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和老鼠都吃莊稼,為什麼古代怕鼠患而不怕「兔患」呢?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古代農民對老鼠避之無不及,但似乎對同樣繁殖力強且吃莊稼的兔子鮮有提及,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動物學領域優秀答主@剁椒鹿 的回答吧。
兔子和老鼠都吃莊稼,為什麼古代怕鼠患而不怕「兔患」呢?
|答主:剁椒鹿
冷知識:「鼠患」出現的時間比莊稼出現的時間早五千年。

家鼠:跟人類共棲了萬年的生物

在很多人的直覺裡,老鼠是因為人類穀倉的富裕才來偷吃的東西的,那麼應該是新石器時代,進入農耕生活以後才有的家鼠。
其實不然,家鼠至少 1.5 萬年前就跟人類一起生活了。有牙齒化石為證。[1]
家鼠這個小傢伙跟人類開始甜蜜共棲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的時間比農業(1.2-1 萬年前)出現還早幾千年呢。
1.5 萬年前,這個時候人類甚至還沒馴化狗。
如今我們知道,狗大約是 1.3 萬年前被人類馴化的,是第一個被馴化的動物。
無論從分子生物學層面還是從跟我共同居住時間的長短來看,老鼠才是那個陪伴我們最久,最「親」的哺乳動物。
從圖中可以看出,兔形目和齧齒目在親緣上比貓狗離我們更近。
老鼠更是 90% 基因都跟人類相似,這也是小白鼠被用作實驗動物,以及鼠攜帶的疾病容易使人致病的原因之一。(致病不僅限於老鼠,也包括松鼠、土撥鼠等其他的齧齒目)
直到兔子被馴化前,兔子不是我們的共棲生物,也沒有闖入我們的生活。最多作為獵物經常放上餐桌。(這個放在後面講)
說到鼠患,知乎的朋友很多都在城裡生活,估計都很少看見老鼠了,可能也不知道「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裡的碩鼠到底什麼概念。

其實跟我們共棲的家鼠有好幾種:

從上到下分別是挪威鼠(別稱溝鼠、黃胸鼠,起源於中國北方)、屋頂鼠(別稱褐家鼠)和小家鼠,這三種老鼠在我國都廣泛分佈。
很多人可能對 40cm 的老鼠沒什麼概念,沒關係,在網上搜廣東老鼠就有了:
挪威鼠,這黑人是在非洲不是廣州
下面這個是北方的小家鼠:
我相信你看完上面幾張大鼠的圖片就是需要報警的程度。
可能這樣就能直觀地感覺到為什麼鼠患這麼可怕。

老鼠是夜行動物:

老鼠很早就發現智人這種動物高攻低防,他們能夠狩獵很大的動物,顯然他們可能是一種很偉大的肉食動物。
但神奇的他們的嗅覺跟聽覺好像退化了,只要天一黑,他們如果看不見就看不見了,根本沒法從嗅覺和聽覺察覺到老鼠的存在。
而老鼠恰恰是一種夜行動物,只要晚上去偷吃智人的東西,那簡直如過無人之境。
對比一下老鼠的幾種天敵,就會發現我們拿老鼠毫無辦法:
貓:
貓的眼睛有明毯(眼睛的一種膜),使得他們晚上能聚集很細微的光線,反光的時候看起來眼睛在發光一樣。
再加上優秀的嗅覺和聽力、完美的動態視力,以及鬍鬚和肉墊帶來的震動感受器。
所以老鼠被貓吃得死死的。
蛇:
部分蛇有紅外夜視功能。狙老鼠猶如探囊取物。
總之,只有人類這種白天強大,晚上弱雞的生物很適合老鼠共棲生活。
所以這也是他們選了我們一萬多年的原因。
要知道家鼠在野外並不是優勢種,其他鼠鼠更能打。
但是自從家鼠屬榜上了智人這個大腿,它們就跟著我們走南闖北的,去了好多地方。
現在家鼠是世界上除了智人分佈最廣的哺乳動物。
而且他們會打洞,不請自來。
兔子性格謹慎一些,曠兔不打洞,穴兔打洞也不會打到人類家裡來。
而且兔子是暮曙性動物,日落和日出的時候活動比較頻繁,更容易被人類防範。
在新石器時代進入農耕生活後,老鼠的活動更為頻繁。
仰韶文化菜籽罐
我們能在不少文明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裡找到類似這種形狀(開口很小)的陶罐。
這類陶罐是用來貯存種子的。
除了防潮以外,最大的作用就是防鼠,因為顯然這麼大的開口對防蟲效用不大。
只要防住老鼠,明年開春的種子就保住了。

老鼠傳播疾病:老鼠能傳播多種疾病

這些疾病主要透過以下途徑傳播:
1. 體外寄生蟲傳播:

老鼠身上的跳蚤、蜱和蟎等寄生蟲在叮咬老鼠後,可能攜帶病原體,如鼠疫桿菌(透過鼠蚤傳播鼠疫)、立克次氏體(透過蜱傳播斑疹熱)和蟎類(傳播叢林斑疹傷寒)等,當這些寄生蟲再叮咬人類時,會將病原體傳給人類。

2. 汙染食物或水源:

老鼠攜帶的病原體,如漢坦病毒、沙門氏菌、鉤端螺旋體等,可以透過它們的活動、排洩物(糞便和尿液)汙染食物和飲用水,導致人類食用後感染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鼠傷寒等。

3. 直接接觸或外傷侵入:

老鼠直接咬傷人時,其口腔內的細菌可能導致鼠咬熱等疾病。此外,病原體也可能透過皮膚傷口進入人體,引起感染。
老鼠傳播的疾病包括但不限於:

– 

鼠疫:

由鼠疫桿菌引起,歷史上曾造成大規模疫情。

– 

流行性出血熱:

由漢坦病毒引起,影響腎臟功能。

– 

鉤端螺旋體病:影響多個器官,可能導致黃疸和腎衰竭。

另外,有恐鼠症 Musophobia 這種恐懼症單詞,但是沒有恐兔症這種恐懼症(或者人數不夠多得產生名字)。
人類比老鼠大很多,在以體型為勝的自然界,按理說不應該對老鼠如此恐懼。
可能老鼠和疾病禍患等關聯比較強,一代代的對老鼠的恐懼就透過親屬傳下來了。
可能這裡有人就有疑問了,老鼠自己攜帶這麼多病菌,它們怎麼沒被毒死的?
其實免疫系統是個很奇妙的系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清潔假說」,說是現代智人的生存環境從小過於乾淨,小孩的免疫系統從小沒有得到訓練,所以反倒容易生病。
老鼠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它們所處的環境髒亂差,但是也是由於如此,它們有一套自己跟病菌相處的方式。
(但是並不意味著老鼠不生病,老鼠感染鼠疫也會生病,也會死,只是致死率沒有人類這麼高。)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野生環境或者寵物店飼養的「髒老鼠」可能比實驗室無特定疾病老鼠更適合做免疫學實驗,所以有意引進一些髒老鼠,但是在髒老鼠和實驗室老鼠合籠的時候,乾淨的實驗室老鼠有 20% 的死亡率,可見老鼠的免疫系統並沒有特別 imba,只是從小習慣了而已。[2]

兔:吃飽了點到為止
鼠:吃飽了還要打包

兔患也不能說是沒有,歷史上有記載,但是不多。
鼠患光記錄下來的都罄竹難書了。
不僅僅是因為老鼠陪伴我們的時間更長。

老鼠為禍一方,還因為它貪婪。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細數一下喜歡貯藏食物的哺乳動物,比如松鼠、倉鼠、家鼠甚至於人類等,都是有手的動物:
兔貪食,不過為果腹。
而鼠輩有了手之後更為貪婪,總是妄圖攫取更多。
小家鼠的學名是 Mus musculus,據說,MUS 來自梵語中的「小偷」,強調了老鼠和人類之間的密切但有點尖銳的關係。
松鼠囤積的橡子
這輛車出現問題去維修,在汽車裡搜出來的老鼠藏在裡面的花生:
老鼠擅長打洞,偷了人類的食物,不但自己吃飽,而且全家吃飽。
本來老鼠的繁殖能力就比兔子更強,再加上它們會囤積食物吃得更飽,會打洞破壞屋宇,所以破壞性和繁殖速度都不是兔子可以比擬的。
糧食充足繁殖速度快,遇到氣候合適的時候就會大爆發,高聚集密度導致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傳播疾病的機率大大提高。
老鼠囤積的食物遇到儲存不當還容易發黴變質,導致人類生病。
中國野生的幾種兔子全都是曠兔,不會打洞。對田地的破壞比穴兔小。(所以準確來說野兔跟家兔不是一個物種,染色體數量都不同,要區分野外的家兔和野兔的區別)
而穴兔是什麼時候來國內的呢?
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都沒有穴兔的化石,說明穴兔是馴化過後以家兔的身份來到我們國家的。
這個時間有資料表示大概是先秦夏商周時期,但是總的來說,家兔(馴化後的穴兔)還是明朝以後才在國內大規模繁殖的。
曠兔因為藏匿性比穴兔差,性格又比較害羞,所以不會大規模在人類聚集區出現。畢竟人類是會獵殺野兔的,獵殺成功率還很高。
這也是導致兔患比較少的原因,只有在豐年或者氣候環境等因素特別合適的時候才會迎來野兔大爆發,導致野兔入侵人類生活區。

老鼠和兔子食性不一樣

兔子是專性草食動物,它們的飲食主要由草、葉子、乾草等植物性材料組成。
它們是有選擇性的採食者,它們偏好營養豐富新鮮的嫩葉和新芽,對富含纖維的成熟植物興趣不大,因為它們自然地挑選和選擇能量密度較高的食物,這使它們在圈養時容易肥胖。
另外蛋白含量太高的食物會導致兔子消化不良甚至死亡。[2]
相比之下,老鼠是雜食性動物,它們的飲食範圍更加廣泛,包括穀物、種子、果實、昆蟲、小型無脊椎動物等,甚至在食物稀缺時,老鼠也會吃草。
而且它們會嘗試新食物。即使存在穀物和種子,也可能優選富含脂肪、蛋白質或糖的食物(例如培根、巧克力、黃油、堅果,這些東西是兔子拒絕嘗試的,即使嘗試了也是一個消化不良的結果)。
老鼠是種很髒的東西,會攜帶大量病原體(蟑螂都比老鼠乾淨)。
老鼠透過尿液和糞便汙染的食物遠多於它們消耗的食物。
因為是齧齒動物,所以老鼠的牙齒結構適合咬碎各種食物,而不僅僅是植物。
所以老鼠和兔子的食性分化挺明顯,兔子專注於植物性食物的高效利用,而老鼠則展現了更為廣泛的飲食適應性。
這也是老鼠對人類危害更大的原因之一。
家鼠偷家,田鼠禍害穀物、青苗。
就是因為老鼠它們能吃的太多了,一邊吃一邊拿,拿完了還要用糞便來汙染食物,一顆老鼠屎壞了了一鍋湯,一般來說汙染的食物是它們吃掉的十倍之多。
兔子對成熟的穀物沒什麼興趣,因為偏愛新鮮的草,養兔子你餵它稻米和穀子它是不吃的。
對莊稼的危害僅限於育青階段,再加上它們膽小的天性和相對在人類清醒時間的活動規律,使得驅趕兔子比驅趕老鼠容易多了。
以上~
參考
1.A New Look at 「on Mice and Men」: Should Commensal Species be Used as a Universal
2.Digestion in the rabbit –a new look at the effects of their feeding and digestive strategies
3.New Insights into the Immune System Using Dirty Mice
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答主@瞻雲 以人類歷史上的三次鼠患為切入點分析,收穫 600+ 贊同。
答主@犬君拌汪醬 從家鼠和田鼠的區別展開,收穫 300+ 贊同。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更多精彩回答吧
題圖來源:《比得兔》
知乎熱門文章

有沒有可能,氧氣是種慢性毒氣,通常需要 70-100 年來殺死人類?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