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0日晚間,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截至發稿,道指跌2.52%,下跌1000點,納指跌3.82%,標普500指數跌超3%。

美股科技七巨頭均下跌,其中特斯拉跌超6%,英偉達跌5.8%,臉書跌5%。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72%。

歐洲股市全線大漲。截至發稿,英國富時100指數漲超4%,德國DAX30指數漲4.65%,法國CAC40指數漲4.36%,富時義大利MIB指數漲超6%。

歐元兌美元持續拉昇,現報1.1115,日內漲幅達1.49%。

金價持續拉昇,截至發稿,現貨黃金漲1.55%,COMEX期貨黃金漲1.98%。

國際油價下挫,截至發稿,WTI原油跌3.82%,每桶報59.97美元;布油跌3.59%,每桶報63.13美元。


美國3月CPI同比增長2.4%
環比意外下降0.1%
當地時間週四,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3月CPI資料。
美國3月CPI同比上漲2.4%,為7個月來最低水平,略低於預期的2.5%,較前值2.8%明顯下降;環比下降0.1%,為2024年6月以來首次為負,創2020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
3月核心CPI同比上漲2.8%,漲幅為連續第二個月回落,創2021年3月以來最低紀錄,低於預期的3%,前值為3.1%;核心CPI環比0.1%,創2024年6月以來新低,不及0.3%的市場預期。
此外,所謂的超級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服務業不包括住房)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3.22% ,為2021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訊息公佈後,美元指數短線小幅下挫,日內跌幅一度擴大至1.42%。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4.340%,兩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3.841%。
CPI資料釋出後,交易員加大了對美聯儲在年底前降息整整一個百分點的押注,同時押注6月降息25個基點。
但華爾街分析警告稱,今晚的CPI資料可能是未來幾個月最後一份相對溫和的通脹報告。隨著關稅政策全面實施,美國通脹資料可能面臨巨大的上行壓力。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測算顯示,每1%關稅增幅將造成美國0.1%GDP損失,同時以約同等速度推升通脹。這是美國經濟自1920—1930年代以來未見的重大沖擊。
華爾街日報經濟學家Harriet Torry點評美國3月CPI稱,在通常情況下,CPI同比漲幅放緩將是一個受歡迎的訊息。但這一次,投資者、政策制定者和企業將很難過多解讀3月份的通脹資料。

分析師警告政策不確定性猶存
據財聯社報道,對於有經驗的美股投資者而言,昨日納指單日12%的漲幅,恰恰說明市場仍處於高風險狀態。
翻閱納指的歷史,昨日的漲幅能排到歷史第二。更關鍵的是,這樣的單日超級上漲幾乎全都發生在超級熊市期間,例如2001年的網際網路泡沫破滅、2008年的次貸危機,以及2020年3月新冠疫情對股市衝擊最大的那段日子——簡而言之,都是股民們的至暗時刻。
作為參考,在納指歷史漲幅排名第一的2001年1月3日(單日大漲14.17%!)後,衝進市場的投資者不僅要蒙受超過50%的虧損,然後要等到2007年才能回本,而到那時下一場暴跌也已經在醞釀中。


當然,歷史並不是簡單機械地重複。眼下美股市場面對的不完全是經濟週期的衝擊,更多是“人禍”。所以若特朗普接下來繼續釋出利空言論,美國的股、債、匯市仍將嚴重承壓。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特朗普回撤了部分關稅,但美國的關稅率仍然會上升到歷史高位。經濟學家測算稱,即便按照最新的狀況,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仍將升至24%,而特朗普第二個任期開始時只有約2%。所以關稅政策對美國以及全球經濟的衝擊仍然是“進行時”。
對於美股而言,大致能算利好的訊息是,摩根大通的量化策略團隊在最新的流動性報告中指出,在上週特朗普宣佈關稅政策後,大量機構第一時間奪路而逃,所以目前許多基金的貝塔值接近零,幾乎沒有進一步平倉的空間。與此同時,股指ETF和槓桿ETF持續獲得資金流入,這表明散戶仍把市場的拋售視作買入機會。
分析師們同時警告稱,流動性不足和政策不確定性,意味著市場波動性可能持續居高不下。
(宣告:文章內容和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何小桃 杜波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訊息、券商中國、財聯社等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