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年紀
就該做什麼年紀的事”
很多人都聽過類似的話
其實這句話本身
就不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的
你甚至可以理解為
所有富有生機的決定
都是年輕人的特權

比如
如果有一位年近60多歲的阿姨說
想要離婚開始新生活
不光街坊四鄰會議論紛紛
可能連子女也覺得是在玩鬧
但69歲的Linda Malys Yore
卻用行動告訴大家
為自己而活
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如果你問這世上最爽的工作是什麼?
肯定有人回答你是:旅行博主
不用坐辦公室
可以滿世界遊玩
感受不一樣的文化
品嚐各種各樣的美食
還能順便把錢賺了

環球旅行
對別人而言是夢
但對於她們來講就是日常
因此也有人說
這種工作是有門檻的
簡單地說就是本來就有錢

但看看Linda
這句話好像並不能說的那麼絕對
因為在成為一個旅行博主之前
她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家庭主婦

從結婚開始
她就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每天圍著家務轉
伺候好老公和孩子就是她最關心的事
這樣的日子
一直這麼乏味的重複了26年


孩子們長大成人
她也終於有時間為自己考慮一下
原本喧鬧的小家
隨著女兒有了自己的生活變得空蕩
和丈夫的感情也變成左手牽右手的平淡

她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空虛
開始懷疑是不是
每一個看似美滿的家庭
最後都離不開將就
這個苦惱
她問過身邊的朋友
可大家給她的回答是
“婚姻就是這個樣子。”

她試圖說服自己
人活到這個歲數
都是這樣的
但內心裡還是有著不情願
畢竟日子是自己過得
每天都很痛苦只有自己懂
思前想後
她還是決定告訴女兒
想要重新開始一段生活的想法

她小心翼翼的把想法告訴了女兒
沒想到女兒卻欣然接受
不管多大年紀
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離婚也並非羞恥之事

就這樣
在她62歲的時候
和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丈夫和平分開了

恢復了單身生活的頭幾個日子
她才發現原來生活有這麼多
鮮為人知的細節
每一面都像是新開啟的一扇門
但是時間久了
這種新鮮感過去
她又回到了把自己困在家中的過去

看到媽媽這樣
女兒心裡很不是滋味
就想著鼓勵她多出去走走
看看外面的世界
或許會好一點

原來
在Linda年輕的時候
她也曾活得非常多彩
因為喜歡旅行
經常一個人也會勇敢上路
後來成了家
這個愛好就被封印了起來

兩個女兒一合計
在那年的聖誕節
送給了媽媽一份特別的禮物
她們為媽媽註冊了一個賬號
方便媽媽記錄旅行日常

沒想到的是
媽媽聽了她們的計劃
只是擺了擺手
嘴上說著
“我都這把年紀了,
還搞什麼年輕人那一套呢。”
但是女兒們分明看到了
提到旅行時
媽媽眼中帶著光亮

兩個人不放棄
一邊做心理工作
一邊教媽媽怎麼使用社交平臺
……
這是這麼多年來
她們第一次媽媽臉上看到欣喜和期待

就這樣
最開始強烈拒絕的媽媽
慢慢也有了對未知生活的嚮往
如何擺姿勢
怎麼配合背景穿搭
如何運用光影
後期怎麼P圖更好看
還未出發的時候
每天都在為出發做準備

在別人都選擇在搖椅上安度晚年
她卻拉上行李箱
開始了一場追夢之旅
女兒們給媽媽提供到十足的情緒價值
不管走到哪裡
都要給媽媽拍好看的照片


拍的照片多了
她也逐漸有了經驗
知道什麼姿勢出片
更學會了結合風景來搭配衣服

白天在外面
一拍就是一整天
晚上回到住處也不閒著
抱著電腦專心修圖

久而久之
關注她賬號的人越來越多
有和她年紀相仿的
也有還沒邁入社會的年輕

從2018年開始
她去過了20多個國家
疫情暫停了腳步
但是疫情好轉之後
她繼續上路




被無數人問過:
“是什麼勇氣讓她來完成這件不容易的事?”
她說:
“在這一生中至少該有一次
為自己做一些事情。”

人生無常
悲喜自渡
才是最好的擁有
無論到了哪個年紀
都要給自己一份從容
給心靈一份寧靜


誰說69歲就不能穿花裙子?

像花兒一樣盛開
沒有界限和期限

誰說60多歲的人鬧離婚像是開玩笑?

不幸福的婚姻
就算是湊合走到生命盡頭
也沒什麼可炫耀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
只有三萬多天
哪有那麼多禁錮
當然要做喜歡的事
穿喜歡的衣服
留下喜歡的照片


帶著喜歡的自己
看喜歡的世界


如楊絳所說:
“年齡只是符號
希望我們都有與之匹配的內涵
你不一定非得長成玫瑰
你樂意的話
做茉莉,做淡菊
做無名小花,做千千萬萬
活得像自己
才是對生命最好的饋贈。”


一直很喜歡一句話: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
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
依然熱愛生活。”
年齡從來都不是限制
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End-
「如果覺得好看,歡迎點一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