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肖飛醫生事件的本質

作者 | 燕梳樓
本來不想寫這些褲襠裡的破事。
但發現肖飛醫生和董小姐的瓜,可不止桃色事件那麼簡單。
還沒吃瓜的朋友,可以點選閱讀昨天的文章《肖飛醫生的瓜,讓人後背發涼》
現來來看,這起事件的本質,不是私德問題,不是醫德問題,而是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問題。
所以說大家的關注點不要跑偏了,如果放任這種“波波醫生“拿起手術刀,就不是把病人晾在手術檯上那麼簡單了。
事發後董小姐偷偷刪除了自己的知網論文,成功把火力從肖飛吸引到其4+4的教育背景上來,也由此打開了醫療行業權閥滲透的閘門。
下面我提三個問題,希望董小姐能直面回應,也希望相關部門儘快介入調查。她要體面就讓她體面,她要不體面,就幫她體面。
第一個,怎麼進的4+4通道?
董小姐出身顯貴,膚白貌美,相比普通人確實有更多的賽道。但她非要當最苦最難的醫生,確實難為她了。其實公眾更好奇的是,協和這種4+4的模式,究竟是什麼標準?
我看董小姐的履歷,一個社群大學經濟本科生,是如何進入4+4賽道,短短4年就直接跳過碩士,拿到醫學博士學位,並進入北京頂尖三甲醫院規培的?這中間有沒有權力鋪路?
首先一般人不知道還有這種4+4的速成模式,其次是董小姐父母都位高權重,所以她能一個學經濟的搖身一變成了醫學博士,說背後沒人指路甚至鋪路,確實讓人很難信服。
第二個,是否存在論文造假?
不知道為什麼董小姐不是第一時間闢謠,而是選擇秒刪知網論文。這說明在她看來,論文的問題比情色問題更嚴重。但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萬能的網友扒出了她刪掉的論文。

61頁論文確實不少,但根據協和醫學院臨床博士論文常規要求,通常≥80頁,所以她這61頁根本不算多,更重要的是,洋洋灑灑61嶚,正文僅24頁。更詭異的是,博士論文研究的是婦科影像,導師卻是骨科院士邱貴興。

不僅如此,她還在論文致謝中感謝了多位醫學界大佬。這就很難不讓人懷疑,一個學經濟的本科生是如何讓一眾大佬躬身指導的?這背後是否存在學術不端和利益輸送?
第三個,如何實現跨領域跳躍?
既然她是通常正常的通道進入4+4,又恰好遇到了貴人指導,那麼她此後的職業軌跡那就更稱得上傳奇了。論文是影像,學位是內科,指導是骨科,規培在胸外科,現職泌尿外科。
這跨界跨的,劉翔也追不上。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人家規培生至少3年而且還不一定能留任,而她僅用1年,就能上四級手術。請問這不是醫學天才是什麼?也難怪肖飛願意為其拋妻奪子嘛。
當然,你要認為她如此努力是為了當一名好醫生,格局就太小了。事實上人家的職涯早就規劃好了,以最短的時間縮短規培並拿到事業編,然後轉管理崗,過幾年就到衛健委或疾控中心當領導去了。
你看,二代們的人生就是如此樸實無華,連一點撲騰的浪花都沒有。如果不是肖飛的意外出外打翻了這夜壺,誰敢說那壺裡裝的不是酒?普通人別說喝,你連味兒都聞不著。
我們不是非要去質疑協和4+4模式,而是相比之下普通醫學生需要5+3+3至少11年的路,協和4+4只需要8年就能 直博從醫? 你讓那些小鎮做題家、寒門學子們怎麼想?
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所謂的4+4模式已經淪為特定人群的鍍金流水線,照顧的恐怕都是像董小姐這樣的二代們。以前霍霍金融、電力這些領域也就罷了,現在連醫療行業都不放過了。
如果一個學新聞甚至學園藝的,短短4年都能臨床,那我這個寫時評的是不是也能拿手術刀?我就問一句,你敢躺在手術檯上,讓這些4+4速成班出來的孩子,給你開腸破肚嗎?
據專家表示,4+4的初衷是為培養醫學領袖而設立的,需要經過嚴格的考試篩選。但董小姐的經歷告訴我們,這個賽道恐怕已經異化成門閥的自留地。
張雪峰說窮人家孩子不要學醫,不要學金融,天地良心啊。大家吵來吵去,吵的是醫生褲襠裡那點破事嗎?是公平,公平,還是TMD公平啊!
相關部門若不能從這起個案入手徹查,恐怕侵蝕的就不僅僅是醫療行業這麼簡單。現在只是把人晾在手術檯上,下次就是直接推進太平間。
當你費盡心思好不容易託關係進入協和醫院,可能不巧給你主刀的醫生也是這麼進來的。
最後奉勸二代們,放下手術刀,給普通人一條生路吧。

位卑未敢忘憂國!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對話作者請新增微信:
Y2023-205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