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剛剛開始,美妝圈的打工人就接連收到壞訊息。先是雅詩蘭黛集團財報說要裁減5800至7000個工作崗位,緊接著是上美股份(02145.HK)傳出也要裁員。
美妝圈都在瘋傳一張據稱來自上美股份大BOSS呂義雄朋友圈的截圖。

網路截圖
這張截圖為上美董事長兼CEO呂義雄和一位下屬的對話。
對話中,呂義雄先是表示要“開始研究AI替代人的工程,稱公司很多崗位要用AI代替……”隨後,呂義雄直接給出了相關部門的裁員比例,如“法務50%的人員要淘汰了,只留下20%能用AI的人。”“客服95%的人要淘汰了,只留下 5%能用AI的人。”“新品創新中心70%的人要淘汰了,只留30%能用AI及工藝把控的人。”“內容創新的部門80%的人要淘汰了,只留下20%能用AI的人。”呂義雄還表示,內容創新這塊要整合,“一個團隊要做出以前20個團隊的活。”最後,呂義雄繼續指示這位下屬,“關鍵要訓練透過滑鼠+語言與AI的對話交流,取消鍵盤。”
6日晚間,澎湃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方面瞭解到,上美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呂義雄發朋友圈闢謠稱,“我們公司不是要裁員,今年上美總體人數會增加800人,總部人員在今年年底會達到2700人。只是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減人,讓運營更科學化,更有效率。”
有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網傳截圖屬於斷章取義,只有管理群裡的前半部分截圖。
上美股份(02145.HK)為國內知名國貨美妝公司,成立於2002年,2022年底在港交所上市,旗下擁有韓束、一葉子等多個品牌,主營業務包括護膚、母嬰、洗護等。
2025年1月29日,呂義雄釋出公開信指出,2024年,上美打了一場漂亮的仗。2025年,將衝刺100億目標;2030年,衝刺300億目標,“對我來說,未來我將只研究四件事:第一,思考未來三至十年的發展戰略;第二立專案,找人幹活;第三,分好錢;第四,建立可持續化的人才梯隊。”
咱們暫且不說這件具體事情未來發生的機率,但是AI取代部分人類工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目前只是時間問題以及比例問題。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據麥肯錫最新報告揭示,預計到2030年,高達30%的工作時間可能將被機器人和演算法所替代。這一深遠的趨勢正深刻影響著各個行業,許多職業因此面臨被淘汰的嚴峻風險。
你的工作會被AI幹掉嗎?三感原則自測
當AI能15秒生成100張海報、1分鐘處理200條客訴,打工人必須回答:
我的不可替代性,到底在哪裡?
▍崗位替代公式:AI入侵指數 = 流程標準化×資料可獲取性×決策複雜度
-
高危區(指數≥80%):
-
美妝行業:配方研發助理(AI已能模擬10萬種成分組合)
-
網際網路行業:基礎UI設計師(Stable Diffusion生成效率超人類20倍)
-
案例:某電商大廠AI客服處理70%售後諮詢,人工客服轉向“情感挽回專家”崗
-
安全區(指數≤30%):
-
情緒價值崗:使用者心理洞察師(資生堂設“AI情感對映師”年薪百萬)
-
戰略預判崗:潮流趨勢分析師(雅詩蘭黛用AI預測爆款,但需人類解讀文化符號)
▍職場人自查清單(三感原則)
-
差異感:你的產出是否有獨特風格標籤?(如李佳琦的“OMG”是AI無法複製的情緒IP 比如張雪峰老師說行業內的一些資訊是網上和AI抓不到的)
-
溫度感:能否解決機器無法觸達的情感需求?(比如張雪峰老師回應自己是否可能因為AI而失業時說自己的服務還有情緒價值)
-
前瞻感:是否持續介入AI工作流?(如用ChatGPT寫初稿≠被ChatGPT替代)
根據AI入侵指數 = 流程標準化×資料可獲取性×決策複雜度,打工人可以透過以下策略降低被AI取代的風險,並學會將AI轉化為職業發展的助力:
1. 打破流程標準化:打造個性化工作模式
-
問題:標準化流程是AI的強項,重複性工作最容易被替代。
-
對策:
-
差異化輸出:在AI生成的基礎上加入個人風格(如創意、情感表達)。
-
跨界整合:將多個領域的知識結合,創造獨特的工作方法(如用AI資料分析+心理學洞察使用者行為)。
2. 降低資料依賴性:提升隱性知識價值
-
問題:AI依賴大量資料,但隱性知識(如經驗、直覺)難以被量化。
-
對策:
-
深耕領域經驗:積累行業洞察,成為“資料背後的解讀專家”。
-
強化人際網路:透過人脈獲取非公開資訊,建立AI無法複製的資訊優勢。
3. 提高決策複雜度:成為AI的“指揮官”
-
問題:簡單決策易被AI替代,複雜決策需要人類判斷。
-
對策:
-
升級決策能力:學習戰略思維、風險管理等高階技能。
-
掌握AI工具:用AI輔助決策(如用ChatGPT生成方案,人類負責最佳化和落地)。
4. 主動擁抱AI:從“工具使用者”到“AI協作者”
-
問題:被動等待只會被淘汰,主動學習才能掌握先機。
-
對策:
-
學習AI技能:掌握Prompt工程、資料分析等實用技術。
-
創造新價值:用AI提升效率,將節省的時間用於創新和戰略思考。
總結:AI時代的生存法則
打工人需要從“執行者”轉型為“AI協作者”,透過差異化、經驗積累和複雜決策能力構建護城河。記住:AI不是對手,而是槓桿——關鍵在於你是否站在支點正確的一側。
現在網上有大量的AI工具,特別是DeepSeek的各種使用指南,文字版的,影片版的,建議不要衝動被割韭菜,先把免費的技能學會用到工作中,如果對你確實有價值,你也確實需要更高階的使用技巧,再去學習收費課程也來得及。
當然了,如果你沒這方面的資料,還想快速瞭解掌握AI和DeekSeek等先進工具,不想在職場中掉隊,歡迎加入我們的職場健身房微信粉絲群。
我們會在群裡分享最新的網際網路行業大事(八卦大瓜等),或是推薦有助於職業成長,分享大廠或是大牛職場心路歷程的文章。
總之,讓你在這個群裡,可以通過了解學習更多行業和職場知識,達到增強職場免疫力的效果,讓你在職場中就算不跳槽,也不能喪失能隨時跳槽的能力!

公眾號後臺回覆“加群”,群裡的資源更多更勁爆!
更多網際網路行業爆料,以及職場資訊,職業技能經驗分享
關注我,給你好看
部分內容引用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回覆“健康指南”,Get《程式設計師健康指南》電子書】
【回覆“1024”,Get程式猿求職面試葵花寶典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