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歲浙大碩士搞晶片:幹出200億超級獨角獸,港股上市

作者丨鉛筆道 愛羽
最近,杭州又跑出一個超級獨角獸:芯邁半導體。
當你的手機享受快充紅利時,背後可能就是它的產品在發揮作用。這家2019年成立,估值達200億的獨角獸,核心產品是:功率半導體。
它是電子裝置裡的“電力調節器”,負責高效控制和管理電流、電壓。
這是個典型的國產替代賽道,體現了多數中國硬科技企業逆襲的縮影:在一個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夾縫賽道,以蛇吞像,在細分產業破土而出。
而更令人振奮的是——在這個萬億級賽道里,新的機會窗口才剛剛開啟。
– 01 
芯邁半導體創始人叫任遠端,今年 49 歲,是浙江大學工程學士及碩士,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電氣工程哲學博士。
他曾任職於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的中國附屬公司——杭州茂力半導體,擔任技術總經理一職。之後又加入傑華特微電子任副總經理。
2019 年,任遠端在杭州創立芯邁半導體。
彼時,他的好友——前 SK 海力士執行副總裁Huh Youm 創辦的SMI(韓國功率半導體公司),因 SK 海力士獨立開展相關業務,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2020年,芯邁半導體以 3.55 億美元收購了 SMI,切入功率半導體賽道。Huh Youm 也加入芯邁半導體,擔任董事兼副董事長。
自成立以來,芯邁半導體獲得資本青睞,2020 年 9 月首次對外融資估值即達 50 億元,2022 年 8 月完成 B 輪融資時,投前估值已飆升至 200 億元,3 年便躋身獨角獸行列。
目前,芯邁半導體的核心業務是:功率半導體。它是電子裝置裡的“電力調節器”,負責高效控制和管理電流、電壓。
具體來說,產品應用於汽車、電信裝置、資料中心(含 AI 伺服器)、工業場景(如電機驅動、電池管理系統、綠色能源裝置、人形機器人)及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
其中收入佔比最高的是電源管理 IC 產品。2022年至 2024 年,該產品收入分別為 16.55 億元、15.97 億元、14.28 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均超過 90%。
在芯邁半導體出現之前,客戶在電源管理方向存在較多痛點:轉換效率低、尺寸過大、整合度不足等問題。
此外,電子產品日益輕薄化、高效能化的需求下,傳統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已經過時。例如在智慧手機和顯示面板等應用中,無法高效地管理電源,導致裝置續航能力不足、發熱嚴重等。而芯邁半導體的產品,有效提高了電源轉換效率,減小了產品尺寸,提升了整合度。
– 02 
功率半導體行業發展歷經多個階段。
早期,主要以二極體、閘流體等簡單器件為主,應用領域有限。隨著技術的發展,MOSFET 等新型器件出現,功率半導體在消費電子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5G 通訊等行業的發展,對功率半導體的效能和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新型寬禁帶半導體材料逐漸興起,比如碳化矽、氮化鎵等——這些材料讓功率半導體更高效、更小、更耐高溫,直接推動了電動車快充、5G基站、資料中心等行業的進步。
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已從 2020 年的 4115 億元增至 2024 年的 5953 億元,預計 2029 年將達 8029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 7.1%。
其中,全球 PMIC(電源管理 IC)市場規模從 2020 年的 2387 億元增至 2022 年的 3672 億元,2025 – 2029年預計以 8.3% 的年複合增長率增至 4864 億元。
市場的增長背後,主要源自使用者的新需求,比如電子產品的小型化、高效化,以及新產業的增量需求,如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等。
面對新需求,行業有幾條主流技術路線,比如碳化矽(SiC)、氮化鎵(GaN)。
傳統半導體材料多使用的是矽。而碳化矽和氮化鎵的擊穿電場強度更強,電子遷移速率更高,導通電阻更低,能夠實現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工作溫度。
然而,新技術也面臨著挑戰:成本較高、工藝不成熟、產業鏈不完善等。
比如成本方面,碳化矽襯底材料價格昂貴。以常用的晶圓為例,目前 8 英寸矽晶圓的成本通常在 500 美元以下,而 6 英寸碳化矽襯底的價格,大致在 2500 – 4800 元人民幣(按當前匯率約 345 – 665 美元)。
未來,二者價差有進一步縮小的可能。
– 03 
功率半導體是個國產替代賽道。
在國際上,該市場長期被歐美、日本等國家的企業主導,如英飛凌、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國內企業近年來追趕速度較快,但仍有差距。
不過,在部分細分領域,差距有進一步縮小,比如在消費電子 PMIC 領域,芯邁半導體等企業擁有一定市場份額。
在全球消費電子 PMIC 市場,2024 年,芯邁半導體以 1.7% 的市佔率排名第十一。其中,在智慧手機 PMIC 市場位列全球第三,顯示 PMIC 市場位列第五,OLED 顯示 PMIC 市場排名第二(按過去十年總出貨量計排名第一)。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新玩家已經失去機會。
1、AI 伺服器:氮化鎵開啟‘效率革命
全球人工智慧資料中心市場規模,預計將由 2024 年的人民幣 1018 億元飆升至 2034 年的人民幣 11199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27.1%。AI 資料中心需要高效、高密度的電源管理解決方案,來支援其大規模計算負載。
英偉達B200 GPU的功耗高達1000W,傳統矽基電源的轉換效率已接近物理極限,而氮化鎵憑藉高頻、低損耗的特性成為關鍵解決方案。
2、人形機器人:輕量化與精密控制的藍海。
這類裝置對關節驅動的功率密度和響應速度要求極高,而氮化鎵的快速開關特性(開關頻率可達MHz級)使其成為理想選擇。
新玩家可聚焦細分場景,例如機器人關節模組的雙向GaN驅動晶片或高整合度IPM模組。目前,這類領域尚未形成壟斷格局,且驗證週期短於車規級產品,更適合初創企業快速迭代。
3、國產替代:從“替代”到“超越”。
全球MOSFET(一種半導體器件)市場仍保持高度集中,前五大企業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合計佔據全球約 60% 的銷售收入,但中國企業的突破已初見端倪。
芯邁半導體透過收購韓國SMI獲得車規級SiC模組技術,其自研的1200V SiC MOSFET已向北汽等車企批次供貨。而在氮化鎵賽道,英諾賽科透過IDM模式實現從襯底到器件的全鏈條控制,其8英寸GaN-on-Si晶圓良率已達85%,成本逼近矽基方案。
未來5年,第三代半導體市場將呈現兩種格局:
國際巨頭透過併購(如英飛凌收購GaN Systems)鞏固技術壁壘,而中國新玩家則需以應用創新為支點,在AI、機器人等增量市場中尋找“非對稱競爭”的機會。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你是熱愛股權投資的人士嗎?鉛筆道發起【獨角獸投資俱樂部】。我們希望:搭建一個公共的獨角獸投資者俱樂部,聚集一群以成就獨角獸為使命的投資者,一起發現+培育獨角獸。點選圖片瞭解詳情。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