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幾百萬網友“磨洋工”走紅,他的影片成了當代版《齊民要術》|新榜專訪

*這是AI生成的播客節目,AI用雙人對話模式對本文進行了總結,習慣聽內容的朋友可以試試,期待你的反饋,歡迎星標新榜,一起探索內容創作的更多可能性


這屆博主越來越抽象了,連“如何磨洋工”都能一本正經拍成教學影片。
只見影片中農村大爺手拿菜刀,一副拿刀霍霍大劈柴的模樣。沒想到哐哐一頓猛砍後,樹枝只是淺淺擦破毛皮,傷害幾乎為零,把“出勤不出力,出力出三分”這一磨洋工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
眼見柴砍不斷,大爺當下判定是刀不行,起身就是磨刀,不料一個急剎車又上演了一齣“砍柴五分鐘,磨刀半小時,小便五分鐘,大便半小時”摸魚戲碼。
一通操作下來,大爺雖然看似忙忙碌碌,實則啥也沒幹,東摸摸西摸摸,一根柴都沒砍完,簡直一比一還原了當代網友們工作時摸魚狀態。
截至目前,這條釋出於“農民入門指南_official”(下文簡稱“農民入門指南”)的影片在B站播放量達到713萬,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總算教點有用的了”“UP主在這條抽象賽道一騎絕塵”。

諸如此類小眾、抽象又實用的教學影片,“農民入門指南”賬號中還有兩百多條比如怎樣僅靠腳趾抓地就能在田野泥地裡行走,以及如何在戶外偷偷找一處隱蔽地方拉野屎等
藝術來源於生活,抽象也不例外。
據新榜編輯部瞭解,上述抽象選題均來自“農民入門指南”主創孟凡開對農村生活的觀察,他把一些幾乎被城市人遺忘的基本生活技能一件件打撈,再用幾十秒的影片分解成一步步簡單易懂的操作步驟,其影片被評價為“當代版《齊民要術》”。
從2024年釋出第一條影片至今,“農民入門指南”已在全網擁有超200萬粉絲,其中抖音粉絲量最高,達到126萬。

近期,新榜編輯部聯絡到孟凡開。他今年51歲,生活在江蘇鹽城農村,“農民入門指南”的賬號內容全由他一人策劃、拍攝和剪輯,他平時很少幹農活,一心撲在拍影片上,稱自己是在“套著三農的殼搞抽象”。
他將自己定義為生活在農村與城市夾縫中的人
2003年,當時還在上海工作的他早早意識到打工無望和裁員焦慮,於是辭去穩定的工作,開過服裝店也幹過電商,最終在2012年毅然決定回到農村再創業賣土雞。2023年,他又賣掉了經營數十年的土雞淘寶店,轉行幹起自媒體,於是便有了“農民入門指南”。
無論是創作內容,還是個人經歷,孟凡開都稱得上是不同尋常。

單期影片播放量超千萬,
三農也能大搞抽象

“農民入門指南”從賬號名稱到影片選題,都透露著一絲抽象的感覺。
作為一名五旬中年人,孟凡開起初並不理解抽象的含義去年6月,他只是在網上看到了類似的農村教學影片,考慮模仿拍攝這種風格的內容,賬號名稱還是兒子給起的。
“我兒子是B站的重度使用者,當時正值畢業季,他看到了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的焦慮,就起了‘農民入門指南’這個名字,能和一部分網友引起共鳴”孟凡開說道。
由於B站中“農民入門指南”的賬號名稱已被人註冊,於是孟凡開的兒子給B站賬號加上了“Official”的字尾為“農民入門指南_Official”。

剛更新影片三個月,“農民入門指南”便迎來了第一條爆款影片,一天粉絲量上漲上千個。
那是一條農村耙地的教程影片。影片中,孟凡開拿著耙子敲土塊、除草根,乍一看與普通幹農活的人無異,但卻喚起了一些網友的農民DNA,影片很快在抖音走紅,截至目前該影片在抖音獲贊97.4萬,轉發量高達168.3萬。
究其原因,離不開抽象二字。
在評論區中,有網友逐字分析耙地的意義,也有網友調侃“這才是農村戶口應該看的影片”。

“我只是用很快的節奏把挖地的過程拍出來,釋出的時候完全沒想到會這麼火。”在孟凡開看來,這只是一條普通的影片,但兒子告訴他,年輕網友覺得這種一本正經講解簡單農活的方式很抽象好玩。
孟凡一直思考這種抽象的含義,他經常與兒子討論,有時也會去問AI的評價,最後發現“越解釋越抽象”。

孟凡開在影片簡介中添加了“抽象”話題
孟凡開告訴我們,目前他仍無法用準確的語言來定義抽象的含義,但他漸漸找到了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抽象風格,並將其總結為“套著三農的殼搞抽象”。
“套著三農的殼”是因為孟凡開說自己並不算是農民,他很少下地幹活,家裡的20多畝田地都由父母打理,而影片中各種幹農活的場景都是他精心設計的“表演”。
“我拍短影片就像在拍戲,我對各種農活、和人的交往的狀態瞭如指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真得天天干農活。”孟凡開覺得大部分農民都是憑著慣性幹活,而他會反覆琢磨思考每一個動作的意義,並將其拍攝成素材,稱自己“比真正的農民還像農民”。
憑藉對農村生活的敏銳度,孟凡開又創作出了多期播放量破百萬、千萬的爆款影片,其中熱度最高的便是一期盛粥教學。
一般情況下,人們往碗中盛粥時會哩哩啦啦灑得到處都是,而孟凡開則總結出了兩種盛粥辦法,解決網友們的盛粥難題:
方法一:舀一勺粥在鍋邊刮一下再倒入碗中;
方法二:舀一勺粥在鍋裡蹲一下,中間有兩秒斷檔,利用這兩秒趁粥不注意趕緊倒入碗中。
這條《盛粥教程》目前在B站的播放量超過了1000萬,收藏量4.7萬,在抖音獲贊21.5萬。

田園牧歌之外,
農村生活的真實一面

抽象往往來源於現實。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農村代表著城市的反面,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是一個理想化的存在。
孟凡開卻在創作過程中發現農村世界不似人們想象的那般美好,反而真實到有種魔幻的感覺。
他用一期摩托教學影片來舉例,影片中孟凡開騎上摩托就開走了,但一些網友評論他沒有戴頭盔,他在心裡想:“農村人騎摩托車別說戴頭盔,甚至連駕駛證都沒有,就直接就騎到大馬路上了。”

這種認知差異源於農村和城市不同的執行規則。
在孟凡開看來,農村的文明程度相比城市要低一些,城市有法律和道德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而在農村這套規則有時是失效的。
面對問題時,農村人有一套自己解決辦法
孟凡開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近期村子裡發生的故事,一戶村民甲將房子蓋到了另一戶村民乙的地界裡,雖然佔地面積不大卻影響了乙的生活,甲屋簷上滴的水流入了乙家裡。
可乙偏偏是個老實人,一家人本本分分不願意和別人起衝突,就只能先忍著。孟凡開在村裡看到了許多這樣的故事,明明佔用別人的土地是不合法的,但卻有人這樣做,還成功了。

圖源孟凡開
一件件的故事成為了孟凡開創作的靈感來源,他幾乎每天都在創作,一天能拍攝好幾條素材。
據他統計,目前“農民入門指南”的影片型別達7種,分別是勞動技能、動物飼養、農作物介紹、美食、社會活動、生活技能和農民工入門。
他專門做了一個表格分析這些影片的資料情況,發現社會活動類影片尤為受歡迎。

孟凡開統計影片型別的表格(部分)
社會活動,是指人和人打交道能體現農村社會關係的內容,比如《要東西教程》,想要鄰居家的菜,先得要對著菜地誇獎一番,給足情緒價值,再適量摘菜表示感謝,千萬不能嫌人家菜長得不好,還摘一籮筐惹人煩。

再比如穿著隨意農民一樣上街趕集、刻意穿著大口袋衣服去串門收紅包、裝作不經意去鄰居家蹭飯等,透露出一種“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喜感。

“農村人際關係類可以拍的影片太多了,像是請人幫忙給人送煙、和人打招呼,把這些事情的每一個細節詳細拍出來,都蠻有趣的,很抽象”孟凡開說道
之後,孟凡開還想嘗試拍攝農村人設系列的影片,拍攝不同型別的農村人,比如老實人、老式小孩等,展示出更多多樣、真實的農村樣貌。

農村與城市的夾縫中
他建造了自己的桃花源

孟凡開自稱是生活在農村和城市夾縫中的人,兩面的世界他都經歷過。
大專畢業後,他曾在上海一家服裝公司做平面設計工作,每個月有4000多塊的工資,在2000年左右這份工資已算是中上水平。
但在2003年,29歲的孟凡開意識到打工無望,超前覺得等到35歲後會有職業危機、裁員焦慮,他毅然辭去了這份工作,尋找新的機會。
隨後,他不像其他人一樣按部就班地再找一份穩定工作,而是徹底偏離軌道,開服裝店、做電話卡代理、開網店賣童裝。

2012年底,孟凡開徹底決定離開上海,回農村開淘寶店賣土雞,結果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在當時很多人看來,一個好不容易走出農村的大專生,再回到農村則意味著“沒出息”,父親直接對他說“你哪怕在上海撿垃圾,都不要回農村”。
不過,孟凡開並不在意身邊人的看法,仍舊選擇了回農村經營土雞淘寶店,一干就是10年。
2023年,孟凡開發覺傳統電商紅利消失,賣掉了經營10年的土雞淘寶店,投身自媒體。在爆款影片的助力下,他每月最高可以獲得近萬元的流量激勵。
現在,孟凡開大部分時間和父母生活在鹽城農村,由於妻子和兒子常住蘇州,他每月還會抽出一週的時間去蘇州陪伴他們。

孟凡開的工作室
孟凡開評價城市生活像牢籠,有一種陷入泥潭的感覺,而農村生活人們接觸又過於緊密,粗俗一點來說“放個屁隔壁都能聞到”。
兩種生活孟凡開都稱不上喜歡,生活中他也比較孤僻,直言一個朋友都沒有,日常娛樂活動幾乎為零,消遣時愛看一些講相對論的天文物理類影片。
“我跟老家的同學們不在一個世界裡,他們每天在地裡工作8小時,面朝黃土背朝天曬得黢黑,腦子裡想的都是靠土地掙錢,怎麼讓孩子讀書,我和他們完全沒有交集”孟凡開說

有時孟凡開想,拋下自己另類的想法似乎也能與村民們打成一片,但他目前還是想做自己,他的理想狀態是建造一處真正的桃花源,躲在裡面獨自生活。
雖然這一理想暫時無法完全實現,但他也在逐漸接近桃花源般的生活狀態。
2018年,他在老家附近租了一塊100多畝的地,包含一大塊草地、水塘和一個獨棟小樓。在他的構想裡,這會是一副小莊園的模樣,裡面他精心栽培的樹木和草坪,今年他還僱了一位園丁來打理。
現如今,莊園中的小樓已經成為了孟凡開的工作室,他在這裡思考創作方向,影片,為自己搭建了一處精神世界。

孟凡開的獨棟小樓
農村生活也有愜意悠閒的一面,比如孟凡開喜歡早C晚A,早上去鎮裡買一杯咖啡,晚上再喝點小酒。
曾經不歡迎他回農村的父母,如今格外享受和他相處的時光,有時他不想回家吃晚飯,父母還會做點好吃的誘惑他。
他還特別喜歡農村的夏天,每年都會很有儀式感的迎接夏天的到來,他會和兒子坐在院子裡吃飯、喝點小酒,一起看《菊次郎的夏天》。
“我就喜歡夏天的熱,小時候所有的快樂都來自夏天,天氣熱了就能下河游泳,撈魚摸蝦。”孟凡開興奮地表示。
他懷念小時候的農村,夏天撈魚摸蝦、熱得發燙,冬天冷得發抖,窗戶被冷風吹得嗚嗚作響,屋外一片白雪皚皚,現在一切都在改變,自己住上了有空調的房子,冬天也很少下雪。
但或許,在他為自己建造的桃花源中,關於農村的兒時記憶可以停留得再久一些。
作者 | 曉雅
編輯 | 小八

  關於新榜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