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變富的開始: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jinian
凡是讓你痛苦的,都是來成就你的。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雲灣朗讀音訊
前些年,我還在雜誌社工作。
單位人不少,我卻年紀輕輕就坐上了副主編的位置。
並不是我寫的文章有多好,而是我把別人不願意做的事都做了個遍。
別人不願意寫的稿子,我搶著寫;別人不願意做的專欄,我完成得又快又好。
就這樣,短短幾年內,我的薪資一連翻了幾倍。
也是從那會兒,我摸清了一個道理:
這世上賺錢的路有千萬條,肯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才是最短的路徑。
01
《人民日報》說過這樣一句話:
“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比別人強,你就必須去做別人不想做的事。”
若是怕吃苦、嫌麻煩,只願做些簡單而沒門檻的事。
或許能享受到片刻歡愉,但到頭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賺錢。
前兩天,看了一部電影《大河戀》,對兄弟倆的命運尤為唏噓。
哥哥諾曼,自小便是個上進的人。
在外讀書時,由於交通不便,他足足五年沒有回家。
在學校裡,他也是出了名的好學。
其他同學學習大多為了應付考試,都是淺嘗輒止,他卻願意多花些時間鑽研。
到最後,他成功拿到了博士學位,還獲得芝加哥大學的聘用書。
人生也自此進入了另一個階層。
而弟弟保羅卻不像他這般順利,在讀書上不過都是草草應付,畢業後留在家鄉工作。
在狐朋狗友的慫恿下,保羅迷上了賭博,還欠下大筆負債,生活一地雞毛。
諾曼去芝加哥前,曾勸弟弟跟他一起離開。
可保羅一想到要在新城市生活,說什麼也不願離開舒適圈。
最終,兄弟倆的命運逐漸背道而馳。
蔡康永說過一句話:人生前期越是嫌麻煩,越是懶得去學習,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有的人不願意踏出舒適圈,那風口來了,他也抓不住;
有的人不願意丟掉面子賺錢,那隻能眼睜睜地看別人掙錢。
你不願意做的事,總有人願意做。
你賺不了的錢,自然也有人能賺。
02
前段時間,跟幾個同事聚餐。
飯桌上,一聊起績效情況,大家都對老張佩服不已。
老張是公司的老員工,每個月都能超額完成任務,光是績效就甩我們一大截。
一旁的領導聽了,笑著說:你們羨慕不來,老張付出的努力你們未必能趕上。
前些年,公司有個難搞的客戶,一連找了幾個同事都合作不來。
只有老張不嫌麻煩,不管對方要求改多少次方案,他都會不厭其煩地處理,直到客戶滿意為止。
不僅如此,他還會主動蒐集市面上的相關資料,以求方案達到最好。
到了最後,這個客戶對他讚不絕口,無論什麼專案,都只認準了老張。
而那幾個吃不了客戶刁難的同事,要麼還在基層崗位徘徊,要麼就是失業。
有沒有發現,賺錢的機會,往往就藏在別人不願做的地方。
今天你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明天就能賺別人賺不到的錢。
把難熬的事情做好,你才能真正成全自己。
博主@秋葉大叔有個朋友,一直在做手工醬的生意。
按理來說,手工醬就是門小生意,盈利十分有限。
她卻只用了幾年時間,就將利潤翻了上百倍。
原來前幾年,她打算做一種新型的創業模式。
這需要跟大量使用者建立一對一的溝通,才能以最優惠的價格直銷消費者。
但這樣一來,工作量不僅大大增加,成功率也不好說。
身邊朋友紛紛勸她放棄這個想法。
朋友卻不認輸,硬是一個人把這個模式搭建起來。
剛開始,她要做的工作細瑣又麻煩,任誰看了都會望而卻步。
從採購、生產到銷售、研發、包裝,她要一人分飾多角。
除此之外,每天她都會跟客戶交流問好,在朋友圈分享手工醬的製作過程。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客戶被這個模式所吸引,成了他穩定的客源。
而朋友也憑此,早早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聽過這樣一句話:
“賺大錢的人都能做到這三件事: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算別人算不清的賬、做別人不做的事。”
很多事情看似費時費力,實則為一項回報率超高的投資。
若是怕吃苦、怕麻煩、怕丟面子,錢只會離你越來越遠。
唯有去嘗試、去吸收、去探索,那些經歷才會化作你成長的能量。
03
美國管理學家韋特萊提出過韋特萊法則:
成功者所從事的工作,是絕大多數的人不願意去做的。
對此,我頗有同感。
公司樓下有兩家早餐鋪子。
賣的早點一模一樣,但生意卻天差地別。
我買了幾次,才察覺出其中的差距。
原來,其中一家早餐鋪子把茶葉蛋提前剝好了皮,顧客買來就能吃,省了不少事。
這麼簡單的舉動,大家都能想得到。
而不願意做這種麻煩事的人,自然就跟這份錢絕緣了。
說實話,真正能賺錢的路,都不好走。
熬過別人承受不了的痛苦,你才能掙到他們掙不到的錢;
做到了別人做不了的事,你才能拿到別人拿不到的結果。
1932年,有位年輕人開了一家米店。 
那個年代,加工技術不像現在發達,許多大米里都混有稻草葉和沙礫。
大家都預設這是件小事,不願意在這上面花時間。
只有這個年輕人,每次賣米前,都會先把裡面的雜物挑乾淨。
不僅如此,他還會去顧客家裡,把他們家中米缸裡的舊米騰出來,再把米缸清理一遍。
這一舉動,不僅鞏固了老顧客,還為他帶來了不少新顧客,使他的米店成了行業翹楚。
最後,這個人也成了當地著名的企業家。 
《雞毛飛上天》中,有這樣一段臺詞:
“不是沒有活,是看你們眼裡有沒有活;
不是沒有機會,是看你們眼裡有沒有機會;
不是沒有錢,是看你們眼裡有沒有掙錢的方法。”
我們常說,現在錢越來越難賺了。
但實際上,真正的財富,都藏在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中。
劉震雲在一次演講中,講過一個小故事。
有次他問舅舅:為什麼你做的箱子在周圍賣得最好?
舅舅笑道:因為別人打一個箱子只願花三天,而我花六天。
真正會賺錢的人,都有一種能力:
別人不願意去做的事,他去做了,而且能夠全身心地去做。
凡事讓你痛苦的,都是來成就你的。
人須在事上磨,把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做好做精,你才能開啟財富的大門。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