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在脫口秀舞臺上,Echo 冉榕講述了二姐14歲時不滿家庭的輕視和暴力,最終選擇離家出走的故事。雖然被淘汰,但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節目播出後,Echo的私信後臺湧入了無數長長的文字,講述著各自作為女兒相似的出走的命運。
大學畢業之前,Echo曾以為自己是這類故事裡的例外。她學業上比姐姐們優秀,因此能獲得特權和父母的偏愛,免除繁瑣的家務與暴力。但成年進入社會後,她才發現自己作為女兒,和姐姐們的處境並無不同,殊途同歸。
她開始講脫口秀,靠創作緩解現實的焦慮,直面自己的貧窮和不甘。也用語言去反抗身上揹負著的「最原始、封建得不得了的東西」。
在《人物》2025年「女性力量」的演講活動中,Echo再次分享了她和姐姐們的故事,這樣的講述讓她獲得撫慰和直面現實的勇氣。她希望能帶著這些力量,「站在喜劇的舞臺上,一隻話筒,一束光,一個舞臺,一直說下去」。
以下是Echo 冉榕的講述——
策劃|《人物》編輯部
大家好,我是脫口秀演員Echo冉榕。
竟然可以來《人物》的舞臺演講了,我朋友都替我很開心,來《人物》演講,那不是你的主場嗎?不得去幽默一把,我說這次不一樣,這是一個很嚴肅很認真的舞臺,我就是來分享我的不幽默的,我不想活動結束,大家會想,那個姐姐好認真、那個姐姐好有魅力,到我這裡,那個Echo好搞笑。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自己,我來自重慶東南部的一個農村,家裡四個孩子,大姐二姐我還有我弟弟,一看這樣的排列組合就知道我們家,是非常喜歡女兒的。
去年在節目上,講述了自己走出大山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後,我決定後面的比賽裡,以我二姐為原型創作了她選擇在14歲離家出走的段子,在眾多優秀喜劇演員的幫助和修改下,以全場最後一名的成績被淘汰。
我以為故事就結束了,但是沒想到二姐的故事在網上又掀起了更大的音浪,我的私信後臺湧入了無數的二姐,她們對著我,這樣一個陌生的女孩,發著長文講述她們離家出走的故事,她們的故事比我想象得更豐富,有云淡風清的感慨、有憤怒不甘的控訴、有懷疑自我的壓抑,在眾多的私信裡,也有一條非常的簡單,簡單到只有兩個字——謝謝。
我在想,她在謝謝我什麼呢?謝謝我講出這個故事,謝謝我替二姐們發聲,謝謝我讓大家更加關注家庭裡女兒的失權現狀,我感覺這樣的感謝過於宏大,也是那一刻我才知道,出走的女兒的故事,雖然很常見,但是又不被看見。

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沒有看到二姐的故事。
我並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我過去沉默了很久,很長時間,我都不願意跟朋友說我的家庭狀況,農村、四個孩子,聽起來就覺得非常落後封建。我想假裝自己是個時髦的城裡人。
我們家有四個孩子,暴力是時常會發生的。我常常要看著姐姐們被打,特別是二姐,當她遭受暴力時,我並沒有那種逃過一劫的僥倖,而是變得更加害怕和恐懼,好像經歷暴風雨的人已經平靜下來,我卻還陷在一種莫名的焦慮裡面。
為了躲避這種暴力,我是家裡學習最好的孩子。我從小努力證明自己,當班長,唱歌跳舞都還可以,在國旗下講話、主持,高中參加各種英文演講比賽。
這些是我的生存策略。我想取悅父母,帶給他們直接的利益,比如得到老師的表揚,鄰居的讚美,和對女兒未來成功的幻想。
學生時代,這個策略一直是成功的。在我們家,成績好就會有一些特權——我從未被父母動手打過。
二姐是在她14歲那年離開的,當時我只有12歲,但她離開的畫面我至今都記得很清楚。當時為了不被爸媽發現,我和大姐悄悄給她收拾行李,在二樓一個鐵欄杆窗戶下碰面。那裡連通到另外一棟樓,三姐妹就隔著欄杆乾巴巴地完成了交接儀式,我都不記得我們說了什麼,只記得連擁抱都無法做到,三個人就分開了。
這之後,我並不清楚二姐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而我依舊在取悅父母,獲得他們的認可是我一直以來的使命,帶著這樣不切實際的憧憬,我進入了大學,而後進入了社會。
大學畢業後,現實的世界給了我當頭一棒,我才發現自己多麼平庸、多麼普通,我既不能用這個學歷換來世俗的成功,也無法透過所謂的野路子逆流而上,我對自己接下來的人生產生了深深的絕望,這種絕望讓我憤怒——我那麼努力辛苦地讀書到底是為什麼呢?
與此同時,我接到了父親的電話,這個一輩子寡言少語的男人說有個介紹的男孩子可以認識一下,他說,你這個性格,還是得多學習一下做飯收拾家務,到時候你還得去伺候公公婆婆,不然別人會不高興。
我從未想過這樣的話會從我父親嘴裡說出來,給我聽,因為我抱著僥倖的心理,我可是上過大學的女兒,我不一樣,但是在我父親眼裡,我沒什麼不一樣,那個從未出現過的未來的女婿在他嘴裡說起來好像很不錯,這樣的誇獎和認可,我竟然從未得到過,而一個陌生的男人就這麼輕易得到了。
一種巨大的孤獨的感覺籠罩著我,這可是我的父親,可是為了讓我讀書不傷眼睛專門給我買了檯燈的父親、是那個只要我想去補課就能掏錢的父親、是對別人誇獎我學習好也會驕傲地笑起來的父親,這一刻,他不是我的父親,我也不是他的女兒,我倆好像不認識。
我第一次對女兒的身份產生了困惑。
過去,我一直覺得自己比姐姐們更優秀,我像是她們故事裡的旁觀者,一個例外,同為女兒,我以為我找到了一條路,可以在父母那裡逃掉被輕視、被評判,被標價為商品,到了一定年齡就必須委身於一位男性同時去伺候公婆的命運。但長大後我終於發現,曾經的優秀沒有太多意義,那些所謂的幸運都是暫時的、虛幻的,而現實就是,我和姐姐們的處境和命運,沒有任何不同,我們從來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被同樣的困境擠壓——我們都是女兒,是女性,我們身上永遠都揹負著這些最原始、封建得不得了的東西。跟我學不學習,讀不讀書,一點關係都沒有。

困惑之中,我需要一個出口,這時,我找到了脫口秀。
我開始講脫口秀。創作緩解了我很多焦慮,我始終覺得我在創造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是我最討厭的,我的貧窮、嫉妒、小氣,但這種真實的力量非常讓我著迷,它能夠治癒我很多。
當我開始講述我的家庭,決定寫一家六口騎一輛摩托車的段子時,起初我也是羞恥的。但可能是講原生家庭的段子效果都還不差,我意識到我是可以自我暴露的。這是脫口秀帶給我自由的地方,它允許我作為一個沒那麼具有親和力的Echo,而這樣的Echo某些時候也是被人喜歡的。
所以我想盡量的真誠。我很喜歡的另一個脫口秀演員叫Taylor Tomlinson(泰勒·湯姆林森)。她只比我大一歲,這位長著娃娃臉的美國喜劇演員,在臺上講述失敗的愛情、母親去世後的孤獨、父親對情感的漠視以及自己的心理問題,地球另一端的我,一個沉浸在完全不同文化的亞洲女孩,我感受到一種巨大的溫暖和安慰,那一刻我一點都不孤獨。我就想,我是不是也能給我的觀眾帶來這種感覺?會不會也有人覺得,只要Echo站在臺上講話,繼續存在在這個地方,她們就能感覺到一些共鳴的東西。
於是,我決定講出二姐的故事。
而在創作這個故事時,我的二姐因為意外生病進了ICU,醫生下了兩次病危通知書,那時我即將迎來自己29歲的生日,神采奕奕、意氣風發、感覺世界一步步地向我張開懷抱,而獨自在ICU裡待著的二姐,猶如一朵枯萎的花朵,我記得當時我短暫地在門口見到她,她穿了一件鮮豔的玫紅色的短袖,面容憔悴,我故作鎮定地安慰她沒事,她很快又被推了進去,看著門緩緩關上。
當時重慶的夏日溫度漸漸攀升,我們每天能透過手機瞭解她在裡面的情況,她總說裡面太熱,想出來走走,而我越站在陽光下,越感受到清風的輕撫,就越覺得痛苦。
我的二姐如果真的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就真的消失了,我對這樣的消失感覺到害怕,和原生家庭決裂後,她以新的身份面對更大的世界,我都不清楚她的朋友們是否會了解她的人生故事,如果能有人來記錄她的故事,我覺得這個人一定是我,也必須是我。
在決定寫下二姐故事的那天,我突然意識到,離家出走的二姐,似乎沒有落葉歸根的地方,一個與原生家庭決裂,一個永遠生猛、永遠倔強的獨自一人闖生活的女性,始終沒有自己的家。
想到這裡,我正坐在從北京飛往成都的的飛機上,眼淚突然就掉下來了,在漆黑的機艙裡,我一個人努力憋著不發出聲音,幸好,幸好是在公務艙哭出來的,哭起來舒服很多。
我想我的眼淚裡,也包含著難過心疼,但也包含著疑惑,看起來我們三姐妹擁有了不同的生活軌跡,但是在某一刻,是否我們殊途同歸。
這個故事創作的過程並不順利,錄製節目之前上開放麥,每次我講完都能讓整個場子冷到冰涼,那段時間,只要我把這段內容拿出來,每個人都愁眉苦臉。很多人都說別講了、放棄吧,這種東西不適合講脫口秀,也不適合上節目,有時候才下臺,都能隱隱聽到那句「Echo這次肯定要被淘汰了」,頂著壓力和自我懷疑,我也做好了被淘汰的準備,正如一位網友說的,我帶著這個段子上臺跟觀眾們同歸於盡。
後來,我果然被淘汰了,但並沒有和這個段子同歸於盡,節目播出之後我第一次上了熱搜。
二姐的段子播出之後,我再去演出,拍照環節經常有非常多的女觀眾來跟我合影,送我禮物和花,總有女觀眾看到我會哭出來。我沒有細問過她們淚水為何而來,但我想,這不僅僅是我二姐一個人的故事,也是所有出走女性的一個小小注腳。
這給了我很多鼓舞,接下來的創作,我要更勇敢一點。總有人說我的表演攻擊性很強,始終帶著憤怒,我還在想,這是我的問題嗎?還是需要改正一下?但是或許這才是我創造力的來源,未來的我,會一直站在喜劇的舞臺上,一隻話筒,一束光,一個舞臺,一直說下去。
最後,我想說,大家對二姐這樣的故事總有一種期待,期待轉頭離開當瀟灑小姐,期待小人物獲得大成就的敘事,甚至我自己也這麼想,出走多年的二姐衣錦還鄉,逆襲成功。
但現實並不是爽文,現實就是現實。去年,我去深圳的城中村找二姐玩過一次,她騎著電瓶車帶我行駛在擁擠的城中村街頭,我在後座緊緊抓住坐墊,時刻感覺自己馬上要跟誰迎頭撞上,她卻像只靈動的魚兒一樣穿梭在人潮中。
我想,這才是現實。沒有逆天改命,沒有衣錦還鄉,二姐的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在並不寬敞且崎嶇的道路里穿梭,但我仰頭看著她的背影,彷彿一下回到了十幾年前我們分別的那個傍晚。她依舊跟14歲離家出走時一樣倔強、決絕、不回頭。
謝謝大家,我是Echo。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人物》公眾號,不僅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還會看不到我們精心挑選的封面大圖!星標《人物》,不錯過每一個精彩故事。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日日相伴。

