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按即可參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David_Pan
來源:雪球
本輪中國央行增持黃金自2024年11月開始, 起初是每月買入5噸, 由於黃金價格過快上漲, 2025年3月買入量降至2.8噸, 那麼按以往慣例, 由於本月黃金漲幅實在罕見, 央行可能進一步削減黃金買入量, 如果5月7日( 或6月7日) 前後市場獲悉央行停止增持黃金, 那麼高高在上的金價有可能出現大跌, 此時即是下一輪增持黃金與黃金股的較好買點。
要知道, 市場公認各國央行增持是本輪黃金上漲的重要推手, 而其中最大的中國央行暫停增持, 無疑會對黃金的上漲邏輯形成重大打擊。 由於歷史上中國央行每輪增持黃金, 無一例外均出現了黃金的大漲, 因此市場中有一部分很聰明的資金是緊盯著中國央行做黃金, 央行買他就買, 央行不買他就賣, 這部分資金可謂從無敗績, 我們為什麼敢於去接盤呢?
先回顧上一輪央行停止增持黃金的影響。 央行上一輪自2022年11月開始增持黃金, 起初黃金價格只是溫和上漲, 但進入2024年後黃金突然加速上漲, 至6月初年內漲幅就高達到15%。 6月7日, 市場意外獲悉中國央行停止增持黃金後, 倫敦金當日暴跌80多美元, 跌幅達到3.45%。
一般而言, 超過3%的日跌幅對於黃金是較為罕見的, 由此可見中國等各國央行增減持對黃金價格的影響。 但這種影響僅僅持續了一個月, 7月中旬黃金價格便再創歷史新高, 接著8月、 9月、 10月更是一路高歌不斷新高。 可見中國央行停止增持, 對黃金價格的影響是短暫的。
而今年相對去年, 世界的局勢更加緊張混亂, 美元信用下降更加明顯, 全球經濟衰退預期更強, 各國央行對黃金等安全性資產的需求有增無減, 不會因為短暫的暫停增持而出現實質性的下降。
根據白宮經濟高層的認知, 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面臨特里芬難題, 造成美元的恆久高估, 進而導致美國國內產業凋零、 貿易逆差以及不可持續的財政赤字。 那麼, 我們可以理解為, 佈雷頓森林體系出現了裂痕, 在有效彌補這道裂痕以前, 黃金的上漲恐怕很難停下腳步。 這個核心邏輯, 就是進一步增持黃金的信心所在。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於“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透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