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市場丨對美農產品加徵關稅會影響我國CPI嗎

關稅,農產品,CPI
2025年3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從對美加徵關稅對我國農產品進口的影響來看,我國從美國進口規模較大的產品為:大豆、棉花、高粱、凍去骨牛肉、其他凍豬雜碎、開心果、玉米和小麥,2024對美國的進口依賴度分別為23.0%、34.9%、66.8%、8.5%、27.6%、67.5%、15.1%、22.5%。其中,我國對美國大豆進口金額最高,2024年達120.4億美元,對美國高粱的進口依賴度最高。但我國最大的大豆進口來源國為巴西,而進口高粱作為飼料原料同其他農產品之間具有較強的替代性,因此綜合產品進口來源和產品用途的可替代性,我國對美加徵關稅對國內相關農產品市場的影響較為有限。
從對美加徵關稅對我國CPI的影響來看,對美農產品加徵關稅或更多地透過提升國內飼料成本進而傳導至肉類價格這一渠道影響CPI。我們基於農產品進口依賴度、豬肉飼料成本佔比等資料,估計我國對美農產品加徵關稅將使國內飼料價格上升1.7%,生豬成本上升0.94%,最終可能使我國CPI同比上升0.01-0.03個百分點,對CPI的影響仍較為有限。
2025年3月4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對於美國以芬太尼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徵10%關稅,自2025年3月10日起,將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包括對雞肉、小麥、玉米、棉花等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等加徵10%關稅[1]
在對美加徵關稅的產品中,2024年從美國進口金額位列前十的商品為:大豆、棉花、高粱、凍去骨牛肉、凍豬雜碎、開心果、玉米、小麥、其他堅果及子仁、鮮或冷的去骨牛肉。以進口金額計算,其中對美國進口依賴度較高的商品為高粱(66.8%)和開心果(67.5%)。從主要農產品來看,大豆、棉花、玉米和小麥對美國的進口依賴度分別為23.0%、34.9%、15.1%和22.5%。
在加徵關稅的農產品中,國內消費主要依賴從國外進口的農產品為大豆和高粱。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2024年我國大豆、高粱、棉花、小麥、玉米的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的比例分別為85.9%、68.4%、19.5%、5.3%和3.2%。其中,大豆和高粱的進口依賴度相對較高。但我國對大豆的進口並不主要依賴於美國,我國最大的大豆進口來源地為巴西,2024年從巴西進口大豆的金額佔比為69.8%,從美國進口的佔比則為23.0%。而高粱進口對美國的依賴程度相對較高。高粱的進口用途主要用於飼料的生產,其同玉米和大麥之間具有較強的替代性(趙金鑫等,2021)。因此,從美國進口的高粱也較為容易透過其他原料進行替代。綜合產品進口來源和產品用途的可替代性,我國對美加徵關稅對國內相關農產品市場的影響較為有限。
從對美加徵關稅對我國CPI的影響來看,我國從美國進口的肉類、糧食等食用產品的份額相對較小,因此對食品加徵的關稅並不會對CPI產生顯著的直接影響。而從美國進口規模較大的大豆、高粱、小麥、玉米等產品,其多被用於國內家禽、家畜飼料的生產,因此對美農產品加徵關稅對CPI的影響可能更多地是透過提升國內飼料成本進而傳導至肉類價格。本文將對這一影響效果的大小作大致的估算。
我們的估算思路如下:第一步,假設對美加徵關稅的價格上升完全傳遞至產品的國內價格,我們將大豆、高粱、小麥、玉米的整體進口依賴度乘上從美國進口的佔比,再乘上加徵關稅幅度,由此推算對美國加徵關稅對各個農產品國內價格的影響大小。第二步,假設在生產飼料時,大豆、高粱、小麥、玉米作為原料的比重相同,且原料漲價完全傳導至飼料價格上,便可以由各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大致推斷飼料價格平均上漲幅度。第三步,鑑於豬肉是我國最重要的肉類消費品,其在CPI中也佔據較高的權重,因此我們以豬肉為主要討論物件。基於生豬生產中飼料的成本佔比,可以得到飼料價格上漲使豬肉生產成本上漲的幅度,同時我們假設生產成本上漲完全傳遞至肉類出售價格。第四步,根據肉類在CPI計算中的權重,最終估算得到我國CPI在對美加徵關稅下潛在的上升幅度。
從價格漲幅來看,高粱、大豆、小麥和玉米的國內價格在對美加徵關稅下可能分別上漲4.6%、2.0%、0.2%和0.1%。四種農產品的平均價格上漲幅度為1.7%,假設在生產飼料時,四種農產品的比重相同,則國內飼料價格或整體上升1.7%。
進一步考慮生豬生產成本中飼料的成本佔比,根據《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彙編》,2023年每頭生豬精飼料費佔每頭生豬總成本的比重為55.5%,由此可得若飼料價格上升1.7%,生豬成本或上升0.94%。
根據CPI分項對CPI同比拉動,近年來豬肉在CPI中的權重在1%-3%上下波動。假設生豬生產成本上升完全傳遞至豬肉價格,在1%-3%的權重區間下,豬肉價格上升0.94%將使我國CPI同比上升0.01-0.03個百分點。因此,我國對美農產品加徵關稅可能使我國CPI同比提升0.01-0.03個百分點,影響較為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估算沒有考慮飼料價格上升對豬肉以外的其他畜肉、禽肉以及蛋類價格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其他肉類並未披露分項同比拉動資料,難以估算其在CPI當中的權重。並且其他肉類和蛋類價格在CPI中的權重也相對較低,即使假設受飼料價格影響的食品價格權重在豬肉的基礎上上升1-2個百分點,對美農產品加徵關稅對CPI同比的影響也僅上升至0.04-0.05個百分點,整體影響仍然十分有限。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假定在生產飼料時,四種農產品的比重相同且固定,但由於不同農產品在用於飼料生產時具有較強的替代性,某一原料價格上升時企業很可能轉而更多地採用其他價格上漲幅度較小的原料,例如從美國進口的高粱價格上升時,我國飼料企業很可能會更多地用玉米予以替代。因此,本文的這一假設很可能會高估對美農產品加徵關稅引起的國內飼料價格上升幅度,實際加徵關稅對CPI的影響大小可能比我們估計的效果更小。
參考文獻
[1]趙金鑫,田志宏,高玉強.中國飼料糧進口的產品替代性與市場競爭關係,農業經濟問題,2021年第6期,111-122。
注:
[1]資料來源:財政部,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2號,2025-03-04,[2025-03-05],https://gss.mof.gov.cn/gzdt/zhengcefabu/202503/t20250304_3959228.htm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