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打出“萬能牌”,特朗普同時向加墨和中國動手!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特朗普出手了。他1日簽署行政令,對墨西哥、加拿大兩國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他的理由是這三個國家“採購並允許非法芬太尼分銷到我們國家,這已經導致數千萬美國人死亡”,但這顯然是藉口。另外他說,這與他支援的“保護主義措施”相吻合。

▲特朗普宣佈對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徵收新關稅,並於週六在其海湖莊園簽署了該協議。

另據白宮人士表示,如果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對週六宣佈的新關稅進行反擊,美國將可能“提高關稅”,並稱這一條款是上述行政令的一部分。然而三國此前都表示,要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誓言加方將在第一天進行反擊,並將與加財政部長勒布朗一起宣佈加拿大的初步報復措施。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稱,自特朗普 11 月首次提出關稅以來,雙方一直在進行對話,但她表示,墨方“將保持冷靜”,並將“捍衛墨西哥人民的尊嚴”,她強調,無論美國政府做出什麼決定,墨西哥有“A計劃、B計劃和C計劃”。
特朗普1月31日還表示將對歐盟加徵關稅。他說,由於歐盟拒絕進口美國汽車以及農作物等,為了尋求對等,將對其徵收關稅。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表示,特朗普尚未確定對歐盟徵收關稅的時間表。
特朗普的做法肯定會給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對美貿易造成損失。對中國來說,一些主要從事對美出口業務的公司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困難。但是老胡認為,中國經濟界整體上無需驚慌,而且有了上一場貿易戰之後,相信中國社會也不會驚慌。事實上,特朗普這一輪加關稅早在各方預期之中,中國相關廠商早已未雨綢繆,做了大量準備。

▲美媒認為,這次關稅相當於一場可能升級為全球貿易戰的導火索,可能會導致成本上升、供應鏈中斷和失業。就連特朗普也承認,這可能會給美國消費者帶來不利影響。

首先要看到,美國將中國視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但特朗普加關稅是面向世界的,他的最新行動打擊最重的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兩國分別是美國第一和第二大貿易伙伴。也就是說特朗普在改變全球貿易原有的面貌,使它朝著支離破碎不確定的方向演變,這當中越小的經濟體,風險越大,抵抗力越弱。而中國反貿易戰的能力最強,近年積累的新經驗也最多,在貿易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中,中國的戰略主動性和應對能力也會是最大的之一。
第二,經過上一輪關稅擠壓後,很多中國輸美產品的利潤空間縮小了,有些接近了臨界點,特朗普接著提高關稅,美方所要分攤的增稅比例必將更高,其中一部分由美國經銷商支付,另一部分只能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拉昇美國好不容易降下來的通貨膨脹。中國廠商決不可能賠著本向美國出口。
第三,由於關稅作用,其他國家的服裝、玩具、傢俱、電器等對美出口可能會增加,但是那些東南亞、南美甚至非洲的很多替代產品也是中國廠商遷過去生產的,有些高度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即使沒有美國的加稅,中國廠商也會向外遷移,因為新廠址的員工工資比中國大陸低不止一個臺階,大於遷廠所增加的成本,這在服裝行業尤其比較明顯。

▲在柬埔寨,商店門面出現了中文標誌(圖片來源:BBC)

第四,美國的關稅不可能把中國的大量行業逼走,包括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因為中國的供應鏈高度成熟,社會非常穩定,而且員工薪酬雖然高於很多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員工技術熟練,責任感高,所有這些構成了難以替代的整體環境,這個綜合優勢不是逃避10%甚至更多一些關稅可以抵消的。所以少數中國工廠外遷很招眼,但它撼動不了格局。
第五,中國的產業鏈總體上越來越強大,高階部分逐漸成熟,基礎部分進一步織密。比如東南亞對美出口服裝,60%以上的布料來自中國。對美出口電器,零部件大多來自中國,只是在它們當地組裝。那些中國外遷的工廠和依靠中國產業鏈的當地工廠除了對美出口,還會增加在當地及周邊的銷售,使中國供應鏈進一步深入到世界各地的產業中,從而擴大中國製造在當地的滲透,帶動中國影響的升級。

▲據美國商務部,美國從中加墨三國進口的主要商品——天然氣、新鮮農產品和消費電子產品也可能因全面徵收關稅而變得更加昂貴。

綜上所述,特朗普把關稅當萬能牌打,原因之一也是因為他手裡缺少其他好用的牌,只能有什麼不滿就上關稅。人類近現代發展史就是關稅不斷降低的過程,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是典型的急功近利,通常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當他越打越多時,美國就會成為風險和問題的聚集地,變成“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中國是全球製造業綜合成本最低的國家,也是供應鏈最完整的國家,對中國不斷加稅,加到最後註定是美國供應商和消費者掏腰包,因為越是接近臨界點,中方將越有不透過降低出口價格支付關稅的底氣,因為美國人透過世界其他地方無法買到同等質量、價格更低的產品。兜一大圈,他們還得直接或間接買中國貨。所以說,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困難和干擾都將只是一時的,中國民營企業有非常強的調整和生存能力,最終給自己招麻煩並付出代價的將是美國自己。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