠房裡面,坐在那裡,第一時間淚流滿面,我看見了自己的青春,我也看見了一個時代的背影。
90年代以後,我一直做企業調研,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沒有去看工廠,反倒是一頭紮在網際網路企業當中。2005年,我們寫過一本關於阿里巴巴的書,叫《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了2011年,我開始寫《騰訊傳》,就那個時候大量研究網際網路公司,然後越看越覺得做企業的人不性感。
有個東西叫質量,什麼叫做質量?就是我做一個東西,希望能讓消費者非常滿意後再銷售。但是網際網路公司不是這麼想的,他們當年做了淘寶,做了個QQ,用得不滿意怎麼辦?兄弟,我改呀,我15天迭代一次行不行?就“小步迭代,試錯快跑”。所以很長時間裡面,大家可能會認為工廠就是微笑曲線的最底端,那些新科技、做流量的平臺比工廠更“性感”。
我再一次跑工廠是2015年,那年我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去日本買只馬桶蓋》。我們發現在中國出了一批消費者,他們願意為好的商品買單。你幹嘛到歐洲、到日本、到美國去買?你不能在中國本土買嗎?我們在座的各位工廠人幫他們做電飯煲、馬桶蓋、菜刀、眼藥水、衣服等,這些東西自己就可以在中國買到,所以那年年底高層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那年七月份,我到國務院去開一個座談會,坐在我右邊的就是海爾的張瑞敏。張總邀請我去他工廠看一看。2015年,我第一次去海爾的燈塔工廠,最近的十年裡,我去製造業企業的頻率變得越來越多。
我的一本書《激盪三十年》就是站在中國企業史的角度,來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發展。其實老天挺眷顧我們的,因為中國經濟一直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趕上了三班車。
第一,我們趕上了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此時,我們由一個短缺經濟變成了過剩經濟。第二,真的要感謝像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不久前阿里巴巴25週年,祝阿里巴巴生日快樂。這25年裡,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讓中國成為被網際網路改變得最徹底的國家。我們甚至都沒有信用卡,直接用支付寶了,因此我們趕上了網際網路革命的頭班車。再接著,我們今天正在行駛的那輛車,叫做產業智慧革命的未來列車。
大概從我重新回到製造業看工廠開始,我們看到產業智慧化正在改變製造環節的每一個流程,所以今天的演講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各種各樣的工廠正在發生的變革。我認為這些變革,無論工廠的大小、行業的不同,他們發生的邏輯是一樣的。
今天,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一個“工廠”。製造業各位,你們在做的事情關乎國運,製造業在中國有三個“1/3”。第一,我們每年的經濟增長的1/3,GDP增長的1/3是來自制造業。第二,全球整個一年的製造業中,中國製造的佔比達1/3,全球最先進的工廠叫做燈塔工廠,由達沃斯經濟論壇評選而出,每年評兩次,最近的一次評選出的160多家工廠中有1/3在中國。我們要給這個1/3以熱烈的掌聲。
所以我覺得,1688的超級工廠在中國的整個製造業的底盤中起到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驅動力是來自於製造業。三年前我開始系統地去看這些大型企業,去看中國這些製造企業正在發生的變化。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正在發生的六場革命。
第一是生產線革命。今天,在海爾黃島有一家做洗衣機的工廠,一塊鋼板放在那邊,然後往裡面裝零部件,一層弄完以後到二層,二層弄完以後把它裝成一臺洗衣機要多少時間?38分鐘。
去汽車工廠也一樣,汽車要裝輪胎,如果是五六年前,大概是一個工人把那個輪胎往裡面推完以後往裡面走。兩三年前,那個工人已經不見了,變成個機器手。一年前,你會發現在汽車行走的過程中,那個輪胎被安裝好了,智慧化正在為整個生產線帶來變革。
更要命的是什麼?你今天到網上去買一個十公斤的海爾洗衣機,價位區間在1700-7000元,海爾牌滾筒洗衣機可以在這個生產線生產。另外,這家企業另外一個高階品牌叫做卡薩帝,卡薩帝的品牌是7000-35000元,也可以在這個生產線生產,意味著什麼?這個生產線可以生產一千七到三萬二的十公斤滾筒洗衣機,整個生產產能已經極度的柔性化,勞動成本也開始極度的下降。
一臺vivo智慧手機大概有1200個零部件在其中,它從一個整合電路板到最後完成交到你手上,要經歷九千多個檢測,而這個過程只需要二十秒。圖片上是雲南白藥牙膏,牙膏並不是很大的行業,一年大概一百多億的產值。這個生產線去年做了42億,零售佔1/3,大家早上晚上都需要用的牙膏,一線的生產工人需要多少人?五十個人。
我當年第一次做工廠調查的時候,去完瀋陽我就到了長春,長春有中國最大的汽車公司,當年一個董事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功勳級企業家。當年,長春一汽就是他們這些人從斯大林汽車廠把圖紙搬回來,從無到有建成。我當時問陳總做汽車需要多少人?他說,你記住,十萬輛車,一萬人,這大概是全球的一個標配。就在寧波慈谿的杭州灣,極氪汽車公司,這個工廠大概一年生產四十萬車僅僅需要五千人,用工是當年的1/10。
這是我們上一季超級工廠大賽的參賽企業深圳鎧伯,它做瑜伽服和工裝服,它今天平均每天發貨大約1000單,這是怎麼做到的?我認為,這些變化來源於生產線效率的提升。我們現在看到了雲服務,看到了感測器,看到了機器人,看到了演算法等等的這些新的技術變革,對一個非常傳統的生產線所帶來的效率的提升,這個是我們在製造業看到的第一個革命,叫做生產線革命。
所以今天中國是全球最先進的數字化工廠。大中小企業都在進行裝備競賽,產業的集中度在提高,頭部企業的效率在提升,落後產能在被淘汰。同時,製造業對新增就業的吸納能力大幅下降。
我想這些變革也同樣在發生在今天在場的所有的企業身上,這會讓我們的中國製造業在生產線能力上具備很大的競爭力。因為全世界沒有那麼大的內需市場,你在歐洲那些國家,甚至北美這些國家,他們不可能完成我們剛才提到的這些變革,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大的內需市場,他們不需要一年去做5000萬臺手機,不需要做1200萬臺冰箱。如果你沒有那麼大產能,你就沒有那麼大的投入去改造你的生產線,所以這是我們目前已經非常領先的部分。
第二,我們看到的是流程的再造。這是中國的一家定製家居企業,這是它的內部的生產線變革、整個營銷網路、經銷商渠道和整個網路的變革。中國今天有27家家居上市公司,在2018年以前,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畫出這張圖,今天如果你的公司沒有這張圖,你都不配在家居這個行業活下去。
從內部的管理流程、製造流程、倉儲庫存、經銷商系統管理,整個系統都在完成一個個的變革。所以今天全世界所有的家居行業中,只有中國企業能夠做定製傢俱和整裝定製傢俱,其他國家找不到這樣的企業,這個是中國企業引領的流程再造。
這是一家非常有意思的鄭州企業,它今天在全中國將近三萬家店,它們主要做火鍋調料。這個是我在他們公司看到的一個流程再造的例子,如果沒有這樣的流程再造,你很難在鄭州地區把新鮮的肺片在24小時之內送到廣東的佛山。因為你沒辦法進行對它進行72小時的管理,所以只有在一個數字化的流程再造環境下才能做好火鍋配料。
做火鍋配料有啥技術含量?它今年能在全中國開將近三萬家店,我覺得這是技術給這些初創企業帶來的可能性。在2018至2020年期間,剛才這家鄭州企業就沒有走出過河南。這幾年大概是四五百家企業在河南地區能夠大規模發展,就是因為它完成了基礎設施的再造。
所以在座各位,你們做製造業永遠都不遲,今天仍然有機會,只要你們能夠掌握新的工具或者新的商業模式,這也是汽車行業正在發生的事情。大家知道新能源汽車很厲害,我們今天的出口也好,國內內需都非常好,但更關鍵的是今天這些做汽車的人在五六年前他們都不是做汽車的。
“蔚小理”和小米都不是做汽車的。正是這些陌生人的進入,對汽車行業進行了大規模改變。而他們改變這個行業的第一步,是透過數字化或者流程再造的方式來再造這個行業。他們第一個會使用網際網路工具,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網際網路創業者之一。
同時我們看到的,第四季超級工廠大賽第二名——廈門姚明織帶。他是一家做織帶的廈門企業,他原來全部都在做織帶,這是一個工業消耗品,中介軟體原來都線上下做,那麼你跟線上什麼關係?各位大家都在1688賣貨,在第一天一定面臨過一個問題,我線下價格和線上價格如何統一?所以如果你的第一個主力是經銷商,線下所有的門店經銷商先給你造反。
那麼你只有透過一種協同、一種利益分配的工具。動態的經營管理能夠讓線上的流量和線下的流量形成一種很好的利益分配。那麼怎麼才能讓你整個營銷系統,形成大規模的融合呢?這個時候工具對我們就非常的重要。我看他的資料說今年他的線上訂單,例如織帶的訂單已經佔到全部訂單10%,而今年生意超級難做,但是它線上的生意能增到40%左右,就遠遠地高於線下生意。如果你是做一個工業消耗品,做工業中介軟體的話,如果抱著“網際網路只有那些做直播的才會做,跟我有什麼關係”,那你就錯了。
從馬雲時代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你來1688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完成線上和線下的流量融合,它關鍵的能力,第一是觀念,第二是工具。
在今年一季度,我曾經認為競爭已經結束了,我認為我已經看到工廠未來的終點了。今年五月份,我去了一趟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我看完那些大的工廠以及這些中心工廠以後,我背上出了一身冷汗,我發覺可能一場新的競爭正在爆發。
我在漢諾威看到的兩個景象,第一個景象是參展企業特別的多,而且一年比一年多。我已經去了四次,今年中國到漢諾威的參展企業跟德國已經差不多了,一共六個館,一到五館,到處都是中國企業。我就問那些老闆,你幹嗎的?做一個產品賣到哪裡?這一次去參展1200家做外貿的企業90%都是做歐美市場的,每一家生意都還不錯。
所以看完以後,我就很有信心說,看來在全世界,你要跟中國脫鏈,至少在工業界部分脫鏈,從機器人開始到一個轉動軸、到一個鋼珠、再到精密刀具,你可能很難跟中國脫鏈。第一館到第六館,看到中國的企業,我都非常開心。但是到第七個館的時候,我的臉色就變掉。第七館叫人工智慧館,這裡沒有一家中國企業。
我們看到,像德國的SAP、像美國的OpenAI和亞馬遜,他們在人工智慧領域裡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推進。但是各位不用擔心,今天的中國是全世界人工智慧領域中行業大模型發展最快的國家,因為我們有無數的工業型應用場景。網際網路的科學家和在座的實體經濟者,我們要造出一個新的場景,把人工智慧變成我們未來五年到十年實體經濟製造業發展的一個新的生產力。
第三,是智慧硬體革命,在2019年的時候,我在蒙牛就看到了每個牛頭上套一個脖環。這個牛今天走了多少路,什麼時候需要飼料,它的體溫是多少,它什麼時候會發情?(養牛的時候,如果你早一天知道它發情,就能早一天產奶。這能夠提高效奶率,最重要的指標能夠從75%提高到95%。)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智慧脖環,2015年的時候,以色列人生產價格大概一百美金一個脖環,今天中國人的價格大概是七十人民幣一個。
圖上是我在福建九牧企業看到的機器人,還是非常感慨的。中國每年有很多製造業,主要有兩類製造業會產生很多塵肺,一類是礦山裡面打礦,長期在礦山打礦會產生塵肺。第二類就是一些建陶企業。
塵肺病是不可逆,我們看到這些噴釉機器人的推行後,噴釉工人的工作崗位就消失了,而且噴釉機器人噴得比人更加精細,原來人噴不到的地方機器人都能夠噴到。所以石油工、剷車工、碼頭工、質檢工,這些工種正在大規模地消失,因為智慧硬體技術不斷地應用。
從幾年前開始,我們說5G,消費者可能覺得5G跟我有什麼關係?5G在一般的零售市場和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並沒有關係,但是5G在中國車間的應用至關重要。如果沒有5G的話,很難對生產線進行質檢。所以這些資訊革命變化對我們的一線帶來了很多的變革。
這是我們第二季超級工廠大賽的第一名上海新麥,它已經透過生產線的質檢系統、抽檢系統以及感測器跟電基站的合作,實現了三百六十度、二十四小時的全日制的質檢。它有兩點,第一,它能夠提高人效;第二,它能夠提高質檢的效率和質檢的比例。所以中國今天在工業機器人領域裡面領先全球,我們的工業軟體也在加速自主研發,生產線的柔性化能力在大規模地提高。
第四,是技術工人的革命,這是一家長沙做重型機械的企業三一重工,全世界排在第二名。17年的時候,這個企業的工程師是2700人、藍領工人9600人。到2022年的時候,他們董事長跟我說,他們現在的工程師12000人,藍領工人14000左右。2025年我們的研發工程師到30000人,一線藍領3000人。這個資料告訴我們什麼?中國工廠仍然需要工人。其實總人數並沒有減少,但是工人的知識結構和崗位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此今天,我認為製造業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就業方向。而且我認為中國現在需要很多的職校,因為我們的生產線確實需要很多一線的高階技師,這是我在格力看到的情況。格力有1411個實驗室、152個研究室、5個國家級的科研平臺。
今天,中國的製造業和中國製造業的企業家們正成為中國製造的最底層能力。中國在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中,我覺得最強的核心能力關乎國運的就是製造業,特別是跟先進生產力有關的製造業。中國製造業技術工人缺口3000萬,所以我覺得1688超級工廠對中國的意義就在於為國家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同時提高了我們在全球的製造競爭力。
第五,我覺得是專精特新。這一家企業叫做恆久傳動,已經做了七十年了。他最早做的事情就是拖拉機鏈條,今天已經是一個國家級的專精特新企業。在2021年之前,如果房間上面有塊玻璃,我們需要用一個遙控器把這玻璃開啟來,用鏈條把它推出去。
2021年之前,中國人不會做這個鏈條的。又例如,啤酒有一條生產線,啤酒放在上面傳送帶傳送過去,在2020年之前,中國人是不會做啤酒傳送帶的,所以有的時候你想想看,哪裡還有機會,到處卷得要死,不是紅海都是血海了。但你再仔細觀察發現,可能在幾年前一個非常簡單的工業產品,我們依然是不能生產的。
這是一家珠海的企業,這麼一臺小小的印表機,1700個零部件,今天中國能夠完成100%的國產化,但是你們知道這個印表機裡面有多少個專利?1700個零部件有22萬項專利,中國人花了十年的時間,透過自主研發和併購,把22萬項專利所有的壁壘全部給繞過去了。
今天還要跟大家分享一家寧波祈禧股份,它是做淨水器的,它在1688上實現了業務的增長,但非常關鍵的是它完成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如果所有做企業的朋友看到這兩個資料,還是蠻羨慕它的,它的物料週轉天數只需要四十天,其他企業一般都兩個月左右,它能夠到5天,他零配件庫存金額從1900變成了4490萬。
第六個,今年上半年義烏因為外貿賺了不少錢,義烏土地出讓金收入相當於廣州市。所以今年做外貿有很大的空間,1998年到今年,Made in China已經發生了三次變化,第一次是勞動密集型,阿里巴巴應該就是第一輪中國外貿的紅利,你不知道怎麼做外貿,然後,馬老師就搭了一個平臺,老外到這裡來選貨,我們把貨放上去,一個線上的義烏就這樣誕生的。第二輪是2014年以自主品牌為特色的跨境電商。第三輪就是透過極致的價效比和優勢能力、流量能力來幫助大家在國內市場找到很好的消費者和很好的供應鏈,就是現在1688正在做的事情。
這是我在印尼看到的一個創業者,今天他創立的品牌Y·O·U是印尼二十歲以下女孩最喜歡的美妝品牌,完全用的是中國花西子品牌的模式。他的供應鏈在廣州白雲山。這是一家柳州的五菱宏光,在印尼可以賣十萬,現在是印尼最大的一個新能源汽車企業。如果沒有新能源汽車,這家企業要在印尼幹掉日本或者韓國的企業幾乎沒有任何的可能性。
所以,一方面,我們用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供應鏈能力實現了新的技術變革,所以我們在中國地區做過的很多生意,未來很有可能在全球再做一遍。今年我去完漢諾威後,我又去了一趟比利時的列日。去列日之前,我專門在1688上買了一個西湖龍井茶,到歐洲第四天的時候,我在酒店裡就收到了龍井茶。
今天中國的菜鳥已經能夠幫助大家完成全球五日達,所以今天中國各位在內貿完成的情況下,可以在外貿上挖掘更多的機會,因為阿里巴巴所構建的基礎設施正在幫助大家在全球獲得更多的生意。
我覺得1688這幾年是整個阿里系統裡增長最快的一個部門,真的要感謝在座的各位參加超級工廠比賽的這些朋友,以及我們1688所有的客戶,因為在座各位是天生的網際網路一代,你們是網際網路的消費者,同時也是網際網路的一個創業者。
製造業仍然是各位非常值得耕耘的領域,它非常有確定性,同時它的進步非常地可以被量化,它的能力和經驗可以被傳承,同時它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能力。
最後這三句話和大家做一個總結:“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超級工廠是製造業的基本盤,現場同學是中國未來的基本盤。”
 -END-
 精選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