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時的我be like:
雙眼失焦、雙耳失聰、開機失敗
你此刻是什麼狀態?

然而
這世界終究是癲成
我不認識的樣子了~
“假裝上班有限公司”
歡迎你今天入職
↓↓↓
最近
騰訊有一檔綜藝《非常敢想隊》
就把“假裝上班”的網路熱梗
做成了一檔喜劇節目!


“假裝上班有限公司”
只要你肯倒給老闆工資,
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工位”
上班期間可以盡情地玩手機、
追劇、打遊戲、看股票……
全程體驗上班摸魚的偷感!
劇本殺也不敢這麼離譜啊~

那麼現實生活中
真的存在這樣的公司嗎?
你別說!還真的有!
在上海市中心就有
一家“假裝上班”公司
↓↓↓
最近
在靜安區吳江路上的一家寫字樓
——靜安新時代大廈裡,
一個被網友戲稱為
“假裝上班公司”的
唯度聯合辦公空間火出了圈。
有媒體報道稱,這裡聚集了一些自掏腰包“假裝上班”的人,他們紛紛選擇租賃一個臨時工位,並以此為觸角接觸社會。
記者採訪發現,這不是一個單純獵奇的故事,更不應該停留在“他們是不是真的在假裝上班”的淺層討論。故事的核心,是一種新興的市場供給與一種切實存在的小眾需求,因為某些特別的原因在當下社會的相逢。
工位的提供者、租賃者,以及仍處在短期空置中的工位,共同組成了一幢極普通的寫字樓在轉型中的時代切片。

△共享辦公空間公共區域
在南京西路的靜安新時代大廈
緊鄰南京西路2號線出口
地段“班味”濃郁
地價寸土寸金
樓下就是著名的吳江路美食街


而你只需要花費9.9元
就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位”
享受“摸魚”8小時

不僅如此,“老闆”還說:
“我有大量的面積給他們用!”

上海的共享辦公業態存在多年,這裡與之不同的是,可以不僅僅按月租賃,租一週、哪怕一天也完全可以。
唯度聯合辦公空間推出日租服務後,“玩票”的人不少,但也僅僅是衝著“假裝上班”的噱頭來的,他們坐在工位上學習或是看書,坐滿幾個小時就走了,且大都不會再復購。真正需要工位的人,普遍還是會選擇月租。
在唯度聯合辦公空間10樓的1006辦公室裡,9個工位,有7個明顯是長租性質。租賃者不僅會把自己的水杯、電腦、披肩、檯燈、耳機等私人物品放在工位上,有些甚至還佈置了一些體現個性的手辦、玩具、滑鼠墊等等,乍看上去,就像是一家小型公司。

△租賃者佈置過的工位。
可他們其實互不相識,各上各的班。有個別租賃者還因為上夜班,半年多來跟其他租賃者沒打過照面,只是互相知道彼此存在。
那麼來這裡付費上班的“員工”
真的是來體驗“假裝上班”的嗎?
帶著疑惑,記者採訪了
幾位在這裡上班的同事
辛老師:從事財務相關工作
“我會假假地在這家公司上班,
然後在這家公司認識了很多同事。”

在這裡“假裝上班”一年多來,辛老師收穫最大的就是邂逅了不少有趣“同事”——
“這個工位上的人,每個月才來那麼兩三次,可能是一個‘謀定’的地方;然後這個呢,她在浦東有工作,但是她在哺乳期,這個地方剛好離她家近,隨時可以照顧到孩子,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辛老師兼職為多家公司提供財務方面的服務,不需要坐班,時間也很自由,但她很喜歡把筆記型電腦留在工位上的感覺:“在這裡你可以有社會歸屬感”。

她說,“因為每個人的圈子是不重疊的,多跟人家聊聊,就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她認為付費上班很值得。

王女士:自媒體新人
過去近一年時間,曾從事水利工程領域工作的王女士也在這裡付費“假裝上班”。
以前的公司解散後,她成為消費領域的自媒體新人。這個工位,就是王女士在“中華商業第一街”的瞭望臺。
“不能在家裡閉門造車,要出來看一下外面的東西。樓下有大量商業,周邊的一些店也都是非常高階的品牌,品質等各個方面,我都可以學到很多。”

原來大家的“假裝上班”
都是真上班啊~
這屆年輕人都開始付費上班了?!

在辦公室門口的檔案櫃上
還放著一排“橡皮鴨子大軍”
這都是同事們喝奶茶積攢下的贈品
成為了彼此認識的一個見證


而這家公司
還有200多個工位的眾創空間



在10樓、12樓這兩層樓面裡
有許多長期租用辦公區的企業
也有許多“零活散客”
比如:
只租兩天用來面試的英國高校

輔導備考的師生



隨著這家“假裝上班”公司
越來越火
有一位“臨時員工”
卻表現得既開心又擔憂:
“有時候我臨時想過來,他跟我說不行了,已經沒位置了。我說,那我下次一定提前一個禮拜跟你預約。”

南京西路商圈是上海最繁華的CBD之一。竣工於2001年的靜安新時代大廈儘管服役時間有些長了,但因十分靠近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站,在上海的一眾樓宇中,仍有它獨特的競爭力。
這家公司的老闆吳永濤說,傳統的眾創空間都是最起碼三個月起租。
但他想打破壁壘,去擁抱更多的人!
他緊跟網路熱梗,在消費平臺掛出了“假裝上班”的體驗連結——“新員工”一日探店體驗。
“房間空著也空著!9.9元一天,給第一次來的人。”

“長期租是47.9元一天。在這裡,你一個月一簽也行,只租一天、一個小時也行。如果下個月不想用了,也沒有違約金,就把1個月的押金直接退還就行。”
吳永濤說,
“希望足夠低的門檻,
能幫助轉型中的人們重新出發。”

他改變了過去行業內普遍遵循的、一年甚至兩年起租的租賃條件,把一間間空出來的辦公室、會議室,甚至一個個工位,都騰挪出來作為共享辦公空間,租期也給了最大寬容度,別說是一年了,一個月,一天,甚至一個小時的租賃方案,這裡都能提供。
實踐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這種零租、短租的方式,收益率反而更高,徹底打破了過去的觀念認知。比如一間會議室,一個小時的租賃價格最低100元,一天出租2-3小時,一個月就能達到6000元以上的收益。“但是按照月租的話,這間會議室極有可能達不到這個收益水平。”

催生新需求


短租工位的市場供給出現後,很多讓吳永濤從來沒想到的新需求主動上門了。比如,一個做託福雅思一對一培訓的機構,每週都會租用幾天會議室作為培訓場地。還有一些培訓機構也逐漸把這裡作為一個授課點,主要是看中這裡市中心的位置,學生、老師過來都方便。
最近,吳永濤還接了一筆新單,給喜劇團隊做創排空間。米未工作坊旗下笑花喜劇團前不久就租賃了6天的辦公空間,便於喜劇人們分組進行創作排練。
記者發現,近年來隨著許多新業態的出現,傳統的辦公室形態早已無法滿足現實需求。就拿喜劇行業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更大更開闊的排練空間,桌椅、幕布、電視、電腦等辦公用品的需求反而是少量的。

▲幾平米的茶室,也能按小時出租。
記者在陸家嘴、南京西路等老牌CBD採訪時也發現,目前一些頗具地段優勢的樓宇,和靜安新時代大廈一樣,亟待透過更新、轉型等其他方式找到新的市場立足點。長租變短租,固定設施變共享設施,固然只是其中一種方式,但它所折射的,是商務樓宇在面對產業需求變化時的積極作為。
畢竟,沒有一張工位能跨越時代,滿足所有人。
掐指一算
感覺這班上得還是有些小貴啊~
一個月算22天辦公的話就要花費
47.9*22=1053.8元
這樣的自費打工
你真的願意嗎?

記者還了解到
原來不止上海
其他地方也有這樣的
“假裝上班”公司


有人覺得挺好
“不至於和社會脫節,
還能感受上班的快樂”





也有網友逆向思維表示:
可以去“假裝上班”公司
找到“便宜”的臨時工

還有網友親測:
免費的圖書館
其實是“假裝上班”的最佳地址


對此,你怎麼看呢?
你有在“假裝上班”嗎?
來源:東方網綜合上觀新聞、儂好上海
宣告: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