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鉅額花銷,要提防

圖:snelse_

昨天聊了一本王興醫生寫的書,挺多人感興趣。
作者本人找來了:

祝體檢報告所有向上的箭頭,都出現在股票和基金裡。

haha。
有小夥伴安利——夏夏,我還推薦你他寫的另一本:《病人家屬,請來一下》。
同樣輕鬆易懂,教大家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癌症病人家屬。
嗯嗯,在讀了在讀了。
這本書也很輕鬆易懂,和上一本書一脈相承。
比如作者同樣強調:
癌症是長壽的副產品,活越久越容易得。
像美國平均壽命長,1/3的人一生中至少得過一次癌症;
日本90歲以上的老人,很大比例都得過2次以上的癌症。
我看過另外一本癌症科普書《癌症·真相》,也說過類似的話:
“癌症發病率從40歲以後就是指數增長”
無論如何控制環境汙染、食品安全都是不可逆轉的。得了也不要自怨自艾。
關鍵的是——
咱們要儘量在早期發現它、解決它。
早發現,省大錢。
所以定期體檢很重要。
尤其是45歲以上的人,要做全面體檢。
體檢多花錢、治病就能少花錢。
以肺癌為例——
早期的肺癌只需要花5萬塊做個手術,一週就能出院,術前術後什麼治療都不需要,就能獲得大概 85%以上的治癒率。
到了中期,就要花5萬塊的手術費,5萬塊的化療費,還只能獲得 50%的治癒率。
中晚期就更麻煩了,5萬塊手術費,5萬塊化療費,5萬塊放療費,再加上零零碎碎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治癒率只有20%。
晚期是最絕望的,可能幾十萬砸進去了,也只能獲得5%的治癒率。
醫療科普我就不多說了,王醫生寫得很細膩生動了。
大夥可以去微信讀書搜一搜。
讓我意外的是,這本書還花了很大的篇幅聊了保險。
haha,這就是我的舒適區了。
我挺好奇,醫生是怎麼看保險的呢?
作者直接說:

醫生很喜歡有保險的病人
因為不用考慮給病人省錢了,可以拿出最優的治療方案來。
怎麼效果好、病人怎麼舒服怎麼來。
醫生當然希望自己的病人有保險。作為腫瘤醫生真的絕望的,不是每天面對悽慘的病人,而是明明知道有一種治療可以幫到病人,但是他卻無法選擇。
他建議,癌症病人的家屬一定要買保險。

一是因為遺傳因素和生活習慣,癌症病人家屬發病率更高;

二是作為癌症患者的家屬,應該更清楚癌症治療花銷有多大。
流程有多漫長了。

那,買什麼合適呢?多少額度合適呢?

醫生看法和我類似~

比如他說,重疾險必不可少
王醫生算了個賬,以治療癌症為例:
中國85%的病人發現自己患癌時,一般都已到了中晚期了。
也就是超過一多半的人治療費用平均在20萬-50萬,上不封頂,但只有極少數人會花100萬以上。
除治療費用外,癌症還有大量隱形花銷。
看病奔波的路費住宿費、康復所需費用、期間損失的工作收入…
這些都可以用重疾險的賠償金來彌補。
統統加在一起,作者覺得,保額50-80萬之間比較合適。
擁有個50萬—80萬額度的重疾險,是每個中年人的必需品。
當然,作者不賣保險,只是科普理念,不聊具體的產品。
我來針對性補上例子吧:
比如重疾險,9月有個新上的達爾文10號
主打一個便宜大碗
如果30歲買,保終身50萬額度,選基礎保障的話——
男的一年是5815元,女的是一年5405元。
比以前的產品貴,沒辦法,預定利率降了嘛。
但在當下算挺便宜了。
基礎保障一般情況下夠用了,包括:
重疾賠1次,中症和輕症可以多次賠,累計共賠6次。
還有保費豁免。
如果大夥覺得不夠,還可以繼續加料——
達爾文10號有多達8個可選項。
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再加一層或n層保護罩。
比如:
1)“惡性腫瘤-重度”治療津貼保險金
這個就挺實用的。
得了重度癌症之後,如果1年後病還在,或者發、轉移新發了其他重度癌症,還能再賠40%。
1年後沒治好,再賠50%;1年後再賠30%。
一共最多再賠3次,共120%保額。
哪怕是癌症,現在存活率也很高了。
但未來隨著年齡增長,部分人還是有得第2次、第3次的可能,且機率越來越高。
這是長期存活帶來的風險,不可逆。
所以如果預算ok,可以勾選上這個“重度癌症多次賠”
30歲買50萬保額的話,每年多花900元。

2)再比如疾病關愛保險金
醫生在書裡提過——
當代國人的平均壽命來看,50歲或者60歲以前死亡的機率非常低,但得重疾的機率挺高。
而很多人此時身上還有一堆擔子。
如果你擔心這個,想把槓桿加大,也可以勾選上一個疾病關愛保險金
60歲之前確診,還能額外再多賠一大筆。
3)還有特定心腦血管疾病保險金
家人如果有相關病史,擔心自己也高發,可以選上,能多次賠。
4)再比如妊娠期重大疾病關愛金
懷孕期間得了重疾,能多賠50%。
反正市面上有的可選保障,它基本都有,都列在下面表格裡了——
大夥可以根據預算,各取所需。
ps.
除了重疾險,王醫生其他的保險建議,和我一直唸叨的也差不多。
比如說他很推薦年輕人買一份

百萬醫療險

尤其當你經濟狀況不足以支撐重疾險的時候,“一定要先買個醫療險”

對於一個30歲的年輕人來說,他可以每年用300元錢的保費撬動一個100萬的槓桿。
不用到處求人籌錢。
這方面產品不少,比如支付寶的百萬醫療險;又比如越小保最近寫過一個長相安2號,也是便宜大碗型別。
30歲買只需要201元/年。
如果是家庭經濟支柱,有大筆房貸/負債要還,一份定期壽險也可以考慮。
比如大麥定期壽險,30歲男生買100萬保額,只需要1102元一年
王醫生以自己舉例,很幽默地說:
我買了保險,站著是印鈔機,躺下是一堆金。
幾百萬的房貸瞬間能被我的保險理賠金填上一半,夠娘倆輕輕鬆鬆過個三五年。
老婆再花三五年改個嫁,來個接盤俠繼續還剩下一半房貸,最後孩子長大了給他當婚房。
這大概是我老婆心中夢寐以求的圓滿大結局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